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益 > 公益资讯 > 正文
开封满怀深情做实纾困救助“开封模式”
“经你介绍,我已经详细了解了临时救助的政策,回去就告诉朋友具体申请流程。”
开封满怀深情做实纾困救助“开封模式”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汪元蒙 发布时间:2022-11-19 09:41:52

全媒体记者汪元蒙报道“经你介绍,我已经详细了解了临时救助的政策,回去就告诉朋友具体申请流程。”11月18日下午,在开封市民之家纾困救助服务窗口,刚刚还一脸迷茫的市民王先生高兴地说,“这个窗口真是方便了我们老百姓。”作为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兜底保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的一项具体举措,在市级公共服务中心设立纾困救助服务窗口,不仅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纾困救助体系,更方便了求助的困难群众。 

“我们坚持把民生兜底保障工作与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贯通起来系统落实,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为第一要务,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在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彰显人民至上的民生温度。”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红权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累计发放救助补助资金5.9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6.5万人、困难残疾人9.14万人、孤困儿童1762人。通过扩围增效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及时将1.54万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有效防止返贫致贫的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又要满怀深情为民服务。”李红权说,“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持续加强基本生活救助,有序落实好低保渐退政策,调整优化‘单人保’政策,将因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居民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同时,下放低保审核确认权限至乡镇(街道),优化办理时限至20个工作日。” 

在临时陷入困境、流浪乞讨人员和“一老一小”救助等方面,李红权表示,我市已形成了成熟的救助帮扶模式。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及时将受疫情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加强对其他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群众的临时救助,视情给予城市月低保标准1~3倍的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积极依托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发挥“五社联动”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巡访关爱力度,不断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有效防范全市36914名鳏寡孤独、失能、留守老年人和20157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安全风险;加大孤弃儿童关爱保护力度,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持续提升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全面落实“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保障全市孤儿的大学梦;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围绕大病患者、困境儿童、困难学生、困难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救助帮扶;充分发挥智慧服务平台和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格,引入公安专网,建立健全“警站合作”寻亲模式,全市未发生一例流浪乞讨及临时陷入困境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益安全事件。

李红权介绍,目前,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纾困救助服务窗口已公布救助热线,不仅在低保、特困、临时、慈善救助等民政救助领域发力,而且正统筹全市社会救助资源,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司法、应急等方面为困难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救助受理、纾困帮扶”等综合服务,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一窗受理,全网通办”更是让数据跑路,让群众方便,既确保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又让党和政府的救助更有温情。

“不忘为民初心才能行稳致远,勇担爱民使命才能开辟未来。”李红权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为民舒心解困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作出新贡献,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上见到新成效,在勇做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征程中谱写更加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