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百姓茶坊 > 正文
我的母亲
母亲去世十多年来,每当我闲暇之时,念起母亲就泪流满面。今天我决心用自己不才而笨拙之笔追念母亲。
我的母亲
来源:《开封尚》杂志 作者:李善美 发布时间:2023-04-14 10:06:34

母亲辛欣芳,祖籍开封,生于1923年农历九月十七,病故于2010年农历十月二十七,享年88岁。母亲去世十多年来,每当我闲暇之时,念起母亲就泪流满面。今天我决心用自己不才而笨拙之笔追念母亲。

心地善良 宽厚待人

母亲虽然受出生年代的局限,目不认丁,但母亲对喜事之理无所不知。母亲常说,对人要善待,处事要厚道。别人有事要帮忙,不认识的人能帮也要帮!

母亲一生衣着得体,干净利落。我小时候常见母亲用两根粗线的合力搓劲儿,在脸上横坚反复多次,就好奇地问这是干啥?母亲告诉我是“绞脸”。现在想想那年代这种方法也算是美容,而母亲这样做为的是更美丽地去为人家娶媳妇送闺女。在上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母亲可是我们牛庄口公社老君堂村有名的娶女儿客、送女儿客。母亲对喜事的礼数应知尽知,只要有人让她帮忙,母亲都会热情爽快应下,办事让双方亲家都十分满意。

母亲还会自制无公害手工锅排,不仅可当器物之盖,还可以放馍、放包子、放包好的饺子。母亲用高梁杆上端最细段儿(俗称格档件儿)或细长的蒲棒杆,自制的麻线绳儿,制作横竖依托两层大小不一的锅排。除了自家用,母亲还送亲戚朋友,别看不是啥贵重之物,但这是母亲手工制作的天然无公害绿色之物,是母亲辛勤劳动的成果。

母亲乐于助人、宽厚待人的品德,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贤良淑德 与时俱进

母亲的针线活堪称一流。纯手工剪裁、做衣、做鞋的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母亲并不满足现状,根据时代的变化对自己的针线活精益求精。母亲不仅会做新衣,还会把烂衣服改成新衣服,就是将最费最易烂的背肩部更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汗浸背部最易烂。在经济困难时期,买布又要布票,最节省又能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莫过于换背肩部。换后对农民来说相当于一件新衣,但会这个技术的人寥寥无几。母亲曾说:“宁可下地干活一天,不愿换衣衫背肩。”可见难度之大,这种难做的活儿,母亲也常为别人做。很受街坊邻居的欢迎!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发展,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吃饭穿衣更上一层楼。我和丈夫给婆婆买了一件绵羊二毛羔皮袄料,想找裁缝做成皮棉袄,结果找不到接收的店铺。母亲知道后,找到成品皮棉袄为样品,硬是把皮袄完美地做好了。我婆婆穿上母亲为她做的皮棉袄,街坊邻居都夸母亲手巧、做得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孩穿老虎头鞋盛行。母亲也能与时俱进,开始展示她针线活的艺术技巧和魅力,给小孩儿做的老虎头鞋,真是独一无二的美丽!眼睛炯炯有神,胡须根根分明。色彩班斓,形神兼备,虎虎生威。小孩儿穿上母亲做的老虎头鞋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眼睛一亮、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母亲不仅给自己的孩子做,还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做。最后扩大到给不相识、但有需求人家的小孩做。为这事母亲没少费时间、精力和功夫,一直做到古稀之年。

母亲的大爱善意之举令我钦佩,我用行动支持母亲。我常给母亲买白色兔子皮条、绿色花边,以及各种颜色的线和绸布,还有大红色棉布、大小不一明亮的珠子等做老虎头鞋的必需材料。

智慧持家 勤劳坚强

母亲在家承担一家六口人的穿衣、穿鞋(那年代都是手工做鞋,包括纳鞋底儿),还有一日三餐等家务劳动。

我记得不管家中多困难,在母亲勤劳的操持下,都能想方设法让我们吃得滋润、香甜。虽然,那时还是烧地锅,而且只有一个土灶。但每天每顿母亲都会做的馍、菜、汤齐全。没菜的时候,母亲用面在大碗里搅成糊,加上盐、葱或辣椒,在做窝窝或贴锅饼时放在锅里,把面糊馏成酱,让我们当菜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村盛产白薯,天天煮白薯、煮白薯片,蒸白薯面窝窝。母亲为了给我们改善生活就先蒸好窝窝,晾凉后再切成薄片(热时切不薄),在锅里焙,等焙焦给我们吃,让我们吃出新鲜味道。虽然吃起来很难咀嚼,很费劲儿,但我们愿意吃。几十年过去,时间验证了那时的费劲咀嚼,没有白费力,给我们姊妹四人都炼出了满口坚固的牙齿;证明了世上没有白费的脑筋,没有白费的时间,没有白费的力气。

我还记得母亲为了给我们交学费,发挥她蒸窝窝的技术优势,用自己编的柳条笆斗,擓着做好的窝窝,到村北黄河渡口去卖。我跟着去过,卖一毛钱一个。能做到这样,对一个生长在农村,又从没有卖过任何东西的小脚母亲,是多么的不易啊!但母亲做到了,而且毫不抱怨,任劳任怨。我从中看到了母亲的智慧和坚强。

母亲给我做过的衣服数不胜数。可是有两件衣服令我记忆犹新,永远难忘。一件是我小时候,母亲用白己陪嫁的漂亮鸭蛋青丝绸裙子,为我改做上衣,我穿上心中的高兴无法形容。我那时哪里理解,母亲爱闺女胜于爱自己的心情啊!

另一件是1968年冬,我参加了开封市第十七中学组织学习红军长征精神,步行去毛主席故乡——韶山的长征队,母亲为我不分昼夜赶做新棉袄。当我穿上这件新棉袄出征时,母亲才放心地笑了。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深刻含义。五十多年了,我至今历历在目。袄面是枣红色地儿,带黄色细道小方格,每个小方格中一个黄色小圆点儿。图案色彩搭配得典雅别致,令我终生难忘。母爱大于天!母爱深于海!母爱重于山!

母亲忍受因裹脚留下的残趾之痛,坚持尽一切力量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特别是在每年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的最忙季节,母亲一天三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放工赶着回家做饭,吃刷完毕接着出发。别看母亲是小脚,可俺队大小远近的地块儿里,只要能干的活,母亲一样不差,一次不少。母亲如此地忙碌,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母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母亲为孩子心田种下了优良的种子。

母亲吃苦耐劳、智慧持家、宽以待人的美德和勤劳坚强的精神,一直激励我几十年对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奋斗、勇于拼搏。

母亲心地善良、宽厚仁慈的美德已化为美妙的春风春雨,滋养着后代子孙伴着自己辛勤的汗水“修身”、“齐家”、“治国”。

母亲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早已凝聚成了一束光芒,从老君堂被称为“秀才街”十一队的李家小院喷射出来,照耀四面八方,照亮子孙后代的心路:自强不息,踔厉奋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