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正文
兰考那棵树
这是兰考最高的一棵泡桐树!它长在兰考111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长了近60年。
兰考那棵树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屈艳枝 卢浩然 发布时间:2022-12-08 08:21:23

全媒体记者 屈艳枝 卢浩然

微信图片_202105131946501(2686863)-20221208080230

这是兰考最高的一棵泡桐树!

它长在兰考111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长了近60年。

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亲手栽下的一棵树,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

12月6日,一位80岁还在坚持守护这棵树的老者——魏善民,伫立在“焦桐”前,深情凝视着。

在当地人的眼中,“焦桐”是兰考的象征,是兰考的“精神IP”,也是焦裕禄精神的载体。

“焦桐”,仿佛一座精神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神州大地,矗立在亿万中国人心中。

焦桐 记者刘睿恒摄

治沙之树 ——“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60年前的12月6日,是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报到的日子。“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此时,“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

东坝头镇张庄村是当年兰考最大的风口,也是焦裕禄治沙的试验点。该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感慨,当时最高的沙丘有9.9米。

正是在这里,焦裕禄找准了治理“三害”的良策。今年82岁、曾陪同焦裕禄查看风口和沙丘的张庄村原会计卞九灵说:“焦书记就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兰考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吃透了‘三害’演变的特点和趋势。”

“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焦裕禄将这套治沙的办法叫作“贴膏药”“扎针”。用淤泥黏土封住沙是“贴膏药”,再种上树是“扎针”,形成在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闯出了工程治理和生态治理融合的新路子,彻底改变了兰考的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

“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魏善民仍记得焦裕禄当年说的话。

在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焦桐”巍然屹立,被一棵棵新种的泡桐簇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一代又一代泡桐生生不息,在兰考大地茁壮成长。

兰考桐花似云霞(1584298)-20221208075940

生态之树 ——“兰考难觅沙丘,影片《焦裕禄》外景地选在千里之外”

一棵一棵种,一代一代传,泡桐树种上了,沙丘固住了,30多万亩风沙盐碱地被全部改造成良田。兰考县林业局原局长李仙海说:“到1984年,兰考农桐间作达20万亩,被评为中国泡桐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

如今,行车在兰考沿线公路及黄河大堤兰考段,那一望无际的农田、大片大片纵横成网的泡桐林,让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当年不见树木而举目黄沙茫茫的荒凉景象。

卞九灵说:“拍摄影片《焦裕禄》时,在兰考已难觅沙丘,外景地只好选在了千里之外的陕北榆林。”

东坝头镇建筑队队长王庆“叫苦”:“过去兰考沙多成灾,现在沙子难觅。盖房子,得去几百里外买沙子。”

兰考县曾经申报一个国际援助防风治沙项目,评审专家在兰考考察几天,连风沙影子都没看到,项目自然泡了汤。

如今的兰考林木覆盖率达32.9%,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河南省首批森林城市。中共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介绍,兰考完成造林20万亩,植树3000余万株,全方位提升了城市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红色兰考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绿色兰考、生态兰考。

兰考县民族乐器文化产业园项目

富民之树——“栽下泡桐树,引得凤凰来”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没想到,焦裕禄带领群众种下的泡桐树,竟然成为兰考人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如今的兰考,农桐间作4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6万立方米,是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之一,逐步形成以桐木民族乐器、桐木家具、桐木板材等为主的泡桐经济产业链,年产值100多亿元,带动就业4万多人。现代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产业已成为兰考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值突破320亿元,有500多家企业,带动就业8万人。

如今的兰考,还是全国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有企业200多家,年产值近30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产品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20多个国家。兰考民族乐器协会会长汤二法说,中国民族乐器行业95%以上的音板取自兰考泡桐,兰考乐器制作规模占全国民族乐器市场的30%以上。

“一块泡桐板仅卖十几元,做出来的乐器竟能卖到三四千元甚至上万元。”河南中州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胜民这样感慨。“乐器村”徐场村制琴师徐冰说:“如果是私人订制的高档琴,可以卖十几万元。”

蓬勃兴起的泡桐民族乐器制造产业,意外地为徐场村制琴师徐亚冲引来了“金凤凰”。2017年初夏的一天,西安音乐老师卫晨欣来到此地选琴,被徐亚冲的琴声打动,原来“村子里竟有会制琴又会弹琴的人”。两人因琴结缘,喜结连理。

“风沙小了,生态好了,粮食也是连年丰收。”兰考盐碱地上成长起来的著名育种科学家沈天民说,“1962年,兰考的风沙盐碱地上小麦亩产仅12公斤,如今已超过730公斤。曾被‘三害’‘逃荒’标注了几十年的兰考,今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产小麦育种基地。”

李明俊说:“目前,兰考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达标率均居全省前列,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省直管县第一,很好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绿色GDP’战略部署,也是焦裕禄精神在兰考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党报追光而行 精神永不过时—— “从焦裕禄走过的地方,看焦裕禄精神的弘扬”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综述_1660697954319

精神之树——“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如今的“焦桐”,环抱4.33米,高24.6米,华盖如云,傲然挺立。谁能想到,当年的它却是一棵差点被遗弃的小树苗。

“那一天在风沙最大的胡集大队种树,当天种了50亩泡桐生态林。活干完了,路边还剩下一棵小泡桐苗。一般的泡桐苗有3米,但这棵泡桐苗不到2米,短了一大截。”魏善民说,“焦书记看到后,把小泡桐苗捡了起来,刨个坑种上了。他说这棵泡桐苗个子矮,但是根好。如果长起来了,比其他树长得还快,扔了可惜。”

几十年过去了,这棵小泡桐苗已长成治沙之树、生态之树、富民之树,也成为一棵长在兰考人民心中之树!

魏善民表示:“父亲魏宪堂在义务守护‘焦桐’8年后,于1971年把守护‘焦桐’的责任交给了我。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把这棵树看护下去。以后我年纪大了,来不了了,就让孩子过来守护……”

魏善民守护的不仅仅是一棵精神之树,更是一棵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之树。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2009年4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焦桐”旁的麦田里亲手栽下一棵泡桐,并吟诵了自己撰写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焦裕禄情结”。从2009年至2014年,习近平同志五年内三次来到兰考指导工作,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兰考之所以从全国知名的贫穷落后县,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全国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等,其中的血脉联系与内在逻辑就是一以贯之地弘扬、践行焦裕禄精神,并在代代兰考人民手中不断地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同志曾特别批示,称“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