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佟培基: 生前富贵知无分 身后文章可自雄
9月16日13时,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佟培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开封逝世,享年78岁。
佟培基: 生前富贵知无分 身后文章可自雄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邵滢 发布时间:2021-09-22 08:56:47

全媒体记者 邵滢

佟培基先生

佟培基先生书法作品 河南大学文学院供图

9月16日13时,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佟培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开封逝世,享年78岁。辛丑秋雨无声,一代学术名家、唐诗研究领域的大家溘然离去,留下高山背影,让后来者遥想追念。9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佟先生工作40多年的河南大学文学院,走访佟先生的同事和弟子,倾听亲历者的追远之思,缅在者之怀,尽来者之敬。

从司机到博导的传奇人生

佟培基先生1944年出生于河南开封,早年的启蒙教育,多得益于母亲。限于家庭经济条件,佟培基以手抄古诗的形式开始了知识的启蒙,诗歌经典涵化幼年的求知之心,唐音宋调构筑起他对古典传统的想象与认同。此后,佟培基向光绪年间的进士、时任河南文史馆馆员的靳志先生学习诗律、词律和书法,奠定了其诗歌和书法创作的基础。佟培基晚年出版的诗集《萤雪吟草》《论书绝句》,是其诗歌创作的一次结集,于此可以看出他的心志和气象。

佟培基1962年于开封第一高级中学毕业,第二年应征入伍。1968年,佟培基复员,至开封高压阀门厂担任驾驶员。1973年9月,佟培基被调入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任小车班司机。无论在何处工作,闲暇之余,佟培基始终手不释卷,与书形影不离。也正是借工作之便,佟培基接触到大学的丰富藏书和诸多来校讲学的知名学者。每一次请教求学的机会,都让佟培基的学术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上世纪70年代末,佟培基致信北京大学邓广铭教授,讨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时间问题,并指出邓广铭教授所著《稼轩词编年笺注》一书中关于此篇的系年错误。此举获得邓广铭教授的认可和高度赞赏,并鼓励佟培基从事学术研究。后来,二人成为学术挚友。同时,邓广铭也是对佟培基影响最大的学者。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佟培基担任国家重点规划项目《全唐五代诗》主编,著有《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孟浩然诗集笺注》《全唐诗精华》《辛弃疾选集》《全唐诗简编》,创作了《萤雪吟草》《论书绝句》等作品。其中,《孟浩然诗集笺注》曾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二等奖。在《文史》《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高适塞下曲辨伪》《辛弃疾与史正志》《初唐诗重出甄辨》《唐代僧诗重出甄辨》《晚唐诗重出甄辨》《辛弃疾呈叶衡词考辨》《全唐诗工作底本探秘》《近三百年全唐诗整理与研究》等重要学术论文数十篇。其著作嘉惠学林、影响广泛,在唐诗的整理与辨伪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奠定了其在唐诗研究领域的卓越地位,也奠定了河南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发展基础,为中国唐诗文献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河南大学成为河南省首个设立古典文献学博士点的高校,是在佟培基的带领下完成的。佟培基作为博士点的首批牵头导师、专业负责人,书写了从司机到博士生导师的传奇人生。

唐代文学研究的一面旗帜

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宏林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佟培基先生的经历和学术贡献。河南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涌现了一大批唐诗研究的专家学者,前赴后继,推动唐诗文献学的发展与成熟。1964年,河南大学成立全国首家唐诗研究室,先后在李嘉言、于安澜、高文等人的带领下逐步发展壮大。1986年,佟培基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任唐诗研究室主任,开启了唐诗研究的新时代。1994年,佟培基任河南大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始任河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2001年,佟培基获批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3年,佟培基成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批二级教授。2014年3月,佟培基退休。 

在佟培基先生的带领下,河南大学文学院一方面教书育人,为唐诗文献的研究培养大批后备人才;另一方面,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研讨切磋,吸收考古、科研最新成果,革新技术手段,历时二十余年,出版《全唐五代诗(初盛唐卷)》,成为目前收录最全、文本最精的唐诗总集。王宏林教授说:“佟先生就是一面旗帜,因为他,河南大学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唐诗研究高地,先生的学术成就足以垂范后世。”

返璞归真的学术大家

老师在我们的一生中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代代学者不仅传承师道,也传承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能够获得英才而育之,对于老师而言,一方面能够与学生“切磋琢磨”学术、鉴往知来;另一方面,因学术得以传承,对老师也是一种最好的慰藉。 

佟培基所带的第一届博士生杨亮老师说,与佟先生学习期间,得先生恩惠太多。佟培基先生常说:“凡是出手的东西,一定要自己认真多看几遍,不能马虎,因为出手了就再无更改的机会了。”于此可见佟培基治学之谨严。佟培基把物质的追求降到最低,把对学术的追求做到极致,从来不因为个人利益去麻烦任何人。他是一个宁肯自己吃亏也不会让别人吃亏的人。孔子有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些在佟培基先生的身上都能够获得很好的展现。佟培基60岁时曾作诗“行藏用舍自平凡,不履衡门更不衫。阅尽炎凉归淡泊,遍尝甘苦识酸咸。静摹盂鼎铭文字,老署唐诗博导衔。回首少年心事涌,横流沧海挂云帆”。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的心性。 

佟培基先生所带研究生郑慧霞老师说:“我们非常幸运能够成为佟先生的学生。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老一辈学者的低调、内敛、严谨、沉稳,也能感受到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中国文学经典糅合出的英雄情结、人格风范!” 

佟培基先生的博士生丁雪艳老师说,佟先生是个外圆内方的人,他对别人非常和善,对自己的要求却极其严格。从先生身上,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他们那一代学者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佟先生曾作诗“生前富贵知无分,身后文章可自雄”,这是他对自己的期许和自信。 

河南大学2019级古代文学博士生范先立,在高中时代就接触到佟培基先生的《孟浩然诗集笺注》,来到河南大学学习后也多次拜访先生问学。2021级古典文献学博士生燕颖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六七年前刚踏进河南大学时佟培基先生为本科生讲座时的妙语连珠、音容笑貌。两位年轻的学者告诉记者:“我们尊崇佟培基教授的学术成就,更尊崇他丰盈纯真的精神生活。”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