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袁应泰:凿洞修渠创奇迹
​袁应泰(?~1621年),字大来,陕西凤翔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
袁应泰:凿洞修渠创奇迹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书友 发布时间:2022-12-05 08:45:43

袁应泰(?~1621年),字大来,陕西凤翔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历任临漳知县、工部主事、兵部武选司郎中、河南右参政、右佥都御史,追赠兵部尚书。

凿山穿洞引沁水 

架桥修闸开新渠 

河南引沁灌区是黄河流域古老灌区之一,渠口位于济源县五龙口,古称枋口。曹魏以后历代都曾不断地对其加以整修疏浚。明代,随着农业生产的需要,更是不断改建重浚,使得该灌区有了新的发展。 

明初和元代一样,引沁灌区仍名广济渠。弘治六年(1493年),徐恪巡抚河南时,接受河南参政朱瑄的建议,派朱瑄整修广济渠,“随宜宣通,置闸启闭,由是田得灌溉”。嘉靖年间,“河内令胡玉玑浚之,名利丰河”。隆庆二年(1568年),纪诫任怀庆知府时,对引沁工程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万历十四年(1586年),河内令黄中色又进行了修浚。然而由于在此以前都是采用土口引水,“土口易淤,下流淹没,利不敌害,旋兴旋废”。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夏,袁应泰调任事务繁重的河内知县,出任河内令。到任时,正值天旱,他不辞辛劳,徒步走遍河内(今河南沁阳)山川大地,提出修渠防旱的想法。他考察时“得广济屡废之故,乃知广济非修石口不可,因谋凿山腹为洞”。 

由于弄清楚了广济渠屡次废毁的原因,所以,袁应泰在开渠时选择了引水条件较好且不会遭洪水淹没的枋口上游孔山东北麓开凿广济洞。 

广济洞开凿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对于穿山凿洞引水能否成功,袁应泰开始没有把握。经过“熟视水势”,并根据地方财力,袁应泰才确定了凿洞方案,并选派督工、水工、石工负责凿洞,修建了大石闸、架桥、分水石等工程。 

于是,袁应泰会同济源令史记言,发动两县上万民众,“循枋口之上凿山为洞,其极西穿渠曰广济,为河内民力所开,工最巨;次东曰永利,为济民所开;又次东曰利丰,乃旧渠,而河内民重浚”。河内、济源两县共同开发古灌渠。因枋口四面皆山,山大石多,施工非常艰巨。 

广济洞总长70米,全凭人力一锤、一凿掏挖而成,工程施工十分困难。据明代高世芳的《凿山创河记》记载,工程开始后,“工卧而凿之,渐下而蹲,渐下而俯”。石匠凿石有时卧着凿,有时蹲着凿,有时还需要俯下身子凿。凿洞进山,石头乌黑,坚硬若铁,即使命大力士操铁锤敲打,也不容易凿进,用火烧,也不见变化。后来,袁应泰就组织群众,“先之以烈火,继之以利锤,锤而火之,火复锤之”。即先用烈火,再用铁锤敲凿,锤打后火烧,火烧后再锤打。采用这种烧了锤、锤了再烧的办法去开凿,充分显示了人们战胜自然的惊人毅力。 

这项艰巨的工程进行了3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河南通志》记载:“有三年山上不告竣,誓不旋踵者;有面目黧黑,指堕肤裂或感病力疾犹无懈志者;有家有丧变及水灾盗患,义不反顾者;有捐资以犒匠作,争先成功者。” 

经过“三年如一日,众人如一心”的战斗,工人们终于凿透石山,自北而南建成长四十余丈、宽八丈的输水洞。随后又用两年修砌桥闸,安装铁索滑车疏通渠系,开排洪道,建成“延流二百余里”“灌济、河、温、武四邑民田数千顷”的灌区,为发展河内地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新的贡献。 

据钮仲勋先生在《豫北沁河水利灌溉的历史研究》一文中记载:袁应泰在五龙口的右岸凿山穿洞,悬闸于洞内两崖间,启闸受水、闭闸障水,水无崩塞之患。广济渠渠首工程最大的特点在于使用暗洞、暗闸,在坚硬的崖岸上凿一石洞来引水,比在坚硬的崖岸上开明渠要省工得多。这种暗洞、暗闸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也正是袁应泰对于广济渠灌溉工程的重大改进。 

袁应泰用了5年修成广济渠,并亲制《广济(河)渠水利碑记》,以记载工程建设情况。 

这条引水渠在名称上虽沿用元代广济渠的旧名,但实际上它是一条新开的渠。从五龙口“经济源、孟县、河内、温县、武陟达于黄河,延袤一百五十里,阔八丈”。 

用水管理立碑文 

多种经营开先河 

为了均分利泽,袁应泰亲制《广济渠申详条款碑记》,将本河渠分作二十四堰。这二十四堰的名称是:永益、永利、长丰、天富、永福、和丰、广丰、大丰、大有、太平、广有、永济、广阜、新兴、广隆、万盈、长济、兴隆、兴福、宏福、万亿、大济、永通、广福。二十四堰计地亩、定时刻,自下而上分水灌溉。 

其中有两条是关于用水管理的,一条是“定渠堰,以均利泽”。广济全渠“较其远近,酌其盈缩”,分成二十四堰,明确各堰的起讫地点,防止私开渠堰,以免分减别堰之利;另一条是“分水次,以禁搀越”。“分水次”就是确定各支堰的分水次序、时间长短、分水比例,不得擅自超出规定。“利泽均衡”是广济渠用水管理的座右铭,镌刻于广济洞引水闸室侧门顶部,左下署名“扶风袁应泰”。 

结合工程管理与用水管理,灌区还开展多种经营。一是水磨。水磨户在不影响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利用水力进行粮食加工,水磨户有负责整修水闸的义务。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利于工程维修管理。二是村镇供水。保证沿渠村镇用水,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同时,还美化了环境,而且还可种植经济价值高的菱、莲、蒲、苇,使百姓得其利。此外,灌注城壕池塘,具有防敌防火等特殊作用。三是植树。在广济等河渠附近栽种树木,不仅“堤岸坚固”,而且有“材木不可胜用”之说。四是经费管理。广济渠修成后,设立广济仓,储存河渠收益的谷物。并购置公田,将一部分公田分给闸夫耕种,以作工食,其余部分公田收谷入仓。对违犯水规、计亩被处罚的谷物也都归入广济仓,备作修河之用。 

广济渠的暗洞、暗闸现在还能使用,仅闸上的绞盘、闸板换了新的。400多年前兴修的水利工程如今还在使用,这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成就。 

兵败自缢实可叹 

精敏强毅留青史 

后来袁应泰升工部主事、兵部武选司郎中。他认真办事,将假冒世职的数百人全部淘汰。不久,袁应泰任淮徐兵备参议。当时山东遭灾,他设粥厂救济灾民,又动员灾民修城墙、疏浚城河、修葺孔庙,使灾民都能饱食。袁应泰还将额外税收及漕运收入折银数万两全部用来赈济灾民。 户部弹劾他擅自动用官库银、粮。其时,他已迁为副使,遂借病回乡。 

多年后,袁应泰被起用为河南右参政,以按察使身份到永平(明代属京师北京)治水。当时后金屡次兴兵攻边,袁应泰加紧练兵并修备武器,关外所需粮草、火药之类都能及时供应,深受经略熊廷弼信赖。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袁应泰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泰巡抚辽东。十月,熊廷弼被罢官,袁应泰代理经略。他上疏说:“誓与辽东相始终,更愿文武诸臣不怀二心,与臣相始终。”熹宗对他进行嘉奖,并赐予尚方宝剑。 

袁应泰精明能干,但用兵非其所长,规划也不周密。熊廷弼在边防时执法严格,部队纪律整肃,而袁应泰失之以宽,而且更改了往日的规章制度。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日,大批清兵进攻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出城奋战,败北而回。次日,蒙古降人果然做内应,使两员大将战死。总兵官陈策、童仲揆赴援,也阵亡。袁应泰于是令奉集、咸宁各军撤退,全力守辽阳,并引水注入城河,沿河排列大炮,兵士环城守卫。十九日清军兵临城下,袁应泰亲自督率总兵官侯世禄、李秉成、梁仲善、姜弼、朱万良出城迎战,战败,死伤众多。 

当晚,袁应泰未进城,宿军营中。第二天,清兵掘开城西闸门排除城壕内积水,又派兵守住城东水口,渡过城河至城下,双方鏖战很久。很多清军骑兵冲到城边,战败的明军向城外奔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清军杀死,伤亡惨重。清晨,袁应泰进城,与巡按御史张铨等固守。监司高出、胡应栋等翻城墙逃走,人心离散。十一日,清军又攻城,袁应泰督率军士持盾牌大战,又败阵。到傍晚,更楼起火,清兵从小西门进城,城中大乱。 

袁应泰在城楼上见此情况,觉得大势已去,无法挽回,对张铨叹息说:“你没有守城的责任,赶紧走吧!我死在这里!”说罢,自缢而亡。他的妻弟姚居秀也跟着自杀。其仆人唐世明抚摸着袁应泰的尸体大哭,放火烧楼而死。此事传到朝廷后,朝廷追赠袁应泰为兵部尚书,并隆重祭葬,封其子为官。明史评价其为官“精敏强毅”。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