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寻味开封:宋朝的埽
​十冬腊月,天寒地冻,正是炖羊肉的好时节。周末那天,我带孩子上街,在路边摊儿上买羊肉,顺便又给孩子买了一个羊肉火烧。
寻味开封:宋朝的埽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李开周 发布时间:2023-01-30 09:50:24

十冬腊月,天寒地冻,正是炖羊肉的好时节。周末那天,我带孩子上街,在路边摊儿上买羊肉,顺便又给孩子买了一个羊肉火烧。

卖羊肉和卖火烧的是两口子,青年夫妻,手脚麻利,男的在肉案上剁羊肉、剔羊骨;女的管着火炉,用一把火钳翻着火烧。火炉旁边有一个招牌,招牌上写着“埽街羊肉”。 

孩子不认识埽街的“埽”,边吃火烧边问我,这是个什么字。我告诉他,这个字读sào,指的是古人用来护河堤和堵决口的大捆,一般是用柳树枝编成席子、铺上稻草,再填进去很多石头和泥土,然后卷起来的超大“麻花卷儿”,能有几十米长。 

接着,我给孩子讲起埽的历史,尤其是埽在宋朝的历史。 

话说北宋末年,有一个官员叫康与之,是安阳滑县人。当时滑县叫作“滑州”,又叫“滑台”,城池在黄河南岸(后来黄河改道,滑县成了黄河以北很远的非沿黄县),是北宋时期河南境内黄河最容易决口的地方。每年收完秋庄稼,那里的农民都要在官府调度下筹集护堤和堵口的材料,最重要的材料就是埽。康与之自幼生长在富贵人家,没有卷过埽,甚至没见过埽,但他听父亲讲过: 

盖于无事时,取长藤为络,若今之竹夫人状,其长大则数百倍也,实以刍藁土石,大小不等。每量水之高下,而用之大者,至于二千人方能推之于水,正决时亦能遏水势之暴。遇水高且猛时,若抛土块于深渊耳,此甚为无益焉,舍是则亦无他策也。或不幸方推之际怒涛遽至,则溺死者甚多…… 

以上古文出自康与之在南宋时期撰写的著作《昨梦录》,翻成白话就是说,秋后没有农活儿,滑县的农民收集长长的藤条,横竖交织,编成网格,形如夏天的清凉枕头,但比枕头大几百倍。在这张巨大的藤条网格上,农民一层层地叠压稻草、秸秆、泥土、石头,然后卷成圆筒状的大埽。春夏时节,黄河发大水,人们在可能出现决口的地方使用大埽,最大的大埽需要两千个人一起用力,才能推进水里,可以抵挡小股洪水的攻势。但要是遇到更凶猛的洪水,把这种大埽推进水里就像把小土块抛进深渊一样,根本没什么效果。可是如果不用大埽堵口,又能用什么呢?人们推埽入水时,如果不幸遇到狂风巨浪,常常会被卷进黄河,瞬间就没影了。 

北宋灭亡以后,滑县、开封、洛阳、郑州,大半个河南都被金国占领了,康与之逃到南宋境内,在江西南城县当小官。他有个同僚是南方人,从来没见过黄河,更没见过埽,向他请教道:“闻人之言,黄河涨溢,官为卷埽,其说如何?”听人说黄河涨水时期,官府会派人卷埽,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康与之就把当年他父亲给他讲过的关于埽的知识分享给了这个同事。 

其实康与之的父亲也没有卷过埽,对埽的认知相当粗浅。对于宋朝的埽,《宋史·河渠志》里有更加翔实的记载: 

岁虞河决,有司常以孟秋预调塞治之物,梢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竹索凡千余万,谓之“春料”。诏下濒河诸州所产之地,仍遣使会河渠官吏,乘农隙率丁夫、水工收采备用。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之“梢”,辫竹纠芟为索。以竹为巨索,长十尺至百尺,有数等。先择宽平之所为埽场。埽之制,密布芟索,铺梢,梢芟相重,压之以土,杂以碎石,以巨竹索横贯其中,谓之“心索”。卷而束之,复以大芟索系其两端,别以竹索自内旁出,其高至数丈,其长倍之。凡用丁夫数百人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既下,以橛臬阂之,复以长木贯之,其竹索皆埋巨木于岸以维之。遇河之横决,则复增之,以补其缺。凡埽下非积数叠,亦不能遏其迅湍。 

黄河每年都有可能决口,北宋有关部门常常在深秋过后预先调配堵决口的物资,包括树枝、芦苇、柴火、木桩、竹子、石块、绳索、竹索等,征集上千万件,称为“春料”。皇帝给黄河中下游沿岸各州下圣旨,让河道官员率领各地农民在农闲之时备办这些春料。春料里的芦苇叫作“芟”,树枝叫作“梢”,用竹子和芦苇编织而成的缆绳叫“竹索”。竹索长短不一,有十尺长的,也有一百尺长的,是卷埽时必不可少的物件。卷埽之时,先挑选又宽又平的场地,叫作“埽场”。卷埽的工序是什么呢?第一步,用芦苇编出网格,铺上一层树枝;第二步,将泥土和碎石铺到树枝上;第三步,用一根很粗的大毛竹当轴,从一头往另一头卷,就像用寿司卷帘卷制一种巨无霸寿司似的。卷成圆筒,再用竹索捆扎,两端各留出一段竹索。卷好的大埽直径可达几丈、长度可达十几丈,每卷一个大埽都要用几百个甚至上千个民夫。卷好以后,这些民夫喊着号子,一起用力,将大埽滚到可能决口的地方。很多个大埽组合起来,形成一道新的堤岸,叫作“埽岸”。埽岸容易滚动,容易往下滑,所以还要用木桩和木橛子固定住,密密麻麻的木桩之间再钉上横木,形成相对稳定的框架结构。等洪水到来,水位上涨极快,如果发现埽岸不够大、不够高,河道官员就在现场让民夫紧急赶工,赶出一批新的大埽,叠压在原来的埽岸上。一般来说,没有几层大埽是挡不住洪水来势的。 

除了护堤和堵决口,大埽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不让洪水冲进城内。《宋史·河渠志》记载,北宋大臣陈尧佐镇守滑县时,“以西北水坏,城无外御,筑大堤,又叠埽于城北”。前面说过,当时滑县北侧就是黄河,陈尧佐预测到黄河即将决口,而滑州城外没有防御设施,便修筑大堤,又在城北叠压几层大埽,以防河水灌进城内。 

卷埽不仅是力气活儿,也是技术活儿,没干过这活儿的人以为简单,卷出来的大埽往往一推就散,或者在水里一泡就散。所以,黄河沿岸有专业卷埽的“埽工”,北宋厢军里还有一批专业卷埽的“埽兵”。后来北宋灭亡,有的埽兵在南宋成为工程兵,攻城和守城都能发挥特长。岳飞部将有一个李横,就是北宋末年的埽兵出身,他在南宋擅长攻城——用大埽在城下迅速架设一个比城墙还高的高台,再从高台上往城里射箭和抛射巨石。 

我还读过一本记录守城战争的《开禧德安守城录》,说是公元1206年,十万金兵围攻湖北德安府(今湖北孝感、云梦、安陆一带),攻了两个月都没成功,后来金兵齐声喊道:“我用河南卷埽军筑土山,必与城齐!”俺们要用当年在河南卷埽的埽兵,搭建一座跟城墙一样高的土山!城中将士听到这里,“众忧之”。都害怕了。为啥要害怕?因为埽兵用大埽架土山,不仅迅速,还很坚固,真要让敌方建成土山,城池很难保得住。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