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寻味开封:在宋朝吃灌肺
​以前讲过一故事,说是北宋时期,某大臣出使辽国,被辽国人奚落:“你们大宋炖羊肉,为啥不去皮?你们可真野蛮。”那位大臣微微一笑,回敬道:“是的,俺们炖羊肉不去皮,因为俺们不缺棉布和丝绸。”
寻味开封:在宋朝吃灌肺
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李开周 发布时间:2022-07-11 08:40:56

以前讲过一故事,说是北宋时期,某大臣出使辽国,被辽国人奚落:“你们大宋炖羊肉,为啥不去皮?你们可真野蛮。”那位大臣微微一笑,回敬道:“是的,俺们炖羊肉不去皮,因为俺们不缺棉布和丝绸。”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讽刺辽国人茹毛饮血,不会纺织,炖羊肉之所以去皮,是要留着羊皮做衣服呢。

炖羊肉该不该去皮?是带皮炖好吃,还是去了皮炖好吃?这个没有固定标准,关键得看手艺。手艺差,不懂得燎毛,不懂得焯水,不懂得先煎后炖、小火慢炖,那最好去了皮再炖,容易熟,也容易入味。如果手艺好呢?我觉得带皮羊肉更好吃,有脂肪滋润着羊肉,口感不会变柴,而且羊皮炖好了非常软糯,非常美味。宋朝人带皮炖羊肉,除了说明大宋纺织业发达,不用拿羊皮做衣服,还说明宋朝厨师的手艺是过关的。

厨师手艺越好,对食材的利用率就越高。咱不说羊皮,就说羊肚羊肺羊肠等羊下水吧,如果不懂得怎么烹调,就得扔掉,那就等于暴殄天物。而对经常烹调羊杂的专业厨师来说,不管是羊的哪个部位,他都能拾掇拾掇做成美食,让你馋出口水。

宋朝有没有烹调羊杂的厨师?当然有。《东京梦华录》第三卷描写北宋开封的早市:“瓠羹店门首坐一小儿,叫‘饶骨头’,间有灌肺及炒肺,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在众多早点摊儿和早点铺子当中,有一种馆子叫“瓠羹店”,门口通常坐一个小孩,不停地吆喝:“饶骨头——饶骨头——”意思是说,顾客去店里吃饭,骨头是不要钱的,白送。瓠羹店里偶尔还卖灌肺和炒肺,物美价廉,一份不超过二十文,按综合购买力折算,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十几块钱而已。

瓠羹店的主打产品自然是瓠羹,瓠羹是啥东西呢?拙著《吃一场有趣的宋朝宴席》有考证,就是用瓠子炖羊肉。瓠子切块儿,羊肉切片儿,先煮羊肉,煮那么两滚儿,撇走腥沫儿,再放盐、大料、瓠子,改小火,咕嘟咕嘟炖半个时辰,连汤带肉盛到大碗里,能当主食,也能当下酒菜。

做瓠羹离不开羊肉,卖瓠羹送羊骨头,另外一些瓠羹店里还卖炒肺和灌肺。甭问,这炒肺和灌肺的原材料肯定都是羊肺,而不太可能是牛肺、猪肺或者别的什么肺。羊肺怎么炒?又怎么灌呢?其实都不复杂,复杂的是前期的清理环节。

我用羊肺做过菜,有一定实践经验,给大伙分享出来:把一个完整的生羊肺买回来,中间那个长管子是肺管,两边那两嘟噜是肺叶。肺管也好,肺叶也罢,刚买回来肯定都是暗红暗红的,我们必须清理得雪白雪白的。怎么清理?先把肺管套在水管上,拧开水龙头,往里充水。充着充着,你就会看到那两嘟噜扁乎乎的肺叶越来越鼓、越来越鼓,直到变成一双大棉靴形状。然后呢?捏住肺管,揉搓肺叶,来回倒腾,上下摇晃,把里面的血水倒出来,再套在水管上,再充水,再揉搓,再倒腾,再摇晃……如此反复,多次清洗,肺管和肺叶的颜色就由暗红变鲜红,由鲜红变雪白。如果清理时感觉油腻腻的,那就放碱面儿,或者先用干面粉搓一搓,再用水洗。

将羊肺弄净,剪开,切成片儿,切成段儿,用葱姜蒜加大料爆炒,口感脆嫩,这叫炒肺。将羊肺弄净,不剪开,往里面灌面浆,灌油,灌作料,扎紧肺管的顶端,搁大锅里卤制,卤透出锅,改刀上桌,口感筋道、外弹里酥、浓香可口,适合下酒,这就是灌肺。我不知道北宋开封瓠羹店里卖的炒肺和灌肺是不是这么做的,但要是让我做的,只能这么做,这么做很科学。

我去乌鲁木齐,在一家主营和田风味的馆子里吃过一回“面肺子”,也属于灌肺,但做法更加复杂,且富有创意。别处做灌肺,就是往羊肺里灌料再卤制;那家店做面肺子,除了要用羊肺,还要用到羊肚,羊肺和羊肚里都得灌料。

所谓羊肚,就是羊胃。清理羊胃比清理羊肺还要难。清理羊肺,清理的主要是血水,而清理羊胃时,不仅要清理血水,还要清理一些油腻的网油和一层黑乎乎的胃膜。我简单叙述清理过程:第一步,用面粉或者碱面儿搓洗网油;第二步,把羊胃翻过来,找出两根胃管,扎住其中一根,从另一根管口灌入开水,然后捶打揉搓,摇晃颠簸,倒出血水,再灌开水,如此反复好几遍;第三步,被开水烫过以后,羊胃里面那层黑乎乎的胃膜就能撕下来扔掉;第四步,再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你把脏兮兮、油腻腻的羊胃清理成一个雪白雪白的羊肚。

跟羊肺一样,羊肚也适合切片儿爆炒,但我们不爆炒,用它做面肺子。怎么做呢?羊肚不是有两根管子吗?得把其中一根管子套进羊肺的肺管里,用针线缝合,这样一来,羊肚和羊肺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再然后,将面粉和成面团,洗成面筋,将面筋水也就是面浆源源不断地灌进这个大漏斗里,一直灌到快满为止。灌完面浆,再灌食用油、盐水、料水、孜然。然后扎紧口儿,晃匀,在大锅里卤制。通常一起被卤制的,还有别的羊下水,例如羊肝、羊心、羊肠之类。新疆有一种米肠,就是用羊肠做的灌肠,里面灌的是羊肝碎丁、羊网油碎丁、淘干净的生米以及食盐、胡椒粉和孜然粉。将米肠两头扎紧,盘成一盘,搁大锅里,与灌满面浆的羊肚羊肺一块儿卤,满锅高蛋白羊杂在红通通的汤汁里沉浮,看着都解馋。卤好出锅,米肠切小段儿,面肺子切大片儿,盛到大盘里,浇上辣椒油,香!解馋!过瘾!

南宋风俗宝典《武林旧事》第六卷记载南宋后期杭州美食,有鹌鹑馉饳儿、肝脏夹子、香药灌肺、灌肠、猪胰胡饼、羊脂韭饼、窝丝姜豉、蝌蚪细粉、玲珑双条、七色烧饼、金铤裹蒸、市罗角儿、宽焦、薄脆、糕糜、旋炙羓儿、八糙鹅鸭、炙鸡鸭、煎白肠、水晶脍、煎鸭子、焦蒸饼、海蜇鲊、姜虾米、糖叶子、豆团、麻团、辣菜饼、炒螃蟹、肉葱齑、羊血、鹿肉羓儿……琳琅满目。其中鹌鹑馉饳儿就是鹌鹑肉做馅儿包的馄饨,肝脏夹子就是将肝薄切,夹到茄子或者莲藕的连刀片儿里,挂糊油炸,这样很嫩的鸡肝不会被炸老。中华书局2007年再版《武林旧事》,请某学者作注释,该学者完全不懂宋朝美食,望文生义,信口雌黄,错将肝脏夹子解读为“用肝脏做的肉夹馍”,流毒至今。而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就比较幸运了,知道肝脏夹子绝对不是肉夹馍。

再看《武林旧事》美食清单里的“香药灌肺”,看名字就知道,它肯定也是灌肺,至于用哪种动物的肺做原材料,是否与羊肚缝合制成漏斗,里面灌不灌面浆,那就不得而知了。史料没有记载,我们绝对不能信口雌黄。

最近几年,南宋食谱《山家清供》特别走红,许多店家开始从此书取材,研发新的菜品,我也参与过一些店家的研发过程。我想说的是,此书有一道食物叫作“玉灌肺”,名为灌肺,实则与羊肺牛肺猪肺都没关系,只是用淀粉、芝麻、松子、核桃仁、白糖、红曲米、莳萝粉等材料加水和匀,上笼蒸熟,切成肺的样子,属于一种仿荤菜。

现代厨师做仿荤菜,会用面筋、蘑菇、鸡蛋、冬瓜、茄子、豆腐干儿等素料,仿制炒肉、酱肉、东坡肉、火腿、海参、排骨、酱肘子,目前还没听说过有谁用素料仿灌肺。南宋却有人仿制,说明什么问题呢?我觉得,说明灌肺在南宋很流行,就跟现在的炒肉、酱肉、东坡肉、火腿、海参、排骨、酱肘子一样流行,否则不太可能成为仿荤菜。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