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网络中国节·春节】永远的年味儿
这些年,无论是文化媒体,还是春节期间人们谈论的文化话题,主要是在有的人的感受里“年”在淡化,他们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那曾经留在许多人记忆里的美妙、醉人的“年味”,似乎已经消失了。
【网络中国节·春节】永远的年味儿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袁跃兴 发布时间:2023-01-30 09:48:02

这些年,无论是文化媒体,还是春节期间人们谈论的文化话题,主要是在有的人的感受里“年”在淡化,他们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那曾经留在许多人记忆里的美妙、醉人的“年味”,似乎已经消失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年节情结是永远存在的。春节、过年,不只是一个时节,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时我们常常被激发起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新旧交替、万象更新的欣喜,对旧生命逝去、新生命开始的感悟,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期盼……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集体文化意识。

我们知道,大自然本身并没有什么年岁的区分,它不过是遵循着一种法则在不息地运行。人类本着自身的生活需要和认识能力,去给予它以一定的段落标志,既然有了这种标志,它就要和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发生许多关联。民族学告诉我们,各种文化程度不同的民族,对于年节大多都有隆重的表现。对于我们民族来说,年味、年俗、年文化,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王安石写的关于春节过年的七言绝句,恐怕大人小孩都耳熟能详。翻阅《红楼梦》五十三、五十四回,曹雪芹对过年情景的描摹似乎能让人身临其境……“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这是陆游在《新年》一诗中描写民间迎接春节时喜气洋洋的欢庆气氛,在感受热闹浓烈的春节来临时,诗人也仿佛童心未泯,生命似乎年轻了许多。在一次过年之际,唐代诗人白居易正跋涉在旅途之中,此时,客居之感、劳顿之苦、漂浮之累、寂寞之切、思乡之痛、还乡之愿、团圆之盼等等,一起涌上心头。于是,他在《客中守岁》中这样写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据说,唐代苦吟诗人贾岛的过年方式与别人很不同,每至除夕守岁之时,他便把一年来所作之诗放在案几之上,祭以酒肉,焚以香火,并祷以“此吾终年苦心”之语,作为对一年劳作的总结。这种非常个人化的拜年方式,表达的是对年节和诗艺同样的敬畏之心。 

鲁迅先生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鲁迅还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黏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这段文字,很幽默又很温情地介绍了在我国南北各地过年时的送灶习俗。 

现代著名作家丰子恺的散文《过年》、钟敬文的散文《岁尾年头随笔》都写到了自己故乡的年景:从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办年酒,做年糕,烧祭品猪、鸡、鱼、肉,祭年菩萨,拜祖宗,买年画、春联、春纸、神像,看戏法,接财神等,年节中的繁华气象、年俗趣味,尤其令人迷醉。 

可以说,在中国的传统年节文化中,这种对过年的醉人情景的描写、抒发年节的浓浓情怀,这种对年节的重视,这种把年节与生活传统建立起精神的、文化的联系,是我们民族历史和传统中一道独特、美丽、醇厚的文化风景。 

有文化专家分析“年”的淡化、年味儿的缺失,一是因为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骤变,致使数千年里超稳定的生活中形成的严谨的年文化松懈了,而一时又难以构成新的年文化体系;二是由于我们对年文化的无知,把传统习俗视为陈规旧习,认为可有可无,主动放弃,如燃放烟花爆竹和祭祖等,失去了民俗的节日自然变得稀松平常。 

如今,传统年节模式、传统年俗文化逐渐式微,逐渐边缘化,令人忧虑,也引人思考。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大多数人的心中还保有和珍存着对我国传统年节的情结,对传统文化的情怀,以及对年、对年味儿的文化怀想。让我们一起为“续存”这永远的年味儿出力!

【作者简介】  袁跃兴,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写作以文化评论为主。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