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北宋科学家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北宋168年间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成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化和科学大家,沈括就是北宋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北宋科学家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宋开罗 发布时间:2023-05-29 08:21:12

北宋168年间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成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化和科学大家,沈括就是北宋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早期治水初显才能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市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沈括出生时,他的父亲沈周在蜀地做官,沈括就出生在那里。沈周后来又奉调到京城开封及泉州、润州、明州等地任职,年老退休后回杭州老家居住。沈括从小一直跟着父亲四处奔波,由父母亲自教授其学业。 

沈括聪明好学,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以外,还特别喜欢对所见到的事物进行细心观察。他善于动脑分析,有问题非要弄明白,并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长期如此,使沈括养成了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沈周去世后,至和元年(1054年),23岁的沈括因父荫入仕,任海州沭水县(今江苏沭阳)主簿。沭水县的沭水每到夏季洪水到来时,就会多处决口,冲坏农田,造成极大的损失,全县人民苦不堪言。历任县官多次治理,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也不见成效。沈括到任以后,对沭水进行了实地调查测量、认真分析,找出了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并据此制订了治水的施工方案并亲自带领施工。由于沈括用科学方法治水,沭水再没决口,沭水县免除了水患。 

沈括在沭水县初试锋芒,治好了沭水,造福于当地百姓,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一年多后,他就被提拔到东海县(今江苏省东海县)任代摄县令(代理县长)。在此期间,沈括到安徽省宣州宁国县,帮助在这里当县令的哥哥沈披完成了治理万春圩的水利工程,又一次显示了其在水利方面的卓越才能。 

沈括的才能被上司发现,嘉祐六年(1061年),他被任命为陈州宛丘县(今河南省淮阳县)县令,但工作得不太顺心。沈括辞职回家读书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嘉祐七年(1062年),沈括参加科考,考中苏州学区第一名举人(解元)。次年,沈括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进士,这时他已经31岁了。经人推荐,沈括任扬州转运使司理参军。 

沈括在这里负责运河水运物资的各种事务。他发挥了办事细心、爱动脑筋的特长,把繁琐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在转运物资过程中,要经常计算粮食及其他物资的体积和重量,按过去的算法计算误差太大。沈括为了纠正这种误差,新创造了一种名为“隙积法”的计算方法,在使用中非常快捷、准确和方便。这个“隙积法”是沈括在中国数学史上的一项重要贡献。 

沈括的才能被上司发现,经过推荐和考试,治平二年(1065年)九月,他被调入京城开封,任昭文馆编校,负责编辑、校对国家文典的工作。 

修订历法治理汴河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他召回力主变法的王安石回朝,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熙宁五年(1072年),宋神宗任命沈括为司天监的提举官。司天监是朝廷中负责管理各种天文观测仪器、记录观察天文现象和制订颁布历法的重要机构,在这里任职,需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宋神宗和王安石让沈括到这里,正是看中了他有这种能力。 

在司天监,沈括改造和修复了观测仪器浑天仪、浮漏和景表,使观测和计算的数据更加精确。在观测过程中,沈括发现了地球磁场的磁偏角,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比西方航海家麦哲伦的发现早了420年。沈括在司天监破格起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员,比如他请来民间天文数学奇才卫朴,让他主持进行修订新历法《奉元历》的工作。 

沈括在司天监期间,曾被宋神宗和王安石临时调出来主持治理汴河。汴河是指从京城开封到江苏泗州一大段运河,它引黄河水补充水量,但黄河水含泥沙多,造成河道淤积、河床升高,常常发生水灾,多方治理成效不大。这时王安石想起沈括有治水经验,就向宋神宗建议调他来治理汴河。 

沈括对开封周边的汴河进行了视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汴河由于多年淤积,其河床已经高于京城开封的地平面,如果洪水决口,京城将遭遇灭顶之灾。沈括行走千里,精确测出了汴河每段河道的水平落差,为治水施工积累了数据。经过调查,沈括提出了治理汴河的方案,一是改变汴河的进水方式,切断从黄河到汴河的引水口,另筑水渠从含沙较少的泾河、洛河引水;二是定期疏浚汴河河道,定点设立水闸和溢洪道;三是利用洪水进行淤田,变害为利。沈括的治水方案得到宋神宗的批准,经过近7年施工,汴河水变得清澈,一年四季都能通航。 

赴辽谈判不辱使命 

沈括的才能得到宋神宗的赏识,宋神宗先后提升他为集贤校理、太子中允兼史馆检讨、同修起居注等职,成为皇帝的近臣。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沈括任河北西路察访使,提举河北西路义勇保甲,兼判军器监。这次任命使沈括又接触到了一个他过去不曾涉足的军事领域。沈括巡视了军器监里兵器的存储情况,发现里面有许多老旧和锈蚀兵器,他对这些兵器进行了翻新改造,使之更适于作战使用。他细致了解了边防情况,编写了一套适于作战的《边州阵法》,经宋神宗批准,此套《边州阵法》发给各地驻军。 

熙宁八年(1075年),辽国以二十万军队陈兵边境相威胁,要求和宋朝重新以分水岭为界划分疆界,他们认为这样能把辽国疆界线向南扩展三十里。宋朝派出官员和辽国谈判,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沈括仔细研究了宋辽划定边界的原始文件,对照边界上山川水文及地形实况,认为以分水岭划界,宋朝并不吃亏。沈括建议同意辽国重新划界的要求,然后在谈判中据理力争,保证宋朝国土不失。沈括向宋神宗报告了自己的分析,宋神宗任命他为“回谢辽国使”,赴辽国谈判划定边界之事。 

这年四月,沈括出使辽国。在与辽国的谈判中,沈括显示了高超的谈判技巧和渊博的知识,讲理充分、不卑不亢,原则上决不让步、细节上灵活处理,辽国的谈判官员理屈词穷、无计可施,终于同意了沈括的划界方案。在赴辽国谈判的两个月内,沈括抽出时间观察并绘制了辽国的疆域地图,题名为《使契丹图钞》。这本书到清代被收在《四库全书》中,其中的地图已散失殆尽,但文字保留了下来,至今仍是研究契丹史的珍贵资料。 

这年十月,沈括被任命为权发遣三司使,相当于现在的代理财政部副部长。当时朝廷的经济状况不好、入不敷出,沈括到任后,调查并分析了历朝历代和当时财政税收上的正反经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不久就使北宋经济走上正轨。宋神宗对沈括很满意,提任他为正职三司使。 

正在这时,朝中政治风云突变,王安石被罢相,贬到江宁(今南京)。沈括是变法派的主力,由于他实事求是地对一些变法措施提出意见,被小人进谗言,诬告他反对变法,使王安石对他产生了误会,连宋神宗也开始疏远他。熙宁十年(1077年)年底,沈括被贬为宣州知府,离开京城。 

伐西夏失利被贬谪 

元丰三年(1080年)六月,宋神宗再次起用沈括,任命他为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知府,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宋神宗一直有征伐西夏、收复失地的计划,起用沈括就是让他主持边防军政事务,实现伐西夏的大业。当年八月,沈括到了延州,带领当地镇军将领种谔等边防将士,加固城寨、整顿军队、募集兵员、厉兵秣马,为伐西夏做好准备。 

元丰四年(1081年)七月,宋朝发动五路兵马伐西夏,由沈括、种谔率领的鄜延路军队首当其冲,进展顺利,连克米脂、浮图、吴堡、义合、葭芦五城,但其他四路却遭遇挫折,兵败撤回。宋神宗的伐夏战争宣告失败。因沈括率领的鄜延路军得胜,沈括被加封晋级,进封开国子,转龙图阁直学士。 

次年九月,西夏大军来攻,经过激烈的战斗,全歼永乐城的一万多宋军。宋军惨败,身为鄜延路主帅的沈括被追责,贬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 

在随州,沈括接到皇帝诏令,让他编绘《天下州县图》(即全国分省地图)。这份地图工作量浩大,全凭沈括一人之力,历时6年才得以完成。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沈括到京城开封进献《天下州县图》。这年,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在这里写下了他的不朽著作《梦溪笔谈》。绍圣二年(1095年),沈括病逝于梦溪园,终年64岁。 

《梦溪笔谈》名垂青史 

《梦溪笔谈》是沈括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它涉及数学、天文、物理、地理、地质、建筑、水利、植物、动物和医药学等诸多学科,许多发现都早于西方科学家。《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载,沈括在延州时,发现小河里漂着一些像油污似的黑色液体,当地人叫做脂水,把它捞出可点灯引火、涂墙防水。他寻根观察,发现脂水是从石缝中渗出,于是将此物名为“石油”,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是世界上最早对石油的命名,沈括的预言现在得到了证实。 

《梦溪笔谈》详细叙述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使这项伟大的发明昭显于世。它还记录了木工巨匠喻浩的《木经》以及其他许多能工巧匠的事迹。 

至今,人们还能从《梦溪笔谈》中学到许多知识,受到许多启发,汲取无尽的宝藏。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