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王景治河安流千年(上)
仪渠以及淮水的全程通航。  工程实施后效果很明显,“水乃不复为害”。  王景正是通过修浚仪渠得到了明帝的关注,后来被委以治河、治汴的重任,并从此成就了黄河安澜千年的神奇绩业。  治水有方献良策  王景因治理黄河而名垂青史,而实际上,王景一开始接到的任务并不是治理黄河,而是治理当时的漕运要道汴渠。  即便成功地进行过浚仪渠的治理工作,王景仍然是默默无闻。
王景治河安流千年(上)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李树友 发布时间:2022-02-28 08:29:44

王景(约30年~80年),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原东汉琅琊不其人(今山东省即墨县西南)。幼时聪慧,通道术,晓天文,喜爱工程技术。汉明帝时曾任侍御史、河堤谒者等职,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脱颖而出逢盛世 

从东汉初建到明帝中期,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四海混一,天下定宁”(《论衡·宣议》),封建经济恢复、发展较快。明帝时,“昔岁五谷登衍,今兹蚕麦善收”(《后汉书·明帝纪》),社会上呈现出一派兴旺昌盛的景象。著名的王景治河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西汉末年,黄河先后在魏郡(今河南东北一带)以东多处决口,到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又在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以南决口。王莽为了保障其在元城的祖坟安全,主张不堵决口,听任河水东决。结果黄河和济水分流处的堤防严重崩塌,黄河、济水和汴水各支流相继泛滥,兖州、豫州(约相当今河南东南、山东西南和安徽淮河以北)数十县受灾。 

东汉初的建武十年(34年),阳武县令上书建议改修堤防,以安定百姓。光武帝调集了兵士准备动工,但浚仪县令提出,现在刚打完仗,又要大兴劳役,会引发老百姓的不满,于是光武帝打消了这一念头。后来汴水不断向东泛滥,灾区面积越来越大,原来的水门堤防都已淹没在水中,兖、豫二州的百姓十分怨愤,指责官府不考虑百姓疾苦。明帝即位后,几次想动工,但朝政上下对要不要堵口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黄河改道南流入汴对北方的冀州、幽州有好处,还说左边的堤坚固了右边的堤就遭殃,左右两边的堤都坚固了下游就倒霉,对河水应该听其自然,百姓则可以迁到高处去,这样公家省了堵口的钱,百姓也避免了被淹的祸害。明帝听了以后不知所从,一直议而不决。直到永平十二年(69年)明帝召见王景后,才作出治河的决定。 

王景是东汉初年的一个小官吏,由于太不起眼了,以至于他的出生年月都不能确认,既有的文献多是模棱两可地说其约生于公元30年。 

不过,他的运气还不错,刚刚经历了王莽乱国,此时的社会十分向往安定。 

光武帝刘秀龙驭上宾,刘庄继位,也就是汉明帝。 

明帝刘庄并不自恃聪慧而取巧,恰恰相反,他是一位非常勤政务实的皇帝,凡事必躬身亲为,史载“乙更尽乃寐,先五更起,率常如此”。刘庄还很注重教育的普及,而他自己在学术上也相当有威望,曾在洛阳的明堂讲解《尚书》,据说是“万人空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听众。 

明帝承继了光武帝休养生息的政策,对手下官吏要求非常严格;对百姓却恰恰相反,宽厚而仁慈。当时他明文规定官吏不得下乡打扰乡村安宁,如有违反,百姓可以自行将其捆绑,送至上一级府衙论死治罪。 

总之,这一时期,光武帝刘秀延揽英雄、四海咸安,为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其继任者明帝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成就了东汉初期社会经济发展、文治武功兴盛的大好局面。 

我们的主人公王景在他28岁的时候,大概是在光武帝后期,任职司空属官。司空是东汉官吏体系的三公之一,相当于副丞相。属官则是属下的虚职官吏,也就是说王景是在司空手下做一个没有实职的小官吏。 

王景虽然官做得不大,却是个多才多艺之人。其祖辈王仲在吕后执政期间就以精通数术、善观天象出名。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兴居谋反,因为没有把握,曾求助于王仲,让他帮忙选个黄道吉日,甚至想让王仲亲自领兵。王仲既得罪不起,又不愿受此事牵连,只好举家渡海到朝鲜(汉时朝鲜北部属中国)躲避,因此,王景实际上是在今天的朝鲜出生的。 

受到家庭影响,王景小小年纪就特别喜欢天文数术,博览群书并精通《周易》。 

永平十二年(69年),在黄河水患频发、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为巩固东汉统治根基、安抚民心,刘庄下决心整治水患,当时征求能治水的人才,王景受到推荐。《后汉书·循吏列传第六十六》中记载:“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荐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厉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得到明帝的赏识后,当年夏天,明帝“发卒数十万”, 命王景与将作谒者(主管工程建设的长官)王吴一起修浚仪渠。王吴采用了王景的办法,获得成功。 

修浚仪渠受关注 

东汉时期已经依托黄河建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发达的农田灌渠系统,形成了由国家管理的巨大水利灌溉工程。当时水利灌溉工程的实施主要依靠修建灌渠。 

浚仪渠以其经过古城浚仪(今河南开封)而得名。这条人工挖掘的渠道前身是公元前360年魏惠王修建的一条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鸿沟。由于黄河的自然摆动与历代的挖掘改造,这段河道与周遭的水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名称也不断变化,先后被称作鸿沟、蒗荡渠、浚仪渠,到了宋代还被称作蔡河。无论怎样变化,其最早的主要功能就是从黄河干流引水,向南注入颍河,继而归流于淮。 

东汉的浚仪渠,故道在荥阳市北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东流经开封后分两支:一支南下注入颍河;一支东南下经徐州合泗水入淮,称为汴渠。汴渠是京师洛阳的主要粮道,来自豫、兖、徐、扬等地的粮食都经此河入京。到了北宋时期,蒗荡渠改称蔡河;汴渠则南下迁徙,不再经徐州合泗水入淮,而是经宿州径自入淮。 

浚仪渠一直都从黄河直接引水。由于河水流量不稳定,且含沙量大,大水经常漫灌渠道,导致浚仪渠过不多久就要疏浚、维修一次。 

当时王吴任职地方水利官员,王景曾经作为其助手协助解决这一问题。 

当时浚仪渠最大的难题便是荥阳渠口,因为是分流点,需要有闸门来控制进入浚仪渠的水量。王景将浚仪渠的堤坝与黄河大堤连接起来,全部采用大块的砌石施工,而在两水连接处留下约3米宽的进水口,用数块宽厚均匀的木板卡住,也就是水闸。水多时闸门打开,水少时关闭,然后按照交汇处地势差异选择引水路线以保持水流平稳,在急转弯之处加修石堤防护。 

这样一来,浚仪渠水门便横卡在渠道之上,除了口门两侧需要修建比较坚固的高帮以阻挡黄河水之外,与渠道流程中设置的堰埭已经相去无几。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巧妙利用了堰流的原理来控制黄河进入渠道的流量。这种堰的设计还能够通过“翻坝”的方式实现黄河、浚仪渠以及淮水的全程通航。 

工程实施后效果很明显,“水乃不复为害”。 

王景正是通过修浚仪渠得到了明帝的关注,后来被委以治河、治汴的重任,并从此成就了黄河安澜千年的神奇绩业。 

治水有方献良策 

王景因治理黄河而名垂青史,而实际上,王景一开始接到的任务并不是治理黄河,而是治理当时的漕运要道汴渠。 

即便成功地进行过浚仪渠的治理工作,王景仍然是默默无闻。《后汉书·明帝纪》曾记载,永平十二年“夏四月,遣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我们后来知道,汴渠其实是由王景主持修筑的。因为当时王景并无官职,所以由营造官王吴主事,文献中没有王景的名字出现,相当于今日常见的按官阶冠名的“某某等”字样,做具体工作的人往往湮灭在“等”字中。 

还好明帝不知听谁说过王景善治水,遂召见而问其治水方略。王景抓住机会,全面分析了东汉水系的情形,特别是对黄河、汴渠存在问题的应对精辟而切中要害,明帝大为赞赏。 

王景禀奏道:“河为汴害之源,汴为河害之表,河、汴分流,则运道无患,河、汴兼治,则得益无穷。”治理黄河有四项良策:一是黄河水患之源是堤长千里东流大海的汴渠,要想治好黄河水患,首先必须把汴渠治理好;二是要给黄河选择一条新的入海河道,这条新河道不仅要比旧河道短,而且河道坡度还要陡,以利于洪水把泥沙冲走,避免黄河河床不断升高;三是为了达到治理后的汴渠既能泄洪,又能行船之目的,需要在黄河与汴渠大堤上开设若干引水门,使汴渠随时可以引入黄河水,从而解决黄河、汴渠泛滥的问题;四是要把黄河下游的河流连通起来,以便于黄河泛滥时连为一体的河流网可以起到分洪作用。 

明帝很赞赏王景的治河见解,加上王景曾经配合王吴成功地进行过浚仪渠工程,遂将其所珍藏的《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赐给王景。当年夏季,明帝就下令发兵夫数十万,立刻实施治河工程。与上次不同的是,王景已经获得信任,由王吴给王景当助手,负责庞大的治河工程的行政管理事务。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