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蔡梦娜 发布时间:2023-05-26 08:12:08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层治理理念、方式的转变,加速推进社会从管理迈向治理。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这无疑是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在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我们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持续汇聚起多方治理力量,良性互动、合作共治、多元共生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关乎顶层战略管理和基层政策落实,事关法治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域社会治理中存在重重困难。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现代城市人口密度大、社会结构亦愈加复杂多变,利益诉求趋于多样化,城市治理难度日益增加。 

伴随着社会转型,政府社会职能逐步下沉,社会治理重心逐渐向基层转移,治理结构也应当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从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单一中心权威治理模式,向以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为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如何加快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框架、高效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成为当前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首先,应当明确社会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构建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基于我国市域的现实情况,政府一方面要提供基础设施和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实心实意地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在法治的轨道内提供政策支持,完善配套的保障措施,加强相关制度基础,维护公平公正的法治发展环境。其次,必须大力提升社会组织的相关服务和治理能力,精准对接社会居民的各类现实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干预,以自身专业化能力有效应对社会中的各类复杂事项,满足社会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再次,引导并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激发广大公民的参与热情,建立广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拓宽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丰富各类参与方式。除此之外,注重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厘清政府和其他参与治理主体的关系也至关重要,明确政府管理和多元主体参与的权责和职能,使得基层治理共同体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多元共治新格局的活力,在法治轨道上共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发展格局,有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总而言之,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立足点。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路径和重点任务,以党委为领导核心,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民等为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多元共治新格局,有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