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1° > 正文
你们,就是雷锋的样子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你们,就是雷锋的样子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康冀楠 发布时间:2023-03-07 08:07:29

全媒体记者康冀楠

核心提示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60年来,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在开封大地竞相涌现。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勤勉敬业,在社会生活中发光发热。他们的善举,让开封“好人之城”的名片更加闪亮。

近年,我市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学习、关爱、争当“好人”的工作机制和浓厚氛围,精心培育这块涌现“雷锋”的热土。

雷锋,一个名字,一种精神,一座丰碑。六十载春秋,“雷锋精神”历久弥坚,跨越历史长河,成为一面永不褪色、光芒永存的精神旗帜。雷锋精神,已深深扎根人民心中,成为亿万中国人衡量生命价值、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尺。

在古城开封,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开封儿女的心灵。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在开封大地竞相涌现。

开封的好人连续不断、大量涌现,更是与我市近年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和优秀时代精神营造良好文明氛围分不开的。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让做好事行善举成为一种价值追求,让“好人效应”持续“发酵”,示范带动全民崇德向善,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01
雷锋式人物竞相涌现

DSC02492(4548166)-20230307072848

在禹王台区的一处小院子里,坐落着开封雷锋纪念馆。自建成以来,纪念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的参观者。尤其是这段时间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涌入这座小小的院落,他们怀着敬意而来、满载收获而去。

在这里,参观者在认真听取讲解的同时,观看着雷锋生前的珍贵照片和文物资料,重温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图片、文字、实物等让参观者对雷锋生平事迹有了更深了解,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在我心中,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开封雷锋纪念馆创办者王业文,就是雷锋精神在开封市生根开花的一粒种子。上小学时背残疾儿童上学,不管刮风下雨、盛夏严寒,从不间断,直到小学毕业;拿出5万元现金,帮助残疾人张玉洲创业走上致富路;免费为开封上百名孤寡老人、弱势群体维修水电;组织志愿者为基层老人、敬老院老人、儿童村孩子免费理发;疫情防控期间,发动雷锋志愿者向武汉、开封红十字会捐款捐物……王业文做好事、行善举,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无怨无悔的长期奉献。

ER9A5864(4548170)-20230307072924

开封雷锋纪念馆是开封唯一由个人提供展品、政府出资建设的,包括雷锋同志生平历史照片、报纸书籍、刺绣画作、影视录像等各类藏品3000多件。除了每天接待参观者,馆长王业文还成立了“流动雷锋纪念馆”,到部队、社区、敬老院、中小学及公园宣传雷锋精神。雷锋纪念馆被评为“开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终身教育品牌项目、河南省雷锋精神项目品牌、中国关工委雷锋种子基地。 

人们常言,开封好人多,随处可遇到好人,可听到好人故事。这是因为,开封人崇敬雷锋、歌颂雷锋、学习雷锋。60年来,勤劳质朴的开封人讲着雷锋的故事、读着雷锋的文字、践行着雷锋的精神,以实际行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在开封,一个个凡人善举,是一道道亮丽风景。一位位身边好人,是辛勤的文明园丁,在人们心中种下了爱与善的种子。 

近年来,古城开封相继涌现了40多年坚持为农民放映电影的全国道德模范郭建华,半个多世纪义务为群众理发的中国好人王建国,40余年坚持做好事、见义勇为近百次的“开封侠”王力成,退伍不褪色、创办“老兵之家”的武玉江,在新冠疫情期间救助湖北女孩的“好民警”李爽,20多年如一日为学校捐钱捐物的朱仙镇“爱心爷爷”董学诗,从黑发到白丝救护400多只野生鸟类的柳园口乡普通村民范运亭,抚养20多名子女的职业妈妈侯振华,在危急时刻总能出现在救援现场的蓝天救援卫士张海祥……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充分彰显了开封人向善向上的道德力量。从他们那里,我们见证了雷锋精神在开封大地上的传承与绽放,感受到了雷锋精神在时代洪流中的澎湃与激荡。 

“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一句承诺让她坚守放映工作40多年,成了跨世纪的农村放映员,她就是全国道德模范郭建华。郭建华从18岁开始放电影,始终坚守农村放映这块阵地,把能为群众多放映一部好电影、能让群众多看一场好电影作为人生道路上最大的幸福和乐趣。 

扎根基层的老党员王建国,免费为同事友人、街坊邻居、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理发修面,坚持62年之久。其间,王建国用坏了多把推子、十来把电动理发器,骑坏了七辆自行车,记录“客户”信息的登记簿整整写满了二十来本。 

在我们身边,雷锋式的人物更是随时涌现。 

今年1月30日,一位小男孩掉入金明池湖的冰窟窿里。就在这紧急时刻,刘航、明开建和王楠,不顾自身安危,纷纷上前营救小男孩,最终成功将小男孩救上了岸。其中,70岁的冬泳爱好者明开建救人时没来得及穿外衣,上岸后发现身上多处被冰块割伤。 

去年11月16日,在通许县厉庄乡,一名两岁男童不慎掉入13米深井,但狭窄的井口让在场的消防救援人员束手无策。此时,40岁的陈瑞杰挺身而出,身形瘦小的她倒挂下井,两次失败仍不放弃,第三次下井成功将男童救出。开封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时间对陈瑞杰救人的英勇事迹进行全媒体报道,并在社会上激起热烈反响。 

2021年11月22日晚,一位女子骑电动车经过河大附中实验学校南门时,突发疾病摔倒晕厥在路边,失去意识并呼吸暂停。河大附中的学生丁俊儒、郭昱宽见义勇为,在校门口对晕厥女子进行了紧急心肺复苏施救。两位男生持续心肺按压大约10分钟左右,女子终于有了微弱的自主呼吸。他们在短短10分钟书写了生死大爱,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引发无数网友点赞,温暖了古城、感动了社会。 

开封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开封好人”品牌,引发了社会各界点赞。开封好人的大量涌现,弘扬了社会正气,展现了高尚情操,引导人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主流价值观,让古城开封变得更加美好。


02
“志愿红”绘就城市温暖底色

慰问(4548270)-20230307072914

平日里,他们是穿梭在城市街头、居民小区为民服务的奉献者;危难时,他们是冲锋在前、勇于作为的“逆行者”。他们是一个个普通人,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有一颗炽热的心,心里充满爱,温暖一座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志愿者。

雷锋精神是从激情燃烧岁月中锤炼出来的时代瑰宝,闪烁着理想信念和人性道德的光辉。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延伸,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在开封,满城“志愿红”用心帮助每个人,用爱温暖一座城。

崔建华就是这样一位志愿者。他扎根顺河回族区东郊乡文庄村卫生室30多年,每周五都为群众针灸义诊。一心为老百姓解除病痛之余,崔建华还发起成立了市义工协会,长期为孤寡老人献爱心、为贫困孩子捐赠助学金等,至今已开展各项公益活动500多次。

作为一名优秀的税务系统干部,王建凯10年来一直坚守在税务大厅窗口前沿,踏实肯干、勇挑重担,并创办了王建凯爱心团队志愿品牌,坚持不懈为青少年儿童献爱心。王建凯还曾在国家农民教育线上平台、河南省28个基层乡镇举办乡村振兴公益讲座,培育全国各地万余名农民学员。

近年来,我市把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不断巩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成果,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注入新动能。

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将开展志愿服务作为评选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的重要指标,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开封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安排》《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夯实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基础。

无偿献血(4548268)-20230307072905

聚则一把火,散则满天星。在我市,市、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市志愿者协会、市政务服务行业志愿服务联盟等组织纷纷成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也成立了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已有39万余人,全市各级文明单位、街道社区及社会团体志愿服务站近400个,志愿者队伍结构合理、覆盖广泛。

平凡而伟大的开封志愿者古道热肠、善良热心,书写了一个个温暖故事,把爱的光芒洒向任何需要的地方。

市文明办指导各志愿服务组织树立项目意识、品牌意识,围绕重点领域打造项目精品,形成品牌效应,涌现出了兰考县“小垃圾大文明”“筝爱育苗”“一懂两爱”、顺河回族区“流动课堂”、市志愿者协会“黄手环行动”“我是你的眼”、河南大学“蒲公英”文化艺术服务团、油坊社区“时间银行”等一批广受群众欢迎的品牌项目。2021年,兰考县“一懂两爱”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近年来,我市有多个组织、项目、社区和志愿者入选河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优秀”。前几天,2022年度河南省“最美志愿者”评选结果正式发布,开封市蓝鲸水上救援队志愿者郑继元入选。

奉献的种子曾由雷锋种下,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各大车站、城市街头、广场公园、居民小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这星星点点由奉献渲染的“志愿红”汇聚成了开封大地上最美的底色。今天,一个个平凡人选择成为志愿者,一个个普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一个个“活雷锋”汇聚滋养精神的暖流。

市文明办还在全市鲜明叫响了“汴地有爱、文明有您”服务理念,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推动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融入大局、服务全局。元旦春节期间以“佳节尚文明 志愿关爱行”为主题,从关爱老年人、关爱青少年等8个方面在全市部署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此外,市文明办坚持每年组织一两次全市范围内的志愿服务骨干培训,市民政局定期举办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专题培训。同时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与自身职责相关的志愿服务培训工作,推进志愿服务与部门业务的融合。全市每年有超过3000名志愿服务骨干参加培训,志愿者培训范围涵盖全市基层志愿服务组织。

让雷锋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让志愿精神点亮美丽的梦想。在开封,广大志愿者在担当中作为,在奉献中成长,在实干中前行,使志愿服务精神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光彩。


03
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大地上

3月1日,市县街小学举行“弘扬雷锋精神,(4548172)-20230307072935

灿若星辰的好人,层出不穷的雷锋式人物,得益于我市持之以恒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益于“开封好人”的广泛宣传、常态选树、政策保障、制度规范,奏响让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主旋律,让“好人效应”持续“发酵”,示范带动全民“做好事、行善举”。 

我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引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争做新时代出彩开封人。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好人选树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每月组织一期“文明365 开封好人榜”发布活动。“文明365 开封好人榜”就是通过各部门、县区、乡镇、街道层层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选,每月向社会公开发布,组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在全市上下形成天天涌现好人、人人见贤思齐的生动局面,让温暖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在开封大地蔚然成风。 

除选树好人,开封还着重推广好人,凝聚奋进力量。截至去年年底,我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城市场馆、广场、游园、街区,建成实体好人馆3座、好人广场18座、好人长廊游园26座、好人街5条,开展好人故事巡讲巡演巡展活动300多场次。此外,我市组织市文联、市作协、市文化馆创编诗歌《致敬开封好人》、微电影《微光》、图书《但求正义满乾坤》等20多件宣传好人事迹的文学文艺作品,拍摄20多位好人事迹短视频,通过微博、抖音向社会面推送。 

我市制定、出台了对“开封好人”奖励帮扶和让“开封好人”享受社会礼遇的办法,在就医、就学、就业和文化服务等方面提供优待优惠。我市不仅建立了帮扶基金,各级政府和各行业也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进行实实在在的奖励和帮扶。同时,依托联合中国好人网“帮好人万里行”,并发动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为他们提供挂钩结对的志愿服务。每逢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市领导等都带队慰问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我市发动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为“开封好人”提供挂钩结对的志愿服务。我市把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落到实处,形成了好人帮好人、人人帮好人、全社会帮好人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局面。 

用行动弘扬“雷锋精神”(4548231)-20230307072858

“开封好人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延续。他们让社会更加温馨和谐,我们应向他们学习、致敬!”我市退休干部李树友说,雷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崇高的,雷锋精神牢牢扎根于人民心中,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开封“好人”其实就是雷锋精神在开封的生根发芽。这些来自基层百姓身边的道德楷模散发出耀眼的道德光芒,为民众树立起新时期公民的精神标杆。 

传承雷锋精神,就是要把雷锋精神的种子广播在开封的大地上,汇聚新时代同心奋进的磅礴力量。向雷锋同志学习,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不一定要搞轰轰烈烈的场面,而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烟头或垃圾,给需要的人让座,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搭把手,都是学雷锋的表现。 

我市坚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使价值理念入心入脑。我市广泛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弘扬雷锋精神。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清明文化节等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开封良好的城市形象。使用“公筷公勺”“遵守一米线”“杜绝车窗垃圾 橙丝带飘起来”“扮靓母亲河”“爱护开封城墙”等主题公益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并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践行者正在开封大地上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