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当下的未成年人,是伴随互联网发展长大的一代。从内容丰富的短视频,到形式多样的网络游戏,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开阔了未成年人的视野,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如今,不少孩子沉迷于看短视频;孩子们之间交流时,“老铁”“老六”“栓Q”等网络用语张口就来;一些孩子特别爱说“网络流行梗”,这让家长和老师们忧心忡忡。
这些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作为伴随互联网发展长大的一代,当下未成年人“触网”年龄小、接受能力强,尽享互联网发展红利。从内容丰富的短视频,到形式多样的网络游戏,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开拓了未成年人的视野,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但是,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环境繁杂,加上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控力、判断力较弱,致使他们“冲浪”时常常遇到“暗礁”“险滩”。
“再见,老六!”“老六,明天见!”11月6日下午,在黄河大街北段一家幼儿园门口,市民陈冬松被两个孩子的对话惊到了。“‘老六’这样的网络用语,成年人都觉得不好听,现在居然从孩子嘴里说出来。这两个孩子看上去也就四五岁。”陈冬松说。
记者采访发现,沉迷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我女儿就经常用手机看短视频。”市民邹春霖说,“她现在上小学二年级,经常学短视频里的人说话,动不动就蹦出几个短视频里的热词。”如今,电子产品已广泛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部分家长把电子产品当成了“哄娃利器”。为了安抚哭闹的孩子,一些家长会让孩子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很注意引导孩子规范用语。听到孩子说话用词不当,我都会纠正。”11月6日,市民周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然而,随着孩子接触网络越来越频繁,周爽发现孩子说话经常蹦出一些“网络流行梗”,很多“梗”她没听过,上网一搜才知道里面有不少含义非常低俗。市民赵雨晨同样因家中上初一的孩子喜欢使用“网络梗”感到头疼:“他在家说,有时和亲戚朋友说话也会蹦出来几句,有的用词非常不礼貌,弄得我和他爸爸特别尴尬。”
如今,一些未成年人对于网络的依赖近乎“疯狂”,“玩梗”更是驾轻就熟。“我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有次,我听孩子和同学聊天,好多话听不懂。后来问了同事才知道,孩子们说的是‘网络流行梗’。”市民张宇华感慨道,“后来,我问孩子这些‘网络流行梗’的意思,还被他嘲笑,他说我落伍了。”
网络流行语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通常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幽默感吸引大众注意。未成年人正处于学习成长阶段,对新事物的敏感度较高。因此,网络流行语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或者调侃,但未成年人缺乏对这些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如果经常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其难以理解、掌握规范的语言。
“多数小学生的语言交流体系,充斥着明显的短视频印记。”郑女士是我市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她忧心忡忡地说,孩子们之间交流时,“不讲武德”“我敲”“老六”“老铁”“栓Q”等网络用语张口就来,想让孩子们用规范、正确的词语交流,真是要费一番功夫。
此外,由于网络语言通常是不规范的,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还会影响孩子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些网络流行语存在负面含义,过度使用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家长发现孩子喜欢使用“网络流行梗”的场合按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与同学交流、与家长交流、与网友交流、与亲戚朋友等长辈交流、与老师交流。这一调查清楚地表明,对于“网络流行梗”,孩子们并非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尤其是在上学时,学生和老师交流时很少用网络流行语,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不文明的,会被老师批评。
采访中,很多家长和老师呼吁,“别拿恶俗当幽默”,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和成长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几近饱和。互联网逐步取代了电视、报刊、书籍,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一直在探索中。2014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被纳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设“网络保护”内容。今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将“青少年模式”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这标志着我国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取得了新的理论认识,也为企业如何强化社会责任、更好保护未成年人提供了基础遵循。互联网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扛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大旗,将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运营之中。
近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在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了更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尽一份力,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影响其终身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情况,及时纠正其不良网络行为,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的主要学习场所,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网络素养的主要责任。《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并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在校期间上网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管理未成年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判断能力。有关部门要织密网络安全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格发展等提供更多支撑。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网络晴空,既是保护他们健康成长,也是守护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