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杞县 > 正文
【红色历程·辉煌业绩】季寨村:传承红色精神齐心奔向小康
季寨村位于杞县西寨乡政府所在地西南部,距西寨乡政府约1.5公里,这里是红色革命纪念地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旧址,如今,这里的村民传承红色精神,通过勤劳和奋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红色历程·辉煌业绩】季寨村:传承红色精神齐心奔向小康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汪少冲 发布时间:2021-11-26 09:47:57

全媒体记者 汪少冲

核心提示

季寨村位于杞县西寨乡政府所在地西南部,距西寨乡政府约1.5公里,这里是红色革命纪念地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旧址,如今,这里的村民传承红色精神,通过勤劳和奋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1月11日,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体验式全景报道“红色历程·辉煌业绩”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专题报道组来到季寨村,在杞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常峰带领下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村落的蝶变。

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旧址。全媒体记者 李天 摄 

季寨村位于杞县西寨乡政府所在地西南部,距西寨乡政府约1.5公里,交通便利,东邻西寨村,南邻黄桥村,北临柿西公路。全村1801多亩耕地,有328户1128人,4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4名,中共党员22名,村民代表16人。11月11日,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体验式全景报道“红色历程·辉煌业绩”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专题报道组来到季寨村,在杞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常峰带领下重温曾经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村落的蝶变。 

季寨村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产业,共同致富。 全媒体记者  李天  摄 

红色革命纪念地: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旧址 

在季寨村红色革命纪念地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旧址,常峰向专题报道组讲述了曾经的峥嵘岁月。 

1944年8月19日,水东地委、专署在杞县北部季寨村召开党政军民大会,宣布撤销杞北办事处,建立以水东地委书记唐克威烈士的名字命名的民主抗日政府“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韩致安(韩振业)任县长,同时,将中共杞北县委员会和民权县(道南)县委合并为中共克威县委员会,白健任书记,周致远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中共克威县所辖区域为杞县北部、睢县北部、民权南部、兰封县南部、陈留县东北部的广大农村。原杞北办事处所辖各分会改建为区政府,初辖四个区,后发展为6个区。 

在睢杞战役开始前,克威县为阻止国民党军队的增援、切断敌人的军运线,动员大批民工破坏陇海铁路,两三天就把开封至商丘段大破坏一次,使国民党的增援部队进不来、被包围的部队撤不出。战役开始,克威县动员群众抬担架、救护伤员、筹粮、送布匹和草料等,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一次华野一部撤出战斗前一小时,送来三四百名伤员,让克威县就地保护起来。当时,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离这里有10公里路程,就地安置难以做到,中共克威县委、县政府领导当机立断:令三区区长组织担架400副,抬着伤员随大军转移,一直送到安全地区。当解放军大军云集克威县时,国民党地方武装仓皇逃窜,克威县县、区武装集中力量,歼灭国民党保安团、“还乡团”的徐广化、蒲殿世、王继云、孟玉甫等部,并活捉了徐、蒲、王等人,田树恩部也遭歼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大战之后,克威县组织群众打扫战场。一次在屯庄村以西,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2.5公里的地段上清理战场时见不到解放军的尸体,却发现国民党军横尸遍野,三五平方米之地就有一具,就动员群众立即掩埋,并在此收集了大量枪支弹药。克威县大队在睢县西部彭大寨一带收容解放军伤员100多名,立即进行了安置和治疗。 

在睢杞战役中,杞县、克威县党政军民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军事上和财力、人力上更直接地配合和支援大军作战”的指示,做了大量的工作。杞县、克威县为支援睢杞战役,专门成立了支前总站(指挥部),下辖各区都建立了分站,县委、县政府和各区领导人亲自负责支前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杞县一、二、三、四、五区共破寨28处;一、三、四、五区破路挖交通沟干线26.2万米,支线9万米;一、二、三、四区派担架305副;一、二、三、五区动员746辆太平车去前线,跟踪服务;一、四、五区支援面粉3458公斤,三区上交支前军鞋2682双;一、二、四、五区动员82名青年参军。 

为睢杞战役的胜利,杞县、克威县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豫皖苏一专署在《关于睢杞战役战灾情形及善后工作总结》中指出:“睢杞战役其主战场,在杞县、睢县及克威、睢宁四县进行,由于国民党军队对群众残暴摧残,以致对有些村庄造成空前未有的严重灾害,如杞县陶陵岗一带,克威县之田程寨区、吕屯区,房屋、农具、牲口、秋田被毁者甚多,妇女被奸淫,壮丁强迫挖沟。日常用具(锅、碗、盆)被损坏更是普遍现象。”据当时不完全统计,杞县(包括克威县)受灾村庄75处,损失粮食67.1万公斤,死亡168人,伤192人,损失太平车259辆、木轮小车476辆、牛306头、驴350头,被毁房屋5130间、秋苗1.6271万亩。在支前战场上民工牺牲2人、负伤12人,损失太平车52辆、木轮小车48辆、牛77头、驴74头。战后,杞县、克威县县委、县政府对受战灾群众进行救济,对烈军属进行抚恤和慰问。 

睢杞战役胜利结束,杞县县城从国民党手中获得第五次解放,杞县全境彻底解放。从此,杞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新篇章。 

专题报道组在季寨村采访。 全媒体记者  李天 摄

李先念等在这里的生活作风留下一段佳话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李先念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原局组织部部长陈少敏等在豫皖苏军区一团护送下,由豫南去华北,途经克威县,在季寨村一带临时居住20多天。 

李先念、陈少敏在克威县停留期间,经常和战士、当地群众谈话,调查了解各方面情况。一次,李先念、陈少敏到西伯牛岗村赶集,发现县财粮科的同志收税不符合政策。第二天就通知县委书记、县长杨宏猷和副县长耿化五、组织部部长崔韻生、民运部部长张健民谈话。陈少敏说:“昨天,我在集市上发现你们县财粮科的同志乱收税,违反了中央工商业政策。我们是解放区,乱收税,商人都不来做生意,怎么发展生产?怎么支援前线?”李先念接过话茬说:“陈大姐不要急,他们在基层,学习时间少,不知道上级的政策,你给他们讲讲吧!”接着,陈少敏讲解了中共中央的土地改革和工商业政策,李先念讲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和中央的战略思想,使克威县的县委领导同志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形势和政策教育。 

李先念、陈少敏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克威县党政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推动了克威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948年3月下旬,克威县集中兵力,严密包围内黄站到兰封站中间的敌人据点,派铁道队、武装交通队在铁路沿线监视敌人行动,克威县大队副大队长徐友义率两个连护送李先念、陈少敏一行顺利通过陇海铁路到达冀鲁豫第五军分区。 

夫妻比翼飞  赶着羊群奔小康 

如今的季寨村村民积极发扬革命先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红色精神,齐心奔向小康,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幅幸福生活的场景。 

史新满是季寨村一位普通农民,也是一位3个孩子的母亲,今年37岁,她开朗的性格给专题报道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者采访她时,史新满正在她家的饲养场忙碌着,问起收入情况时,她满脸自豪地说:“俺的小目标就是在照顾好孩子的前提下年收入10万元,然后力争和俺爱人的收入基本持平。” 

目前,史新满的饲养场羊存栏60只,去年出栏母羊40余只。谈及养羊的成本,她从防疫到颗粒饲料的加工等环节如数家珍,谈吐中透露出自信和精明。据了解,史新满的爱人在郑州一项目建筑工地务工,年收入20万元左右,两人在季寨村是模范夫妻,真可谓比翼双飞,是该村村民齐心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人物特写

季寨村党支部书记史新磊: 做致富能力强的“领头雁”

全媒体记者 汪少冲

史新磊是季寨村党支部书记,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是一位带富能力强的“领头雁”。

在克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修缮现场,史新磊告诉记者:“我今年36岁,家里4口人,我们村有种植大蒜和西瓜的传统,我们家今年种植6亩大蒜,每亩收入6000元左右,5亩红薯每亩收入5000元。”

史新磊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注重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的运用,经过摸索,他带领全村农民探索出了一套“小麦——西瓜——白菜”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使土地效益最大化。他还高兴地与记者算了一笔账:“如今,季寨村每年种植西瓜200余亩、白菜200余亩,今年不仅产量高而且价钱好,每亩西瓜收入6000元至8000元,每亩白菜更是达到了10000元的好收成。仅此两项全村就收入350万元左右,人均超过3000元。”

记者手记

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

全媒体记者 汪少冲

杞县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季寨村有红色革命纪念地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旧址,1948年3月,中共中央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李先念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原局组织部部长陈少敏等在季寨村一带临时居住20多天,他们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当地干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传为佳话。

令人欣喜的是西寨乡党委、乡政府非常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正在倾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克威县民主抗日政府旧址正在修缮中。希望基层领导班子能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不断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深入推进红色文化精神的研究和传承。更希望基层干部能抢抓党史学习教育这一重要契机,充分挖掘红色精神的重要内涵和深远影响,积极打造集党史教育、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军事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学习基地、红色旅游基地。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