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狄青的悲剧
​宋朝开国初始,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曾大量起用人才,但受“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朝廷又严防武将专权。
狄青的悲剧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张兆新 发布时间:2022-07-25 08:23:16

宋朝开国初始,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曾大量起用人才,但受“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朝廷又严防武将专权。到了北宋中期,武将更受猜忌和轻视,在此背景下,枢密使狄青虽忠心耿耿、战功赫赫,但仍落得个被罢官和驱逐京师的结局。

沙场鏖战步步升迁

狄青原籍山西汾阳,出生于一贫苦农家,16岁时,狄青的哥哥与乡邻发生矛盾,将人打伤,狄青自愿代哥哥受罪,被关押在开封府大牢,出狱后,就在开封当兵,先是喂马,后被调到保卫京师的拱圣营。由罪犯而成军卒,虽地位变化不大,但对狄青的前程而言却很重要。狄青善骑射、武艺好,且又作战勇敢,不久便被提拔为军官,从此开始了其为国效忠、南征北战的军事生涯。狄青得到逐步升迁,成为北宋时期的统兵大将。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昊大举进攻宋朝,元昊大军骁勇善战,接连取得胜利,而宋军则是全线崩溃、损失惨重。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4年中,狄青先后参加了25场大大小小的战斗,身中流矢八次之多,破金汤城(陕西省志丹县),攻掠宥州(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并烧毁敌军大批粮草,抓获俘虏5000多人。此外,在狄青的谋划和指挥下,筑造了招安、丰林、新寨、大郎等堡寨。这些要塞皆“扼敌要害”。史书记载狄青作战时常披头散发,佩戴铜面具,所向披靡,令敌军闻风丧胆。

康定元年(1040年),狄青任延州指挥使,而此时范仲淹奉旨巡抚陕西,狄青求见,与范仲淹彻夜长谈。范仲淹对狄青十分器重赏识,谆谆告诫狄青,作为武将,不但要勇敢,更要有智谋,要多读书、晓兵法。狄青感激范仲淹的知遇之恩,从此如饥似渴地手不释卷,钻研兵法,终于成为北宋时期的一代良将。

泾原乃陕西边防要地,狄青率军守卫泾原时,“贼惧青而不敢犯”。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一次,狄青在泾原与西夏军作战,大败西夏军后追击数里,发现西夏军突然拥挤停滞在一处,士卒们都想奋然出击,狄青却不许,敌军因此逃走。狄青派人去察看,发现前面是一个深渊,众人后悔未能追击敌军。狄青却认为,我军已获大胜,但万一中了诡计,就生死难料,后果不堪设想。沈括评价狄青:“青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故未尝大败。计功最多,卒为名将。譬如弈棋,已胜敌可止矣,然犹攻击不已,往往大败。此青之所戒也,临利而能戒,乃青之过人处也。”

元昊战败称臣,狄青又累迁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领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皇祐四年(1052年),狄青官拜枢密副使。当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谋反,率兵进攻广西,狄青奉朝廷之命率军平叛,而此时正是宋军因接连大败而士气低落之时,狄青认为“令之不奇,兵所以败”,下令将不听号令的陈曙及其部下军官士兵二十多人一齐斩杀,以肃军纪。在率兵南下途中,狄青严明军纪,规定士兵必须保持队列整齐,并不得踩踏农田,严禁骚扰百姓,违者严惩不贷。更为重要的是,他十分爱惜士兵,每到一州,即令士兵休息两日。

在同叛军交战中,狄青又一次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在上元节时张灯结彩宴请将士,佯装按兵不动以迷惑敌军,乘着叛军首领侬智高放松戒备,狄青称疾退席,连夜率轻骑潜出,轻而易举破了昆仑关天险。在归仁铺大战中,前军将领孙节战死,贾逵此时在山前候令,见军情危急,未及号令到便挺身而出,率兵冲锋,大败侬智高。战后,贾逵向狄青请罪,狄青抚其背言:“违令而胜,权也,何罪之有。”可见狄青治军是灵活机动、赏罚分明的。

狄青深谋远虑,具有非凡的战略远见,当时交趾(今越南北部)欲调兵两万帮宋朝打侬智高,宋仁宗正考虑准备接受,狄青却上奏表示坚决反对,认为借外兵除内患对宋朝不利,况且蛮夷贪婪忘义,恐“引狼入室”。

狄青率军打败侬智高,在当时是件轰动朝野的大事,狄青凯歌还朝,百官称贺,朝廷论功行赏,狄青被加官为枢密使。北宋时期的枢密院为全国军事的最高权力机构,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全权处理军国要政。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勋的宿将,在其任职枢密院之日,正是他走向不幸之时。

命运不济 抑郁而终

那么,为什么一贯忠于朝廷的狄青位在枢密使,反而会飞来横祸,被逐出京师呢?是他犯了错误吗?不是,狄青做枢密使四年,并没有过错。是他年迈体衰,力不能任吗?也不是,他还正值40多岁的壮年呢!是他不忠于朝廷吗?更不是。原因就在于他是武人。赵宋开国以后,鉴于五代时期军事将领争权夺利、割据混战的历史教训,朝廷历来奉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们“以掌天下为己任”,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而此时,一个武将竟掌握着国家命脉,这不仅违背了赵宋分离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制度设计,也触犯了宋太祖、宋太宗两朝以来形成的“崇文抑武”的祖宗之法。那些恪守祖宗之法的文人士大夫对狄青此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其实,早在狄青出征侬智高前,朝中就有人主张不能让狄青单独带兵,怕他“尾大不掉”。幸而有宰相庞籍的坚持,宋仁宗才下定决心。然而,等到狄青班师回朝,庞籍又极力反对狄青做枢密使,理由是自开国以来还没有武将担任过枢密使,这个头不能开。庞籍此话也不假,北宋武将做枢密使的,仅有两人,其中之一就是狄青。但这正是宋朝军政制度的弊端。试想,掌握军机要务的枢密使之职,不能由作战有功、战斗经验丰富的武将担任,而由文臣担任,那么宋朝的对内对外战争能打胜吗?所以,参知政事梁适问道:“文彦博出征贝州而胜,回朝当了宰相,而狄青讨平广南两路,为什么不能当枢密使呢?”庞籍回答:“文臣为相,出入无常;武臣为枢密使,无大过不能换。”庞籍之言固然不能服众,但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朝廷是怕武将做枢密使,掌握了军权,久而久之会威胁到朝廷。梁适对宋仁宗说:“狄青功大而赏薄,以后谁还愿为皇上效力呢?”宋仁宗这才任命狄青为枢密使。

武将狄青做了枢密使,成为京师的大新闻。宋军将士及普通百姓为此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并能以一见狄青为荣,致使狄青“每出入,小民辄聚观,至相与推诵其拳勇,至壅马足不得行”。但是,当时朝中的众多文臣却不以为然,竟群起而攻之,有的说狄青深孚众望且又军权在握,恐有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可能;有人说狄青家有怪光异火,是要谋反的征兆;有人说狄青曾带剑私闯金殿,目无朝纲,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暴风雨向狄青袭来,使他如同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狄青的这种有苦难言、进退两难的处境被欧阳修体察到了,欧阳修为此向朝廷上过《论狄青》的札子,其中说道:“臣窃见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号为武勇,自用兵陕右,已著名声,及捕贼广西,又薄立劳效。自其初掌机密,进列大臣,当时言事者已为不便。今三四年间,虽未见其显过,然而不幸有得军情之名。推其所因,盖由军士本是小人,面有黥文,乐其同类,见其进用,自言我辈之内出得此人,既以为荣,遂相悦慕。加之青之事艺实过于人,比其辈流又粗有见识,是以军士心共服其材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欧阳修并没有为狄青伸冤,他同样以世俗的观念责难道:“青本武人,不知进退。”建议“为青计者,宜自退避事权,以止浮议”。文彦博则公然主张将狄青罢职,逐出京师。狄青万般无奈,只得求见宋仁宗说:“臣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是不公平的。”并乞望仁宗明察秋毫,为自己做主。宋仁宗也动了恻隐之心,将狄青之言告诉文彦博,说:“狄青乃忠臣。”文彦博提醒仁宗:“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宋仁宗又犹豫了,是啊,谁能保证狄青不会效法宋太祖,代自己而立呢。

不久,圣旨下,狄青被免除枢密使职务,外放陈州,任通判。行前,狄青含泪对前来送行的人说:“青此行必死。”不出半年,忧愤交加的狄青因嘴生毒疮,不治而亡,年仅49岁。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中说狄青之所以“颠倒于廷臣之笔舌”,是由于皇帝“忌大臣之特权”“以图固天位耳”。这一论述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