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示范区 > 正文
张湾社区“蝶变记”
9月20日,秋高气爽。走进水稻乡张湾社区,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蜿蜒延伸;“穿衣戴帽”后的农家屋舍依次排开;房屋与道旁的花池相互映衬;干净整洁的道路两边各种花草交错而植……
张湾社区“蝶变记”
来源:开封网-开封日报 作者:王寅龙 田雨 发布时间:2021-09-24 08:53:54

全媒体记者 王寅龙 通讯员 田雨

微信图片_20210923164718(3082671)-20210924084400

在张湾社区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带动下,社区居民纷纷投身义务劳动中。田雨 摄

9月20日,秋高气爽。走进水稻乡张湾社区,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蜿蜒延伸;“穿衣戴帽”后的农家屋舍依次排开;房屋与道旁的花池相互映衬;干净整洁的道路两边各种花草交错而植…… 

秋日清风下,张湾社区优美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将一幅风景秀丽、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 

以前的张湾社区,曾是有名的“脏乱差”。 

2015年以来,张湾社区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在村容村貌等方面持续发力。该社区“两委”成员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热心居民积极行动、全面参与,使社区环境大为改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走出了以环境治理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小厕所”改造出“新生活” 

“以前我家门口的厕所一到夏天到处是苍蝇、蚊子,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异味。现在好了,社区进行户厕改造,农村的厕所也可以像城里的那样干净整洁。”说起改造后的厕所,张湾社区二组居民杨随印连连称赞。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近年来,张湾社区强力推进户厕改造,通过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技术培训、台账建设、现场管理、质量考核等举措,扎实推进居民卫生户厕无害化改造,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16天,张湾社区改建标准化卫生户厕316座。 

张湾社区户厕改造的迅速推行,得益于创新推出“让群众知晓、请群众出题、解群众难题、由群众评判”的“四步走”群众工作法。 

户厕改造开始前,张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史利军、副书记马丽美作为第一责任人,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居民代表及志愿者入户走访,了解居民户厕改造需求和意愿,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使户厕改造工作成为广大居民的自愿行为。 

该社区“两委”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加强指导与监督,确保户厕改造成为居民的放心工程、满意工程。从建设质量、洁具安装及使用维护等方面,层层把关。在施工过程中,各组组长更是深入居民家中实地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做到检查有提升、整改全到位。 

为确保户厕改造工作“有人改、有人管、有效果”,张湾社区建立“建管用”并重、“权责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并通过社区广播、微信群,加强文明如厕、厕所管护、卫生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户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做到地面不见垃圾、便器不见粪渍,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使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小污水”整改出“美环境” 

“看,这水多清啊,这是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出的,没有一点异味。经过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农田用于灌溉。”史利军指着河道自豪地对记者说。 

水稻乡被称为全市的“大水缸”,是全市重要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然而,长期以来社区居民户内厕所粪水、洗浴废水、洗衣废水和厨房废水等“四水”一直无法集中处理,这些生活污水的直排下渗,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整体水环境质量。 

为改变这一状况,水稻乡于2018年投资1200万元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雨污水管网、化粪池、集污池以及污水集中处理站,整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状态,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为了把关系到家家户户的民生小事做好,张湾社区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一社区一策”的思路,统筹编制污水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针对社区地势平稳、路面平坦的特点,采用“管网+集污池+村转运+处理站”的收集模式,因地制宜铺设管道,建造污水处理场站,通过管网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再利用吸污车转运至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大大提升了污水收集效率,减少了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张湾社区顺利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造大型集污池和化粪池两座、污水处理场站两座、铺设污水管道2600余米,实现排水管网全覆盖。 

如今,在位于张湾社区东南角的污水集中处理站可以看到,社区的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变成清澈无害的中水,实现了应收尽收、达标排放。 

“小垃圾”治理出“大民生” 

村落小院垃圾桶摆放有序,卫生文明小标语随处可见,田间地头的垃圾不见踪影,身穿“红马甲”的保洁员穿梭在乡间小道……在张湾社区,随着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一道亮丽的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 

“农村不比城市差,最美家乡是我家。”史利军致力于改善张湾社区人居环境,带给居民更好的生活体验。针对社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2015年至今,张湾社区“两委”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按照“先治脏、后整乱、再添美”的工作步骤,制订了“两步走”改造计划。 

从2015年起,史利军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实施“三无一眼净” (“三无”即无粪堆、无垃圾堆、无杂物堆放,“一眼净”即道路无杂物阻碍视线、阻碍道路畅行)整治。在整治过程中,起初一些居民不理解、不支持,对社区的做法有抵触情绪。 

面对居民的抵触情绪,张湾社区“两委”干部没有气馁,坚持按照目标推进工作。随着道路宽敞了、环境干净了,不满的声音没了,认同的居民逐渐多了,积极参与的居民也多了。经过3年努力,“三无一眼净”顺利完成,张湾社区村庄清洁计划取得明显效果。截至目前,该社区累计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动员1万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清理河道沟渠41公里,清理塘堰5口、清理出积存或散落垃圾37吨,清理散乱丢弃的废弃农膜、农药化肥包装等“白色污染”59吨,清扫道路80余公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小花池”营造“大环境” 

为巩固前期村庄清洁行动的成果,按照“白天看美化、晚上看亮化”的目标,张湾社区“两委”自行设计村道花池,规划在全社区花池种植花草。 

目标定好了,缺少施工费用。该社区就通过“四议两公开”,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热心居民义务为社区砌筑花池。 

在张湾社区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带动下,社区居民纷纷投身义务劳动中。截至目前,该社区6公里的道路两侧栽植了树木和花草两万株,新修花池6000米,实现了家家户户花池统一标准。此外,该社区争取资金安装110余盏路灯;利用环境整治项目资金,新修社区道路1100米、铺设混凝土路面3.3公里、修建道路边沟2800余米、修建侧石800余米。 

在修建花池中,居民自愿将自家房前屋后菜地让出来纳入全社区环境建设中。张湾社区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居民发扬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自愿无偿作为劳动力为花池建设贡献力量,不仅大大节约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预算,也加快了人居环境提升的步伐。 

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张湾社区全面落实责任“三包制”,社区干部包组、居民包门前、党员包街道。干部带领群众投身一线,凝聚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强大合力。目前,张湾社区每户都要包门前环境卫生、包门前综合秩序、包门前屋后绿化,做到环境整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互相监督。 

“小家庭”聚出“大幸福” 

张湾社区街景街道美丽了,社区干部又积极投身到居民各家的“户美”工作中。 

张湾社区通过检查评分,先考核社区干部家中院内物品环境是否整洁卫生,社区小组长每周上报一户党员或居民进行入户检查验收,“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让居民亲身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的变化和好处,提高大家参与“户美”的积极性。同时,张湾社区开展“党员一条街”“团员一条街”“妇女一条街”“民兵一条街”“少先队一条街”竞赛,以点带面,激发广大居民的内生动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如今,数十名保洁“红马甲”志愿者每天穿行在张湾社区的大街小巷,成为一道的亮丽风景线。今年4月,张湾社区代表水稻乡参加示范区人居环境评比,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6月,在全市评比中,该社区又拿到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现在我们社区越来越好,家门口再也不见垃圾堆,再也没有臭烘烘的污水,一刮风再也没有尘土,家家安装水冲式厕所。之前晚上出门看不见路,现在不仅修了路,还安装了路灯和监控。我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比城里人差,张湾让城市人也羡慕。”张湾社区居民自豪地说,“社区一条条经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道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我们迈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