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郑当时与关中漕渠
郑当时,字庄(史书中常称其为郑庄,遵从史书,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也采用郑庄的说法),郑桓公19世孙,西汉陈(今河南淮阳)人。景帝时任太子刘彻的侍从。武帝时,历任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后任大司农、丞相长史、汝南郡太守等。历史上郑庄以荐贤理财闻名,其实他还是位治水专家,不仅治理过黄河,而且关中漕渠还是在他的提议下修建的。《史记·汲郑列传》《汉书·张冯汲郑传》对其事迹均有记载。
郑当时与关中漕渠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李树友 发布时间:2021-12-27 08:48:21

郑当时,字庄(史书中常称其为郑庄,遵从史书,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也采用郑庄的说法),郑桓公19世孙,西汉陈(今河南淮阳)人。景帝时任太子刘彻的侍从。武帝时,历任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后任大司农、丞相长史、汝南郡太守等。历史上郑庄以荐贤理财闻名,其实他还是位治水专家,不仅治理过黄河,而且关中漕渠还是在他的提议下修建的。《史记·汲郑列传》《汉书·张冯汲郑传》对其事迹均有记载。

开封禹王台公园内的水德祠供奉汉代7位治水名人,郑当时名列汲黯之后,居第二位。

郑庄、汲黯位列九卿 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 

郑庄虽身为太史,却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关爱下属,深得士大夫们的尊敬。 

《史记·汲郑列传》记载,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客人到来,没有贵贱之分,不应将任何人拒之门外。”他对客人都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这是因为他很注意尊重地位低下的人。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竹器和食物而已。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国中的忠厚长者。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当审查其言行时,常常以贤于自己的事情作例证。他从来不以名字称呼属吏,与官属谈话,唯恐使对方受到伤害。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进献皇上,唯恐拖延。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道郑庄。 

在《史记·汲郑列传》中,郑庄与汲黯齐名,“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郑庄、汲黯开始列位九卿的职位,清廉而能自我检省。后来两人中途被免去官职,家中贫困,宾客愈来愈少。及至在郡中任长官,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郑庄兄弟的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两千石的有六七人。 

受命瓠子堵口的汲黯和郑庄是汉武帝时的两位贤臣,位列九卿,很受重视,而且品行高尚、为官清廉。这两人都曾中途被罢官,家境清贫,宾客遂日趋寥落,门可罗雀,可是待他们复官后,则“宾客十倍”,很多人又想往见。 

司马迁曾借用翟公说过的一段话对汲黯和郑庄进行总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如此场景,即便在今天仍屡屡如同昨日再现,让人不胜唏嘘。 

郑庄、徐伯开凿运河 关中漕渠工程浩大 

《史记·汲郑列传》对郑庄治水的记载非常简单,几乎看不出他在治水方面有多少才能。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郑庄被派遣视察黄河决口时,他请求给五天时间准备行装。汉武帝说:“我听说‘郑庄远行,千里不带粮’,为什么还要请求准备行装的时间呢?”原来,郑庄为人仗义,人缘特别好,到处都有他的朋友,但由于为政十分清廉,千里之行都要颇费些时日准备盘缠。 

《史记·河渠书》对郑庄率人修建关中漕渠记载得稍微详细一些,历来作为评论郑庄的依据。 

西汉建都长安后,京师所需的粮食等物资主要依靠渭河水运至京城。其线路为从黄河经渭水西至长安。由于渭河水受季节影响,加之多泥沙,且河道弯曲浅狭,航道长900余里,不仅运期长、运程远,且费用极高,使得漕运极为艰难。特别是随着漕运量的逐年增加,这条漕运航道的弊端日益明显,让当时的执政者颇为头疼。 

作为当时的大司农,郑庄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结合治黄经验和关中地势,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春,郑庄上奏汉武帝:“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渭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接着提出了开凿漕渠的设想:“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史记·河渠书》) 按照郑庄的设想,这条漕渠开通后,漕运路程将由900余里缩减为300余里,运期则由6个月缩减为3个月,而且还可以灌溉渠下农田,最终收到“损漕、省卒、肥地、得谷”的效果。武帝认为可行,于是“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 。(《史记·河渠书》) 

汉武帝采纳了郑庄的意见,于元光六年,由郑庄主持,命著名水工、齐人徐伯对漕渠进行了勘测,确定了渠道的走向、位置,并派数万人开山凿渠,分段施工。由于距离较远,渠线的勘测十分重要,工程表现出古代人高超的勘测技术水平。 

徐伯(生卒年不详),齐郡(今山东临淄)人。西汉著名的治水专家、水利学家。 

徐伯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专家,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他不负汉武帝所望,饱经风雨,任劳任怨,于汉武帝元光六年亲自主持了漕运的开凿工程。从测量、制图到动工,他都躬身实践,身体力行。为使工程早日竣工,他不分昼夜巡行于穿渠之处,躬身劳作,确立地点、路线,选定了渠线和渠坝高程。这项浩大的工程费时三年,动用了数万民工,终于完成。 

为修此渠,汉武帝先后调集了数万民工分期分批地进行开挖,用了三年才告成功。一条从长安起,引渭河水,沿秦岭北麓东下,经临潼、华阴、潼关进入黄河,连接关中、关东,长300多里的新运渠——关中漕渠建成通水。该渠修成后,从长安可直通黄河,大大节省了航运时间,运输量也大大增加。另外,汉武帝还派人沿渠修筑了一些灌溉渠,使沿渠万顷农田得到了灌溉。这种人工开凿运河的方式开启了中国人工运河建设的先河。该渠的修建不但是水利史上的一项壮举,也是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 

漕运灌溉强国富民 千年漕渠逐渐消失 

郑庄修建关中漕渠的背景要从他与汲黯黄河瓠子堵口说起。 

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郑庄奉命与汲黯同往濮阳堵筑黄河瓠子决口,因受权臣田蚡阻挠,未获成功。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地(今河南淮阳一带)河患成灾,汉武帝命郑庄与主爵都尉汲黯治理,疏浚陈北水道,修陂塘以灌溉农田。郑庄守任尽职,成效卓著,解除了当地水患,为陈地人造了福。 

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后,郑庄任大司农,根据途经渭河时所了解到的情况,他决心修建一条新的漕渠,以改善东西航运状况,保证京都的粮食需要。于是他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从南山(秦岭)北麓修建关中漕渠的建议。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对郑庄修建关中漕渠也有记载:“郑当时为渭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阴,作者数万人。” 

关中漕渠是中国历史上继公元前486年吴国于苏北修的邗沟、公元前330年魏国在豫中筑的鸿沟后的第三条人工大运河,费时三年,动工数万人,工程可以想见是多么浩大。漕渠修成后,长安漕运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到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不仅满足了京师的粮食供应,使渠下农田亦颇得灌溉之利,也有力支持了对匈奴的战争。 

关中漕渠是我国最早把运输和灌溉结合起来的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它不仅化解了长安的粮食漕运难题,而且还解决了沿途的农业灌溉问题。 

关中漕渠于东汉时尚可通航,北魏时已无水,隋朝开皇初改自长安引渭水为源,浚复旧渠通运,定名广通渠。到904年唐朝末年废弃,从河渠沿线的村落布局看,该渠到宋、元时还有水,明代则彻底干涸。 

关中漕渠虽然陆续存在了1000多年,但终究挡不住消失的脚步,这主要还是由漕渠的水性决定的。虽然西汉时有西安昆明池水调补漕渠水量,但漕渠用水主要还是渭河水。因为渭河泥沙含量大,长此以往,漕渠必然淤积,加重了漕渠的运营管护难度。加之渭河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上下游又没有调蓄水源,所以无法持续利用。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