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开封网评 > 正文
热议家庭教育入法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这部新法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将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
热议家庭教育入法
来源:开封网-开封日报 发布时间:2021-10-27 09:53:23

核心提示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这部新法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将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对于家庭教育,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德淇

近年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从“原生家庭”的热议,到父母“持证上岗”的呼声,家长应提供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愈发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国家立法谈家庭教育,是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毫无疑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最关键的责任主体。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家长的作用不能替代。这部新法将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是上升到法律高度明确家庭教育的定位,强调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很长一段时间,家庭教育过度关注孩子的知识教育,有意无意削弱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这部新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家庭教育的方式包括加强亲子陪伴、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言传身教、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等,强调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该多种多样,不仅限于学业,更要关注品行,“成人”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而从现实来看,家长应当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健全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不再用分数来狭隘定义“好孩子”,而是回归育人本位,关注孩子人格、身心的成长,重视美育教育,充分尊重孩子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多些理性、少些焦虑,多些宽容、少些功利。

种什么样的种子,结什么样的果实。必须看到,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的当下,只有在孩子心中种下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种子,才能收获立德树人、成长成才的果实。

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苏豫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入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行动,是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有力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所指的家庭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这里,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培养未成年人有知识、有文化、重操守、讲礼德,从本质上育人、以关心和爱的方式育人才是家庭教育的方向。 

重视家庭教育,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是需要我们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家庭教育,改变当下在家庭教育中普遍重智轻德的现象,让未成年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茁壮成长;二是全社会共同发力,为家庭教育贡献力量或承担责任,围绕国家的人才发展计划共同努力、共同实践,以“促进”二字保障家庭教育发挥作用;三是完善监督机制,让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相关人员切实担负起法律责任,更好地推动家庭教育在健康轨道上运行。

立法规范家庭教育关键是防治家庭暴力

连洲

“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对于不听话或偶尔犯错的孩子,许多家长是非打即骂。殊不知,家长打骂孩子,是一种虐待未成年人行为。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未成年人。”特别是,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事实上,家庭教育沦为家庭暴力,是对孩子人格尊严的极不尊重,将会造成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模仿性强,可塑性也比较强,更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这时候,家长要采取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同时,要与学校和社会一起,共同帮助未成年人慢慢改掉不良习惯。如果采取打骂等“激进”的管教办法,非但达不到让孩子改掉恶习的目的,反而会对孩子未来的身心、人格、情绪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因此,立法规范家庭教育,关键是防治家庭暴力。当家长的“狼性”挣脱亲情的束缚,开始蔑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权利时,敬畏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益,显得尤为重要。以打骂为代表的暴力教育,造就不了有用之才。而且,在暴力教育中长大的孩子,难免会存在懦弱、胆怯、甚至自闭等心理缺陷,势必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特别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暴力等,是法治观念缺失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运用反家暴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坚决予以制止和查处。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