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对话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考生王发曾——恢复高考让一代人重燃希望
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1966年,高考制度取消。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恢复高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
对话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考生王发曾——恢复高考让一代人重燃希望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王兰兰 发布时间:2023-06-08 08:32:24

全媒体记者 王兰兰

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1966年,高考制度取消。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恢复高考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时代记忆。

40多年来,高考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全国性人才选拔考试。亿万莘莘学子通过这扇大门,相继迈入高等教育殿堂,毕业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时间回到1977年,高考之门重启,许多人的命运改变了。

“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可能一辈子当中学老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考生,河南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王发曾如是说。在他看来,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还为我国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恢复高考为适龄青年打开一道希望之门

6月6日,王发曾在书房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高考故事。

“得知恢复高考,我很激动、很兴奋、也很期待。”提及恢复高考这一举国沸腾的事件,王发曾的眼神好似穿越时空,闪烁着青年时代求知若渴的喜悦。40多年前,已参加工作10余年的王发曾决定搭上恢复高考的首班车,心中充满了对高等学府的向往。如今,回望那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人生大考,王发曾仍感慨不已。 

王发曾告诉记者,他是1966届开封第一高级中学学生。1966年春节过后,他全力备战高考,希望考入武汉大学。突然有一天,王发曾和同学们接到了停课通知,随后就是高考无限延期的消息。两年后,王发曾赴河南省新蔡县一家林场务农。1971年10月,王发曾返回开封,经短期培训后分配至开封第十中学成为语文老师。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这让王发曾重新燃起了上大学的希望。王发曾在《我是河大人》一书开篇第一章就记录了当年的情景:“1977年10月21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中国各大媒体迅即向全世界公布了消息。简短的信息发布不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卷起了激动、兴奋与期待的风暴,激活了各阶层人民群众‘休克’了太久的心,更是给早已对上大学绝望了的适龄青年劈开了一道希望之门。” 

1977年恢复高考后,王发曾以30岁“高龄”参考,最终被原开封师范学院录取,圆了他的大学梦。

珍惜机会 奋力一搏弥补遗憾

1977年冬,关闭了11年的高考考场大门洞开,约570万人走进高考考场,当年录取人数为27.3万。 

“当历史转了一个大弯又回到考大学的起点时,每个适龄青年都格外珍惜这次机会,都要奋力一搏。”王发曾说,符合条件的青年纷纷报名,考生的年龄差别很大,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携手同进考场的现象相当普遍。考生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除“老三届”外,1966年~1977年上高中的学生都踊跃报名,更有甚者改了户口簿年龄参加高考。 

对于高考,王发曾期待万分。在他5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中,未接受高等教育是一大缺憾。怎么办?考!一定要考!而且要考好学校、好专业,比如北京大学、中文专业。“家人也很支持我参加高考。”王发曾说。 

根据河南省规定,1977年11月18日~24日报名,12月9日~10日考试。1977年11月24日,王发曾填写了报名表,报考志愿只有一个——北京大学、中文专业。王发曾的姐姐问:“为什么报这所大学?”王发曾说:“人生一搏,要搏出个满堂彩。”报完名,离考试只有15天了。除学校工作外,王发曾没日没夜地埋头备考。 

1977年12月9日,王发曾走进设在开封六中的高考考场,跨出了这等待11年的一步。高考两日,没人迎送,没人询问,一切和往日无二。“父亲说,考上也好,考不上也好,无所谓,总得试一把。”王发曾笑着回忆道。4场考试一晃就过,王发曾自我感觉良好。成绩公布了,339分。“我从当时开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位老领导那里得知,这个成绩是开封考区文科第一名。”王发曾说。

一波三折 跨过门槛成为“河大人”

考试结束,接下来就是等待录取。王发曾的姐姐很高兴,好像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攥在了手里。但很快,王发曾的“北大梦”就醒了。 

河南省公布了录取政策:理科录取分数线,25岁以下考生156分,25岁以上考生256分;文科录取分数线,25岁以下考生180分,25岁以上考生276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很快就传来了消息,王发曾被北京大学招生组退档了,理由是年龄偏大。“随后,又有消息传来,北大不要复旦要,新闻学专业,问我同不同意调志愿。从内心讲,我不愿意。但是,不同意调志愿就意味着落榜。明年能否再考?未知。所以,我只能同意。”王发曾说,此时他的心冷了一半。然而,最后等来的依然是复旦退档的消息,理由仍是年龄偏大,王发曾的心彻底冷了。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正当王发曾心灰意冷时,事情有了转折。河南省额外申请到3000个补录指标,重点解决高分高龄者“落榜”问题。由于外地院校已完成任务,这部分人就由本省学校录取。重报志愿时,王发曾填写了开封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不久,他接到了录取通知书。王发曾动情地对记者说,对于“收留”他的母校——河南大学,他充满感恩之情。 

有幸进大学门者,都会“不待扬鞭自奋蹄”。王发曾说,“七七级”“七八级”学生的字典里没有“松懈”“怠惰”“虚度”这些词。身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校人才,王发曾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美国波士顿大学访学者、客座教授,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建设贡献力量。 

时隔40多年,王发曾对1977年高考记忆犹新。据他介绍,1977年高考由各省、市(区)自行命题,文、理分科,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每科满分100分,4科总分400分。“今天看来,由于准备不足,无论是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还是录取方式,都有欠缺。而且由于报考人数过多,印刷试卷的纸张严重不足。尽管如此,1977年恢复高考的意义不言而喻。”王发曾坦言。 

“恢复高考让我们这一代人重新燃起了希望。”王发曾说,通过高考,他在时代的交接站踏上了由知识铺就的人生轨道。又是一年高考时,千千万万有志青年接过厚重的试题,完成改变人生命运的答卷。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