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王景治河 安流千年(下)
王景领命后,力排众议,与助手王吴一起实地考察,制定治理黄河、汴渠的完整方案。当年四月,王景和王吴等人率领数十万兵民,开始大规模的治水工程。
王景治河 安流千年(下)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李树友 发布时间:2022-03-07 08:23:59

大河之治展宏图

王景领命后,力排众议,与助手王吴一起实地考察,制定治理黄河、汴渠的完整方案。当年四月,王景和王吴等人率领数十万兵民,开始大规模的治水工程。 

据史料记载,这次治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景的治理策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阻塞河道的山峦被开凿,地势有利的沟道被截直利用,对险工河段进行了加强防护,淤积不畅的河段被疏通,自上而下对黄河、汴渠进行治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黄河下游的堤防修筑。 

这次治河,根据实际,哪里需要做什么工程,就在哪里采取什么措施,但从治河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上来看,治河的重点很明显是在汴渠上。特别是在汴口治理中,王景创造性地采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的措施,交替从河中引水入汴,从而改善了汴口水门工程,做到了河、汴分流。 

汉代黄河经王景治理后,从荥阳东至千乘海口修筑起千里大堤,下游河道有所改变。但这方面的史料很少。《后汉书·明帝纪》中只记有“河汴分流,复其旧迹”八字。在《续汉书·五行志》中也只记载“延熹八年(165年)四月,济北(河)水清。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数语。再就是《后汉书·章帝纪》中记述汉章帝出巡常山时,有“历魏郡、经平原,升践堤防,询访耆老”一条。从这些片段记载看,河水大概流经东郡、魏郡、济阴、济北、平原等郡国境内。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郡国中,只有东郡、魏郡和平原三郡,西汉时有黄河流经,济阴郡和济北国(东汉新立,西汉属泰山郡)均在东郡以东,西汉时除部分地方有时遭受黄水泛滥以外,不曾走过黄河。如此看来,王景治理后的黄河,大约是穿过东郡和济阴郡北部,然后经济北、平原,最后由千乘入海。 

这条河道自济阴以下,流经西汉大河故道与泰山北麓之间的低地中,距海较近,地势低下,行水比较浚利。由此,黄河决溢灾害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个相对安流的时期。 

明帝东巡获升迁 

汉永平十三年(70年)夏四月,工程全部完成,数十年的黄水灾害得到平息,汴渠恢复通航功能,大面积被淹没的耕地重新焕发生机。 

永平十五年(72年),王景被明帝钦点伴随沿汴渠东巡,王吴等随从官员随驾出行。明帝沿途目睹沿河堤防不但规矩整齐,而且护石完备,两岸尽植垂柳,更显得郁郁葱葱;黄河、汴渠各自分流,漕运通行无碍;百姓不但再无河患之抱怨,更是因河安而乐业。明帝十分高兴,当即命令为随行的有功人员都升迁一级,王景则连升三级为侍御史。明帝嘉其治河功绩,又拜为河堤谒者,“赐马缣钱”。即让他专门主持河防工程,又赐给他车马、细绢和钱币。 

看到水门分水分沙落淤后形成的河滩地广阔而肥沃,明帝担心被豪门巨富给贪占了,就表示,“今五土之宜,反其正色,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明确命令把这些田地都分给穷苦百姓耕作。 

此次出行视察回家后,明帝仍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又颁诏说,“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称赞王景恢复了黄河、汴渠的原有格局,使黄河不再四处泛滥,泛区百姓亦得以重返家园。言犹未尽,还将其功绩比之于大禹,“东过洛汭,叹禹之绩”。 

治河勤政民为本 

王景这次治河有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程大,速度快。千余里的黄河、七八百里的汴渠,共约2000里的疏浚、修堤等工程,施工一年就完工了,这与王景曾“商度地势”,进行科学测量勘查是有关系的。二是汛期施工在治河史上少见。王景用的是军工,不致妨碍农耕。三是投资惊人。“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当时“百姓殷富,粟斛三十”,按当时一石粟三十钱折算,这次治河的花费合今30亿元~50亿元人民币。四是治河的重点,当时是以治汴渠为重点,治汴中又以立水门为最重要,治河则以筑堤为主。这次治河后还恢复了西汉的制度,沿河各地均设置了“河堤员吏”,加强了管理。从此以后,河流畅通,在800年间史书上少见有关黄河改道的记载。能出现这种情况,王景治河起了重要作用,因治河成功,王景受到后人的广泛传颂。近代水利之父李仪祉评价说:“千古治河,唯禹景二个,潘靳只称半治。”能将王景和大禹共论,是对王景治河的极高评价。 

东汉建初七年(82年),王景升迁徐州刺史,次年又改任庐江郡太守。当时庐江一带,百姓尚未采用牛耕技术,显然土地不缺,但因人力有限,粮食常苦不足。境内有始建于春秋时期,由孙叔敖创立的芍陂(在今安徽省寿县),方圆百余里,但多有废弛。王景组织百姓修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立碑示禁;又推广牛耕,使大片土地得到开垦。王景还将养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境内从此日益富庶。后因积劳成疾,王景死于庐江郡太守任上。 

治河方法引争议 

由于史料中的记载过于简单,对王景治河所采取的具体方法至今还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尤其对“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有多种解释:清代魏源认为是沿黄河堤防每10里建一座水门。民国时期李仪祉认为是沿汴渠每10里建一座水门,近人武同举认为是汴渠有两处引黄水门相距10里。有人认为当时黄河是双重堤防,相当于后代的缕堤、遥堤,在缕堤上十里建一水门,引浑水在两堤间放淤,澄清的水在下游水门回入河内;有人认为水门建在汴堤上,引浑水在黄汴二堤之间放淤,放清水入汴等。尽管认知不同,但他们都认为,这正是王景治河中最精彩的部分,值得后人治河效法。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在黄河、汴渠沿堤每10里修建一座水门,从工程量来说可能性很小,而且也无此必要。最可能的情形是在汴渠引黄处修建两处或多处引水口门,各口门间相隔10里左右,以适应黄河主流上下变动的情况。 

关于这一阶段黄河长期安流的原因,过去多归功于王景治理有方,现代有些学者又认为,这一时期黄河中游植被较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良好的植被可以大大减少下游河道的来沙量,从而减缓淤积。又有人综合各项因素认为,新形成的河道入海距离较短,比降较大,从而提高了河水的流速和挟沙能力,减轻了河道淤积,这一点对于黄河长期安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植被、气候、堤防乃至海平面的变化等因素也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黄河文化概说》一书则认为:王景治河之后至唐代晚期约800年里,黄河未再发生大的灾害。这应该说是极大的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荥阳至千乘开辟新河。这是当时的天然洼地,有利于排洪排沙。二是利用具有广阔滩地的河道宽河行洪,可以调洪削峰,也可调整泥沙淤积部位,起到滞洪落淤、淤滩刷槽的作用。 

不管大家怎样看待这一现象,但经王景治理后下游河道能在较长时期内很少发生决溢却是事实。王景主持修筑的堤防工程即使没有起决定性作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治水青史留美名 

自经王景治河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乃至北宋,虽然黄河不时有漫溢和决口的记载,有时候还会造成两岸严重的灾害,但总体看来,这期间黄河没有发生一次重大的改道,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长千年的相对安定时期。 

王景治河以后,直到唐朝末年,在800多年里,黄河仅有40个年份有决溢的记载,相对于决溢频繁的其他时期来说,可以说基本上处于安流状态(唐末到近代的1000多年内,大小决溢1500多次),因此引起了后世的广泛关注。公允地说,“王景治河,千年无恙”的说法是基本属实的。 

总之,王景凭借扎实的治水能力,亲赴治水一线的工匠态度,有效的治水策略,依靠数十万人的力量,修建了1000多里的黄河大堤,修建了汴渠水门,使黄、汴分开,使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遗留的水患得到平息,并确保此后数百年黄河没有大的水患,这在治黄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王景功不可没,足以名留中国治水史。王景是当之无愧的治水专家,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下)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