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如期上演。作为电商平台的重要消费季,“双十一”不仅加速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更成为观察消费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
“双十一”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较大。近年,我市越来
越多的企业在做好传统销售的同时,开始在互联网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那么,这个网购狂欢节给我市的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什么?又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理性消费渐成主流
资料显示,2009年,淘宝商城决定策划一个属于网购用户自己的购物节,以便在11月这个传统商业销售淡季打开局面。当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联合27家店铺,第一次以“光棍节”的名义,做了一个“五折促销”活动,成交额约5000万元。如今,11月11日,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已逐渐演变为全社会关注的日子。历经10多年的发展,“双十一”在电商发展史上和国民生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每年“双十一”都会点燃不少网购一族的抢购热情,但有度消费、理性分析渐成消费趋势。记者在我市的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冷静对待“双十一”。这是因为,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往往会先抬价再降价,大大消耗消费者的好感度,而且活动玩法一年比一年复杂。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双十一”最头痛的就是算价格,各种优惠券、“跨店满减”、“折上折”层出不穷。不少人调侃:“没想到高考熬过去了,却倒在‘双十一’的脚下。”“这几年,‘双十一’活动周期特别长,商家搞的噱头非常多,我们都麻木了。”27岁的郭云姝是“网购达人”,然而,提起“双十一”,她坦言“没感觉了”。市民秦亚杰也持相同的看法:“以前对‘双十一’抱有很大的期望,会熬到零点付款。这几年,忙活很久才能节省一点点。”刚参加工作的孙菲在今年“双十一”期间非常克制:“虽然一些商家的促销宣传非常诱人,但并不排除他们事先抬高原价的可能性。所以我的做法是头脑冷静,免得既浪费了时间,又不省钱。”
记者走访一些市民了解到,虽然很多人关注“双十一”,但“双十一”的吸引力在减弱。归结起来有以下原因:规则复杂、不够实惠、消费更加理性等。对于以往常见的套路,消费者已经有了防范之心。“为什么一些品牌在各个平台上的价格不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谁?”年轻市民袁晨晨特别讨厌部分电商平台的套路:“同一件商品买3件起才最划算,可是打开另一个平台,买一件就是这个价格。因此,我少买了很多东西。”
实体零售业积极拥抱“双十一”
网络时代到来,传统的店铺销售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大量客源从线下转到线上;另一方面,实体店房租居高不下、人工成本增加,使得实体店经营举步维艰。那么,实体店该如何拓宽自己的市场?
今年“双十一”期间,面对众多电商的大力度折扣和促销活动,我市各大商场、实体店提前加入、积极应对。
11月11日,走在我市人气较旺的商业街、商场,记者感受到浓浓的促销氛围。各大商场、店铺积极“应战”,各种促销宣传令人目不暇接。在黄河大街北段一家超市,工作人员陈女士坦言,“双十一”对实体店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今年“双十一”,超市早早进行宣传,开展了丰富的打折促销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前来选购。记者在我市一些经营服饰的店铺看到,有的“全场3折起”,有的部分款式“买一送一”,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我市各大商场、实体店还采取了“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模式,寻找新的发展之路。这是因为,和电商平台相比,实体店最大的优势是消费体验和售后。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看重商品的质量和消费感受,只有商品和服务好,他们才会买单。而兼具线上线下优点的销售模式,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
买东西寄快递,似乎是电商才有的专利,但作为传统零售行业的超市,也开始向消费者提供送货到家的服务。11月11日,记者在我市一些超市看到,在超市货架前选购商品的人群中,身穿工作服的超市员工正推着小推车,按照手里的清单取货,然后装好打包。超市的服务台前,不时有电商平台的配送员前来取货。线上线下融合的“配送到家”,成为实体商业的销售新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实体店面对的压力主要来自房租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在高成本压力下,利用网络扩大客源是实体店的当务之急。
“双十一”是观察商业生态的窗口
“双十一”是观察新消费、新业态等商业生态的一个窗口。从供给侧看,越来越多商家在参与“双十一”中加速数字化改造,从而不断提升消费体验,为消费市场持续向好提供更多动能。然而,每年“双十一”,因为商品质量问题及快递变“慢递”引起的投诉并不鲜见。一些网络平台频频出现商品质量、价格虚标、物流配送等问题。电商在“价格战”中想要获取利润就只能打成本的主意,没有底线的恶性竞争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质量没有保证。如果网购平台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受伤”的除了无数的消费者,还有众多传统企业和品牌,这对商业来说意味着倒退。
每年“双十一”前,各级消费者协会会特别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做到理性购物、科学消费。
近日,市消费者协会在其发布的消费警示中指出,消费者要科学理性消费,警惕价格、定金陷阱。网购要到正规网站,了解商家信用情况和免责条款。选购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所购买的商品信息、质量、送货、安装范围等内容,选择信誉较好的商家。千万不要线上协商、线下私自交易,以免上当受骗。支付时要谨慎,增强财产安全意识,要通过正规第三方平台支付,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到私人账户,或通过发送付款链接、微信扫码等方式付款。“双十一”期间商品交易量大,消费者收货时要查看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与订单是否一致。此外,商家所送的赠品也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规定,消费者发现赠品有质量问题,可依法向商家索赔。一旦发现商品有问题应尽快与商家联系,掌握好退换货的时限。
警示还提醒,消费者购物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凭证及聊天记录,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使用。如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符等,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立即到辖区消协投诉或拨打12315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