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诗海耕耘领风骚——追忆良师益友佟培基(上)
“佟培基回来讲课了!”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开封高压阀门厂。
诗海耕耘领风骚——追忆良师益友佟培基(上)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大钧 发布时间:2021-10-18 09:15:00

立志

“佟培基回来讲课了!”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开封高压阀门厂。

“佟培基?不是原来在汽车队开车的小佟吗。”“嘿,人家现在是河南大学的教授了,真不简单!”老职工们议论着、赞叹着。

会议室里坐满了开阀文学社的成员和有关领导。今天,厂里特地聘请佟培基为文学社顾问并为大家讲课。佟培基上前紧紧握住老厂长、党委书记沈延新的手说:“我很感谢 ‘娘家’对我的培养……”他显然有些激动,却非常诚恳。 

佟培基离开厂里已经十几年了,看外表还是老样子,高大魁梧、黑红脸膛。可是,他不紧不慢地谈起文学艺术、唐诗宋词时,马上使人想到“学者”这个称谓。 

认识佟培基是他1968年从部队退伍后到开封高压阀门厂工作的时候。当时,我们都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我在乐队,他负责编写节目兼任司机,有时开着大轿车到农村、部队等地演出。他经常身穿一身绿军装,脚踩一双刚进厂当锻工时发的翻毛皮鞋。佟培基话不多,但即兴编个“开场白”“对口词”来得很快,一有空就看书,有时还运笔写古朴的大篆。那字我们都不大认识,看得出来他很下功夫,写得很耐看。 

1963年,佟培基参军到北京当汽车兵。一次他在长城下站岗,深夜,一轮皓月当空。举头凝望这银白的世界,他忽然想起上中学时向开封的大学问家靳志先生学习诗词的情景。外语、诗词和书法造诣颇深的靳志先生在1945年日寇投降举国欢庆时赋诗庆贺,其七律被评为“天下第一”(见2003年《书法导报》副刊)。靳志先生还用章草和毛主席通信。他称佟培基为“小友”,多次说过,唐诗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精心锤炼的,因此魅力无穷。此时此刻,佟培基对“高高秋月照长城”这句唐诗的感悟油然而生。 

他的哨位在一棵大树下,树虽高大,但在大山脚下根本不显眼;山虽巍峨,长城却雄踞山顶之上;长城之上,天宇浩渺,明月高悬。他细细琢磨眼前这一层层“高高”的意蕴,不由得暗自感叹诗人观察之细微、想象之丰富、遣词造句之贴切巧妙,“高高”二字描绘出了绝佳意境。 

后来,他在河南大学为同学们讲唐诗时说起上述体会,大家如身临其境,纷纷称赞他讲得生动传神,听来津津有味且终生难忘。 

转身·勤学 

佟培基在厂汽车队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好司机,他是共产党员,服从领导,为人和气、稳重,技术好。他除了开车就是看书,慢慢地,厂工会图书室里有关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书让他读了个遍。他开始盯上古都开封东北隅的河南大学,那里有河南省最丰富的藏书,更有许多博古通今的学者教授。他对这所历史悠久、名家辈出的著名学府向往已久。 

1973年,佟培基放弃了当时机械工业部直属企业较高的待遇,调到河南大学小车班又当了7年司机,前后总共17年驾龄,行程30万公里,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说是佟培基走向唐文学研究艺术殿堂的阶梯。这8个字像音乐中7个神奇的音符一样,一旦真正理解并钻研其中,便会由此踏进一个瑰丽无比的世界。 

适值“文革”后期,佟培基经常开车送领导到上级“革委会”开会,临行照例借几本书带上。当时看书的人寥寥无几,他借的古代文史哲典籍更是无人问津,他却如获至宝。领导去开会,他把车门一关,专心致志读书、抄书,真可谓“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会一散,他准在原地静候,领导满意,他也满足。就这样,他常常每天读书抄书八九个钟头。 

一次,他送一位教授去郑州,教授见他带着几本《宋会要辑稿》,大为惊奇。这是品位极高的史学专著,一个汽车司机竟能惜时如金刻苦研读著名古代史籍,真是不可思议。说着说着俩人唠上了,一个倾心求教,一个言近旨远,越讲越来劲儿,70多公里的路程只嫌太短。后来。这位教授调离河南大学时说:“遗憾的是不能再坐小佟的车了!” 

当时,凡是来河南大学访问、讲学的国内知名学者,都是佟培基求教的老师,而坐过他车的学者都觉得是一种享受。他不但车开得又稳又快,服务细心周到,遇到有访古探幽兴趣的教授,他还兼任导游,对古都开封的铁塔、龙亭、大相国寺等名胜古迹如数家珍。而更能感动这些满腹经纶学者的是佟培基极其强烈的求知欲和提问题提到“点子”上的钻劲儿。于是教授们对他由惊奇到喜欢,进而滔滔不绝地即兴讲解自己最精通的专业知识。这种精辟的阐述是发自内心的自然释放,深刻而富有个性。那是经过大半生时间的积累、提炼,已自成体系、风格,有广度、有深度的独特见解。这样的即兴发挥课堂上没有、会议上没有,可遇而不可求。 

他接待过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陈元辉。这位学者和他谈尼采、康德等哲学家,教他从宏观上看问题,从而指导其古代文学研究。还有一位学者教他从客观上,从某个角度、重点和细部、功力上分析唐诗,指出李(白)为天性,学不来,杜(甫)为正宗;应当利用自己开车多年经历丰富的优越条件,主攻边塞诗,在功力和意境上下功夫…… 

对从事音乐、美术乃至数理化等学科研究的教授们所讲述的内容,佟培基也是虚心聆听。通过博闻强记、融会贯通,他感到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相通的,发展到高级阶段是统一的,要做一个学养丰富的人必须兼收并蓄,哲学宗教、科学、艺术犹如鼎之三足,有它们全力支撑方立之沉稳,厚积薄发。 

后来河南大学成立写作班子,佟培基这位“工人秀才”被招进来,并且当了组长。这个机遇使他进入了大学文学研究“圈子”,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一粒沙子是提炼真金的“金沙”。 

渐入佳境 

此时的佟培基简直像一大块海绵,极力汲取着各种“营养液”,又如一棵处于生长旺季的树,拼命将根扎向土地,以求根深蒂固。实际上,无论是从知识的量还是从知识的质上说,他学的比一个博士生还多。更为难得的是,经过多位各有千秋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他的思路和学习方法已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此期间,他重点研究了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辛词的豪放悲壮及其犀利的文笔激励着他,他以极大的热情写出了《辛弃疾年表》《稼轩词辑评》等。其成果和观点得到北京大学邓广铭先生的首肯和称赞。 

1980年,佟培基调至河南大学中文系唐诗研究室,从此,他如鱼得水、渐入佳境,在唐诗整理、研究工作中一发而不可收。他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出版的主要论文和专著有《高适塞下曲辨伪》《孟浩然诗集笺注》《初唐诗重出甄辨》《唐代僧诗重出甄辨》《晚唐诗重出甄辨》等。还有相当数量在省级刊物发表的论文、专著。1982年,他被破格评为讲师。1986年,他晋升为教授,成为唐诗研究领域的中年专家。 

对流传千年唐诗中的重出误收进行甄辨,意在去伪存真,是一项极其艰难复杂的工作。佟培基却偏偏选定了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200多年前,清朝康熙帝御定的《全唐诗》中收诗人赵嘏诗共253首,其中有25首分别与中、晚唐诗数十家重出,即同一首诗有两位以上作者,到底是哪位所作,众说纷纭。有一首《汾上宴别》(又作《江上宴别》): 

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 

年来未归客,马上春色暮。 

…… 

关于此诗作者宋代时已有歧义,一说赵嘏所作,一说许浑所写。佟培基经过认真考证一锤定音:作者应为赵嘏。原因十分明了,赵嘏乃山阳(今河南省修武县)人,丘陵起伏的故乡风物与山西汾水地区略相似,故诗的首联曰“云物如故乡,山川知异路”。而许浑是涧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其故乡是江南水乡,与山西景观截然不同。他绝不会跑到山西吟诵“云物如故乡”。佟培基在高压阀门厂当汽车司机时,多次出车到修武、临汾一带装运耐火材料等,镇江他也去过多次。他是个有心人,每到一处,必以司机职业特有的机敏留心观察了解当地山川地貌、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等。以上三处的地形并无大变,佟培基处处留心得来的学问日后竟然在研究唐诗中派上了用场。这一令人信服的论据得到了学界专家们的一致赞同。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