首页 > 县区 > 通许县 > 正文
【何以为民 实干作答】一位村支书的初心与坚守
在通许县,有这样一位村支书:他放弃城市的优渥生活,扎根乡土十余载;他带领村民将泥泞小路变成致富坦途,让荒芜沟渠绽放生态之花;他以“新农干”的担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他就是冯庄乡东双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杰,一个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温暖民心的基层带头人。
【何以为民 实干作答】一位村支书的初心与坚守
来源:开封网 作者:全媒体记者 赵虎 通讯员 罗青春 发布时间:2025-05-15 06:41:08

开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虎 通讯员 罗青春

1

5

在通许县,有这样一位村支书:他放弃城市的优渥生活,扎根乡土十余载;他带领村民将泥泞小路变成致富坦途,让荒芜沟渠绽放生态之花;他以“新农干”的担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他就是冯庄乡东双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杰,一个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温暖民心的基层带头人。

1

图为冯庄乡东双沟村农业产业园一角

初心如磐 

从商海精英到乡村领路人 

2014年,当30岁出头的刘杰站在东双沟村村委会大院时,映入眼帘的是5间破旧的村室和村民们期盼的眼神。这位曾在外打拼出百万资产的商人,毅然选择将人生舞台从都市写字楼转向田间地头。“富而思进,回报桑梓”的初心,让他在村民大会上郑重承诺:“我这一任村支书,如果不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直接卷铺盖走人。” 

上任“首战”,刘杰瞄准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心病”——那条仅3.5米宽的唯一出村道路,每逢下雨便泥泞不堪。他带着村干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在废弃排水沟旁扎下帐篷。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当崭新的7米宽水泥路贯通村庄时,82岁的张大娘拄着拐杖站在路上感叹道:“这路啊,通到咱老百姓心坎里喽!” 

2

图为冯庄乡东双沟村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实干兴村 

从环境整治到产业突围 

面对“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刘杰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六清六乱”治理行动,清理垃圾、拆除违建,在荒废沟渠、村内道路两旁种下紫荆树700多棵、桂花树400多棵、小叶黄杨1万多株。如今,漫步在东双沟村,处处干净整洁,家家树绿花红,文化广场上总能看到老人、孩子休闲娱乐的身影。 

3

图为东双沟村新修的出村路

产业发展是刘杰心中的头等大事。他多次到山东寿光取经,引进高效农业大棚技术。当第一座蔬菜大棚在东双沟村建起时,村民们将信将疑。刘杰二话不说,带着党员干部继续建大棚,并承包下35座棚试种。看到大棚收入可观,村民们心动了。“我承租了5座棚,常年种植上海青、小白菜等绿叶蔬菜。蔬菜出售前先在棚内摘去老叶和根茎,然后干干净净装筐,在市场上很抢手。一座棚一茬收入就是万把块,年收入相当可观。”东双沟村村民张清真高兴地说。 

如今,74座蔬菜大棚、两座暖棚成了东双沟村的“绿色银行”,提供就业岗位7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创新突破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跨越发展 

“如今,我们要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冯庄乡党委的支持下,刘杰谋划建设总投资1.1亿元的东双沟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集生产、分拣、仓储、采摘观光、科普教育、亲子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并获县发展改革委批复。更令人期待的是,村里也即将落地直播基地,刘杰说:“把直播间建在田间地头,让冯庄乡的‘礼品瓜’‘七彩番茄’‘奶油白菜’等农产品实现触网生金。” 

4

图为冯庄乡东双沟村种植的新品种礼品瓜

如今的东双沟村,白天是产业基地,夜晚是宜居家园。但刘杰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村民诉求。他随身携带的“民生账本”上密密麻麻记满待办事项:从引进新品种到调解邻里纠纷,从登记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到项目跟进,每一页纸上都跃动着他在田间巷陌穿梭的匆忙身影。刘杰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新农干”的担当——像拓荒牛那样耕耘希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升级,刘杰带领东双沟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振兴之路。这条路上,饱含新时代基层干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以上图片均由开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虎 通讯员 罗青春 摄

责任编辑:董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