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开封廉洁文化:读史明智 赋能精进㊱苏轼:乐观旷达生气凛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就出自苏轼之手。
开封廉洁文化:读史明智 赋能精进㊱苏轼:乐观旷达生气凛然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任崇喜 发布时间:2024-05-10 07:55:08

全媒体记者 任崇喜

0510kf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就出自苏轼之手。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轼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歌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其词气势恢宏、激情磅礴,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汗漫畅达、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善书,为“宋四家”之一,“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其合处不减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人”;他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视频:全媒体记者:李天 王冠 任崇喜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千年英雄(公元1001~2000年),全球共有12人,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苏轼一生坎坷跌宕,屡次被贬、颠沛流离。他从政40年,朝廷任职7年、地方做官33年,参政议政28年、被贬谪12年,最短的任期只有5天。 

他随缘自适,乐观旷达,永葆为政初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疏浚杭州西湖,消除密州蝗灾,徐州抗洪抢险……留下千古佳话。 

陆游这样称赞他:“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其父苏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善与人交,急人患难,死则恤养其孤,乡人多德之”。其母程氏曾以东汉名士范滂的事迹勉励其砥砺名节,常常告诫苏轼说:“汝读书,勿效曹耦,止于以书自名而已”“汝果能死直道,吾无戚焉”。苏轼幼年就接受了良好的家教,“奋厉有当世志”。多年后,苏轼仍记得在故乡南轩读书时的情景:“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 

公元1056年,苏轼自四川眉山沿江东下,赴京城开封应试。与他同行的,有父亲苏洵、兄弟苏辙。 

关于这次考试,《宋稗类钞》有这样的记载:“二苏赴试,是时同召试者甚多。相国韩公偶与客言曰:‘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于是不试而去者十八九。”考试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策论获得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赏识。“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在欧阳修等人的一再鼓励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两兄弟随父亲回乡奔丧。 

公元1059年农历十月,守丧期满。第二年农历二月,重返京城开封的苏轼任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主簿,负责出纳官物、销注簿书。 

公元1061年,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苏辙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宝鸡)府判官。在凤翔任上,苏轼除了“签署一局,兼掌五曹文书”外,还负责着“编木筏竹,东下河渭”供应皇家用木以及集运粮米、刍秣供给西部边防两大要务。他提出在黄河水暴涨的时候运送终南山的竹木前往京城,大大减少了服役者的赔偿几率。凤翔大旱,苏轼登上太白山祈雨,天降甘霖。苏轼疏浚东湖,种莲植柳,建亭修桥。 

凤翔是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新起点,《凤翔八观》《喜雨亭记》《凌虚台记》等130余篇诗文佳作都成于凤翔。这时的他意气风发,正如在《守岁》诗中所言:“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公元1065年,苏轼凤翔签判任满还朝,任判登闻鼓院,通过学士院考试,任直史馆。这一年,他的妻子王弗亡故。公元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扶柩回到眉山守丧。公元1068年,服丧期满后,苏轼返回京城。 

此时,震动朝野的“熙宁变法”开始。朝廷官员围绕变法形成支持和反对两派。苏轼的许多师友,欧阳修、文彦博、富弼、韩琦等老臣,因反对新法而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公元1069年,苏轼作《议学校贡举状》,反对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的措施。从公元1070年开始,他连续进呈《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与《拟进士对御试策》,表明了自己反对变法的政治立场,认为新法“求治太急,所言太广,进人太锐”。见自己的意见得不到采纳,苏轼请求出京任职,任杭州通判。 

在杭州3年,苏轼几乎走遍杭州府各个属县。苏轼不仅要处理城内公事,还经常视察水情和赈灾。“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是他在常州赈灾除夕之夜的情景。他看到盐法给百姓造成极大危害,写诗讽刺:“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苏东坡还派人疏浚西湖六井,解决了杭州老百姓吃水、用水的问题。 

公元1074年秋,苏轼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军州事。在从杭州赴任密州的路上,他激情满怀:“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苏轼到任时,恰值密州连年大旱、蝗灾泛滥,蝗虫“布阵横空如项羽”,民不聊生。“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苏轼对灾民的痛苦感同身受。他直言上书皇帝、宰相,请求“特与量蠲秋税,或与倚阁青苗钱”。为尽快消除蝗灾,苏轼访问农夫野老,多措并举,动用官仓之米奖励捕蝗人,老百姓“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 

公元1075年,密州“蝗旱相仍,盗贼渐炽”。苏轼上书朝廷《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认为“密州民俗武悍……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奸,殆无虚日”,建议治盗必先治本,应与治事、治吏相结合杜绝盗患。他公开悬赏缉盗,“明立购赏,随获随给……盗亦敛迹”。 

由于连年饥荒,百姓生活难以为继,不少贫困家庭把嗷嗷待哺的婴儿弃于道旁。他下令州府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自己也“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仅几天官府就收养近40名弃婴。 

苏轼为官清廉,与民同甘共苦。他在《后杞菊赋》里自述:“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苏辙题名“超然”。他登上超然台,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在密州期间,他创作的大量诗词,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千古流传。


公元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州。苏轼在《徐州上皇帝书》中说“徐州为南北之襟要,而京东诸郡安危所寄”,可谓踌躇满志。 

苏轼刚到徐州,黄淮地区连降暴雨,黄河决口,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水漫城壁,情势危急。苏轼“以身帅之,与城存亡”,带头抗洪。他一方面加固徐州城墙,阻遏洪水灌城,另一方面带着士卒在徐州城东南角、向南山方向筑一高堤。经过45天的奋战,大水退去,徐州城转危为安。苏轼在徐州的主要功业还有“开发煤炭、劝勉农商、倡导文教、治盗安民”。 在徐州当知州的人很多,却只有苏轼被叫“苏徐州”,连秦观都赞叹道:“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 

当他离去时,徐州父老执缰不舍,哭求留任,簇拥送出数十里。 

公元1079年初夏,苏轼调任湖州知州。按照宋朝的官场礼制,上任后,苏轼给宋神宗写了《湖州谢上表》。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经过对谢表逐字逐句的“研究”之后,以“讥讽朝政”之罪弹劾苏轼,说“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是“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皇甫遵奉命赶到湖州衙门,气势汹汹地闯进州府大堂,当场把任湖州知府仅3个月的苏东坡给抓起来了。据目击者说:“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因这一道谢表,苏轼入狱一百三十天,受尽凌辱折磨。“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在连番审讯后,苏轼身心俱疲,甚至偷偷储藏了青金丹准备自杀。他的儿子苏迈坚持给狱中的父亲送饭。父子俩约定,平常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坏消息就改送鱼。有一天苏迈因事委托亲戚代为送饭,亲戚送了一条熏鱼。苏轼认为大限已到,给弟弟苏辙写了诀别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读来让人动容。 

苏轼被捕入狱的消息,在朝野上下引起极大轰动,一方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要求赦免苏轼,连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最终,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身心遭受巨大打击的苏轼黯然来到黄州。苏轼生活甚为拮据,“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鱼稻薪炭颇贱,甚与穷者相宜。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俸入所得,随手辄尽”。因没有官舍居住,苏轼只得暂时借住在一座山间旧庙里,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定惠院。 

谪居黄州的第二年,苏轼的生活愈发困窘。苏轼率领全家老小,在黄州郊外开垦荒地数十亩。他将此地命名为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他在此地筑屋时正遇上飘雪,遂将居室命名为东坡雪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坦然面对现实的无奈。在黄州短短几年间,他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中国三大行书之一。 

他曾戏作《食猪肉》:“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自此,肥而不腻的“东坡肉”,成了许多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公元1081年,北宋和西夏战事起。他得知种谔率兵大胜西夏的消息,挥毫写下“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他在给朋友李公择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当时黄州、鄂州有因贫困溺杀女婴的陋习,他“闻之酸辛,为食不下”,写信给好友鄂州太守朱寿昌,恳请他出面革除陋习。苏东坡还组织救助活动,主动出资,说“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独特的心理感受,既是他和谐心态的自然流露,也反映了他高尚的生活情趣。 

公元1082年一个深秋之夜,苏轼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写下《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公元1084年,一直惦记着苏轼的宋神宗突然亲手书札:“苏轼黜居思咎,阅岁兹深;人才难得,不忍终弃。”诏令将苏轼调任汝州(今河南汝阳)团练副使。在赴任途中,其生活惨状令人感到心酸:“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赀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苏轼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公元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为相。司马光向皇上进言道:“苏轼兄弟等,或以行义,或以文学,皆为众所推伏。望朝廷各随器能,临时任使。”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登州才五天,朝廷以礼部郎中召苏轼还朝。尽管只短短五日的登州地方长官,他给朝廷上书《乞罢登莱榷盐状》,陈述榷盐专卖制的利弊得失,建议最终被采纳,为百姓带来了实惠。此后,苏轼连续升任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直至位居正三品的翰林学士知制诰并兼任帝师。此后几年,“受性刚褊,黑白太明,难以处众”的苏轼处于被人“忿疾”的处境,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再度自求外调。 

公元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出任浙西路兵马钤辖兼杭州知州。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袭来。苏轼一边请求朝廷减免部分赋税,一边想方设法赈灾,让百姓顺利渡过难关;为抗击瘟疫,设立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考察水利情况,在城内开通新运河,疏浚西湖,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使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复了六井,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南北长三十里,修筑成长堤以便来往行人。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他离任后,杭州百姓非常想念,“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东坡在杭州做了两年知州,只带回几块石头。他在诗中说:“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公元1091年,苏轼被召回朝拟任吏部尚书。还没有上任,因为弟弟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改任翰林承旨。不久因为政见不合,他请求出任地方官,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苏轼上任后,走访民众,并选派懂水利的官员实地丈量,阻止了费而不惠、劳民伤财的开挖八丈沟工程。他向朝廷奏请,留下开挖黄河的民夫万余人,开挖颍州沟渠,疏浚治理颍州西湖,建造三座水闸,沟通焦陂、清河、西湖与泉河、淮河的航道。 

他关心百姓疾苦。据赵德麟《侯鲭录》记载:“元祐六年,汝阴久雪。一日,天未明,东坡来召议事曰:‘某一夕不寐,念颍人之饥,欲出百余千,造饼救之。今细民之困,不过食与火耳。义仓之积谷数千硕,可以支散,以救下民。作院有炭数万称,酒务有余柴数十万称,依原价卖之,可济下民。’坡曰:‘吾事济矣。’” 

半年后,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充淮南东路兵马钤辖知扬州军事州。他一路察访民情,看到沿途“麦麻如云”,而民众却愁容满面。原来是前几年收成不好,民众缴不起税收,欠下了几年的税负,此所谓“积欠”。在苏轼的一再呼吁下,朝廷七月下诏,不论新旧,宽免江淮百姓一年各种积欠。“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此举深得民众称赞。他为漕运船工分忧解难,向朝廷提出《论纲梢欠折厉害状》奏议。他停办“万花会”,说“花会检旧案,用花千万朵,吏缘为奸,花会乃扬州大害,已罢之矣。虽杀风景,免造业也”。 

公元1092年,朝廷以兵部尚书的职务召苏轼入京,兼任侍读。不久,苏轼任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公元1094年,章惇为相。这一年农历四月,苏轼被落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两职,取消定州知州之职,以左朝奉郎名义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孰料诰命甫下,又被降为充左承议郎。 当年六月,东坡赴贬所当涂时,又被贬为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司马、惠州安置。 

在惠州,他倡导教育、治理水患、监建桥梁、收葬暴骨、施药造屋等民生工程。他给广州太守王敏仲写信建议:“于岩下作大石槽,引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解决了普通百姓吃咸水问题。 

公元1097年,苏轼再次被贬,贬为琼州(今海南海口)别驾、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安置。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初到儋州,苏轼“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给侄孙元老的信中,他说自己虽被贬到海南,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但“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他帮助疗救百姓疾病,带领当地居民弃旧习、务农桑,开辟学府、讲学明道,在海南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东坡在儋州的三年,完成对《周易》《尚书》《论语》三部著作的注解,在书法上也留下了代表作之一《渡海帖》。 

宋徽宗即位后,朝廷颁行大赦。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今广西合浦)安置、舒州(今安徽安庄)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足见他离开海南前的心情十分振奋。 

公元1101年,苏轼为自己的画像题了一首诗:“心如死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公元1101年7月28日,苏东坡病逝于常州,“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士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于四方,无论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斋于惠林佛舍。士民惜哲人之萎,朝野嗟一炮之逝”。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这是苏轼为自己写下的座右铭。 

苏轼曾在长子苏迈赴任县尉时,赠予他一方砚台,并亲手刻上硕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时刻提醒儿子做一个品行高尚、勤政爱民的好官。苏轼的3个儿子,皆恪守做官先做人的道理,没有辱没父亲。

指导单位: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

中共开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开封日报社

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廉政文化研究会

承办单位:开封日报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