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中秋 | 宋人如何过中秋节
​千古一轮月,岁岁有中秋。这是笔者在古都汴梁念书的第三年,不同于前两年的是,今年中秋节,笔者是居于家中过的,没能返回河大校园。
网络中国节·中秋 | 宋人如何过中秋节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包羽鸣 发布时间:2022-09-19 08:11:58

千古一轮月,岁岁有中秋。这是笔者在古都汴梁念书的第三年,不同于前两年的是,今年中秋节,笔者是居于家中过的,没能返回河大校园。笔者流连月下,不禁遐想连篇:在遥远的宋代,古人是如何度过中秋节的?于是写就此文,聊以寄托对汴梁圆月的牵挂、对铁塔中秋的思念。中秋节和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合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因而又被称为“祭月节”“月光诞”和“月夕”。《礼记·月令》有云:“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就是最早的关于“中秋”的记录。然而,中秋节的历史如此悠久,对中秋节的庆祝变得盛大而隆重还是在宋朝。宋朝一改之前达官贵人才庆祝中秋节的传统,市井繁华中,百姓尽享欢愉。

赏月

宋人庆中秋,登高赏月著诗文。在日落月升之时,宋人最爱登高赏月,文人墨客还会写下诗文,借月抒怀。月光皎洁,登高赏月既是美的欣赏,也是心的沉浸。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中秋节,富贵人家要在自家结饰台榭,饮酒赏月;一般人家到酒楼订饭,边吃边赏月,小孩子则连宵嬉戏。由此可见宋人赏月之盛况。月的阴晴圆缺恰似人情炎凉,宋代词人也格外爱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流传千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彼时苏轼已与弟弟苏辙7年未见,明月朗照之下,他写下此词。通过想象设问,展现中秋月宫的奇景,借自然界的现象宽解离愁别恨,词中宽慰自己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成为了千百年来中秋节最美好的祝愿。

夜游

宋人庆中秋,至晓方休享乐酣。在中秋节这天,赏月过后,宋人还会继续玩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玩个通宵”。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可见宋代的中秋夜整晚不宵禁,富人酌酒高歌,穷人也质衣买酒,欢饮达旦,以庆中秋。除了饮酒之外,宋人还会搭配时令美食,尽情玩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榲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时节蟹儿肥,螃蟹配美酒,妙哉!吃饱喝足,宋人就会来到街市,一直玩到天亮。据说,当时还有“越晚睡越长寿”一说。

观潮

宋人庆中秋,齐聚钱塘共观潮。宋人吴儆在《钱塘观潮记》中写道:“市井之人相与裒金帛张饮,其至观潮日会江上,视登潮之高下者,次第给与之。”中秋时节,钱塘江正值大潮,农历八月十五当天潮汐波动是最大的。白天,宋人会齐聚钱塘江观潮,京城临安府府尹还会受命去钱塘江边校阅水师、进行演习。大潮出现在杭州湾外,如同天边的银线。潮头耸立,又像白雪皑皑的山峰,呼啸着从天际涌动而来,声势浩大,遮天蔽日。诗人杨万里曾有诗赞叹:“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这里说的就是钱塘江大潮。在中秋节这天,齐聚钱塘共观潮给了宋人视觉的享受和震撼。

观磅礴大潮,赏皎洁明月,著清婉词句,从白天到黑夜,享乐寻欢,至晓方休。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宋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经济尤为发达的时期,宋时繁荣的经济成就了宋人多彩的生活。统治者借助节日活动来教化百姓,宋人则在节日活动中深化对家国的情感,全民“狂欢”的中秋节从另一个角度巩固了宋朝的统治,成就了大宋的盛世繁华。

正是中秋,一轮明月朗照千年。宋朝的钱塘江传来的阵阵涛声,汴京夜市小贩的叫卖声,月光下文人墨客的吟咏声原来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放表现,仿佛近在耳畔,却又转瞬即逝。天涯共此时,同享一轮月。笔者探寻着千年前的汴京,思念着今日的汴梁,想念着我的河大校园……

【作者简介】包羽鸣,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