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1° > 正文
高空“飞线”、楼道里充电……电动自行车充电为何如此“任性”
作为便捷的出行工具,电动自行车备受市民青睐。但部分车主私自拉线给爱车充电,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安全隐患。
高空“飞线”、楼道里充电……电动自行车充电为何如此“任性”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康冀楠 发布时间:2022-09-14 10:19:41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作为便捷的出行工具,电动自行车备受市民青睐。但部分车主私自拉线给爱车充电,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何大家都知道这样做不安全,但仍在私拉电线充电呢?为何治理电动自行车充电乱象这么难?

01“飞线”充电现象普遍

瞬间爆燃,浓烟滚滚,高温灼烤,气味刺鼻……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火灾的新闻屡见不鲜。

1月27日,山东省烟台市某小区,一户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到家中充电。整夜充电后,电动自行车起火,从冒烟到着火不足20秒,居民迅速将着火的电动自行车推出房间。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我市不少小区存在私拉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现象。 

9月9日傍晚,记者来到西大街附近一小区。记者在该小区一栋楼下看到,一根黄色的电线从四楼接出,一直延伸到一楼,一个亮着红灯的插线板放在一辆电动自行车上,黑色的充电器“嗡嗡”作响。记者数了数,这栋楼有两个单元,共有5根接出的电线。随后,记者在另一栋楼发现,有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里充电,将本就狭窄的楼道占去大半。 

对于“飞线”充电,一些居民表示“见怪不怪”。“很多人扯电线充电。像俺这种老小区,哪有地方建充电桩?不从家里扯线的话,咋给车充电?”该小区一位上了年纪的居民说。 

“充电的人倒是方便了,一旦出事,还不是要连累他人?”采访中,多数居民对“飞线”充电表示担心。33岁的市民刘雨晨告诉记者,电线长期暴露在外、日晒雨淋,容易老化,一旦短路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市民张先生住在宋门附近,每天靠电动自行车出行。由于没有车库,张先生从自家阳台“空降”一根电线到一楼。“我知道这样很危险,但小区没有充电设备,我只好自己拉线充电。”张先生坦言,他每次给车充电都提心吊胆,一方面怕小区儿童玩耍时碰到插座,另一方面担心雨天插座进水短路。 

记者走访我市部分老旧小区发现,有的“飞线”的颜色和楼体颜色非常接近,有的则和网线颜色相同,老旧小区内各种电线密密麻麻,这些“飞线”“隐藏”其中,一时间难以分辨。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沿街店铺私拉电线、插座充电的情况并不少见,大部分充电设备暴露在外,有的电线已严重老化。不充电时,这些电线、插座被随意放在人行道上、挂在店铺外墙上。

02规范充电方式是一项长期工作

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由于老旧小区既没有集中充电点,又没有车库,再加上电动自行车的电瓶难以拆下,因此从自家接一根电线出来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成了大家最常用的办法。“我们知道私拉电线充电不安全,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家住滨河路东段的张玉龙告诉记者,只要充电时多注意,一般不会有事。

要杜绝“飞线”充电乱象,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在哪儿充电”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大部分老旧小区没有足够的公共区域,导致停车位、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位置紧张。部分小区可以调整公共设施的位置,挪出一部分区域设置充电设备,但更多的老旧小区总体架构已非常“臃肿”,很难腾出相应的空地建设集中充电点。 

采访中,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年,部分小区通过建设集中充电点解决“飞线”充电问题。但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是一项长期工作。一些居民认为充电桩充不满电、充电费用高,还是选择“飞线”充电,这需要社区、物业持续劝导和解释。这些年,我市一些新建小区大规模安装集中充电设备,物业在小区内张贴相关提示,引导居民转变观念。 

对于电动自行车充电乱象,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规定予以遏制。2021年8月1日起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并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03探索新方式治理“飞线”充电顽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地市近年推行分户式充电盒,受到群众欢迎。安徽省淮北市以部分社区为试点安装分户式充电盒。社区从居民自家电表牵线,在楼下安装充电盒子。每个充电盒子都是独立牵线设置,并装有保护电路的空气开关,一旦出现异常电压或电流就会直接断电。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为充电盒子搭建了棚顶,防雨防晒,有效延长充电盒子的使用年限。

在洛阳市老城区,为彻底解决老旧小区“飞线”充电问题,住建部门联合街道、社区进行调研,积极探索安装分户式充电盒。目前,这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新模式已在洛阳市老城区各街道推广。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分户式充电盒已在我市部分社区推行使用。为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鼓楼区新华街道将自西社区新务农工街小区当作试点,探索安装分户式充电盒。走进新务农工街小区,居民楼外墙上的一排排“小绿盒”十分醒目。每个盒子上都印有专属编号,盒内装着一个充电插座,还加装了空气开关。一旦出现电流、电压异常,就会直接断电。 

安全方便是这种“小绿盒”受欢迎的一个原因,经济、实惠是居民愿意安装的主要原因。之前,该小区居民用集中充电桩充一次电需要2元左右。居民普遍反映充电桩收费高,很多居民仍用“飞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小绿盒”依照居民用电的标准收费,充电4个小时费用不到1元。“以前,很多人从楼上扯电线给电动车充电,既麻烦又危险。自从安装‘小绿盒’后,在楼下就能轻松充电,既便宜又安全,我们真是打心眼里高兴!”谈起新出现的“小绿盒”,新务农工街小区居民刘女士赞不绝口。 

在首批试点受到好评后,新华街道将继续推广这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新模式,逐步在具备条件的小区安装分户式充电盒。 

“希望有关部门根据各小区实际需求,本着应建尽建的原则,增加‘小绿盒’的数量,不断优化充电设施布局,让更多人用上这种便捷的充电盒子。”9月8日,家住鼓楼区自由路附近小区的刘春燕说。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