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1° > 正文
​家长和孩子在假期该如何“好好相处”
暑假过半,不少家庭已经度过“蜜月期”,进入“鸡飞狗跳”阶段: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嫌家长“管得多”,有的大学生自嘲说“在家连呼吸都有错”。
​家长和孩子在假期该如何“好好相处”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康冀楠 发布时间:2024-08-01 08:16:43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暑假过半,不少家庭已经度过“蜜月期”,进入“鸡飞狗跳”阶段: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嫌家长“管得多”,有的大学生自嘲说“在家连呼吸都有错”。

“假期过得真慢!”“啥时候能开学啊?”……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家长这样抱怨。那么,假期怎样避免家长与孩子“相看两厌”?如何让宝贵的暑假快乐一“夏”?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亲子关系在假期频频“亮红灯”

寒暑假是孩子和家长亲密沟通、增进关系的好时机。眼下,暑假过半,记者在走访中却听到了接连不断的抱怨声。家长和孩子都表示“有满腹委屈”,不少家长希望“马上开学”。温馨和谐的氛围变得剑拔弩张,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学习不好,还不趁暑假多看点书。”“你天天说,烦不烦啊?”……7月27日上午,记者在紫云台小区走访时,听到一楼一户人家传出吵架声。“这种事很常见,孩子放假在家很懒散,家长看着很着急。”该小区居民刘女士对记者说。 

无独有偶,当日,市民赵玉清和女儿也吵架了。赵玉清无奈地告诉记者,女儿开学就六年级了,暑假在家除了看视频就是睡懒觉。“现在的孩子玻璃心,打不得骂不得,真不知道该怎么管。我就盼着快点开学,让老师管她。”赵玉清叹了口气说,本想趁暑假改善亲子关系,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亲子关系频频“亮红灯”。 

采访中,不少家长大倒苦水:每年寒暑假都是亲子关系“冰冻期”。个别家长表示,自己宁愿在单位加班,也不愿回家面对无所事事的孩子。 

谈起和爸妈的关系,很多小学生也有满腔苦水。爸妈管束太严、个人活动受限、与爸妈沟通不畅等是孩子们最烦恼的事。“我妈妈管太多了,放假比上学还受限制。”我市五年级学生雨辰“吐槽”假期不自由。“妈妈每天都要盯着我,我还没休息一会儿,她就觉得我在偷懒。”雨辰不解地说,暑假难道不是学生休息的时间吗?为什么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练习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暑假,亲子关系就像投资市场一条冲高回落的“K线图”,刚放假时大家“两情相悦”,过几天形势就急转直下,甚至“相看两厌”。

大学生放假在家“遭嫌弃”

对大学生而言,暑假是一年中和家人相处时间最长的日子。记者采访了解到,暑假开始没几天,一些家长和大学生纷纷开启“抱怨模式”,大家相处得并不融洽。 

“俺妈天天唠叨,让我找点儿事干。她还说,实在不行的话,到景区看看招不招群演。她实在受不了我在家无所事事。”7月26日11时,记者在九鼎雅园小区见到了居民周泽文。他穿着睡衣和拖鞋,头发乱蓬蓬的,一副刚睡醒的样子。“要不是下楼拿快递,我根本不想出门。放假这些天,我没怎么出过门。”周泽文说。 

周泽文在南京一所高校就读,暑假一直在家“躺平”。他坦言,与刚放假时父母提前到车站接他相比,现在父母只想让他赶紧回学校。“回想一下,我确实有点懒,连家务也不做。我问了一些同学,他们和爸妈的关系也很紧张。”周泽文说。 

说起暑假生活,在武汉一所高校就读的曹玮表示“很颓废,每天除了玩手机,很少做别的事”。“在家没什么事,都是‘葛优躺’,游戏等级上去了,视力下降了。”曹玮说,父母多次批评他,家庭关系很紧张。痛定思痛,曹玮决定远离手机,把余下的时间放在学习上。 

“孩子太不懂事了,10点多才起床,整天就知道玩手机,说他几句他还不高兴,现在我都懒得说了。”天下城小区居民程女士说,她对孩子晚睡晚起的作息和整天抱着手机玩的状态非常不满,孩子却不以为意。 

这两年,网络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大学生放假回家,靠做家务来维系亲情。”不难看出,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做家务,一些年轻人已在有意识地改善家庭关系。 

董凌霄是郑州一所高校的学生。放假回家近一个月,她和父母相处融洽。问起秘诀,董凌霄笑着说:“秘诀就是在家千万别偷懒。”上大学前,董凌霄很少做家务。上大学后,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帮父母分担家务。“这段时间,我学会了做饭,每天到菜市场买菜。你要是早上到包公湖大市场,应该会看到我。”董凌霄说,父母下班后,看到她做好的饭菜,非常惊喜。“他们一高兴,我的生活费就多了。自己勤快一点儿,大家都高兴,这样不是最好的结果吗?”董凌霄建议,大学生在家不能抱着住酒店的心态,要在学习之余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避免“相看两厌”可以这样做

不少学生放假回家会与家长出现矛盾。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我市心理咨询师冯艳珍。 

冯艳珍认为,暑假,孩子难免出现松懈的情况。特别是自制能力差的孩子,主要有作息不规律、学习拖延等问题。 

“你咋还不起床?”“咋还不写作业?快去学习!”“天天睡到中午,整个假期就这样过?”……这段时间,记者在走访中经常听到家长向孩子发出“灵魂拷问”。对此,冯艳珍认为,家长与其不断催促和指责,不如着重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孩子的自律性、自控力。冯艳珍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表和生活习惯表,规定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学习、几点运动等。家长可以增加评价环节,孩子每周完成计划可以得到奖励,如奖励一份礼物、全家旅游、外出聚餐等,不管是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目的都是提高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制力。 

对于大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摩擦,冯艳珍认为,大学生已经成年,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希望独立掌控自己的生活。但对家长来说,大学生仍是未踏入社会的孩子。如果家长还是按照上大学前的标准要求孩子,在生活各个方面都试图干涉,双方难免产生分歧,导致关系紧张。 

采访中,一些大学生表示自己“自制力差、有惰性”。“我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计划,但一个月快过去了,很多没有付诸行动。”今年22岁的大学生小周准备参加年底的研究生考试,但暑假始终进入不了学习状态,父母也很着急。小周认为,自制力差、有惰性是他计划未能实现的罪魁祸首。他决定改掉这些缺点,重新规划假期生活。 

“如今还面临一个新情况,那就是人们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冯艳珍说,很多年轻人成了“手机控”,与父母缺乏交流,这成为亲子之间矛盾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冯艳珍建议,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已经成年,要对他们充满信心,理解他们假期出现的暂时性放松。同时,子女也应懂得感恩,合理作息、换位思考,与家长坦诚交流,自觉承担家庭责任。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