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百姓茶坊 > 正文
秋露之寒
寒露。大多数人只觉得寒露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罢了,除了意味着季节到了深秋,没有别的意思了。但于我,莫说节至寒露,哪怕是听见、看见寒露二字,便立刻生出秋露的凛凛寒意。
秋露之寒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赵凡聚 发布时间:2021-09-13 09:15:18

寒露。大多数人只觉得寒露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罢了,除了意味着季节到了深秋,没有别的意思了。但于我,莫说节至寒露,哪怕是听见、看见寒露二字,便立刻生出秋露的凛凛寒意。

我真正体会到秋露的寒凉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还上着初中。那时还兴集体生产,实行工分制。我父亲是大队小学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只有5块钱。因为有这5块钱的月薪,再加上教学的劳动强度小,对农业生产没有贡献,就不能记全劳力(青壮年男性纯农民)的工分;而妇女的体力不如男子,也不能计全工分。由于父母都不是全劳力,没有全工分,我家的总工分偏少,麦秋两季的粮食分配也比别家少,年年不够吃,是全村有名的缺粮户,“糠菜半年粮”是我家的生活写照。

“穷则思变”。我母亲就想多挣点工分。我爷爷家虽然好过些,但也有继续改善的需求。正好只大我3岁的小姑妈农业中学(那时高中以教农业知识为主,故名)毕业,和二嫂(我母亲)关系特别好,姊妹俩决定承包一块棉花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承包的棉花(籽棉)产量达到了规定的产量,承包者记下半年全工分,超额完成奖励工分。承包了棉田,年底总工分就有希望改变落后局面,多分些秋粮,好熬过春荒。 

种棉花劳动量很大。浸种,打营养钵,剔苗,移栽,无数遍打农药、浇地、打杈、掐顶、捉虫。从种到收,天天忙在地里,没有闲的时候。特别是打农药,大多是剧毒的,高残留、高挥发。脂溶性农药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喷洒农药,人的每个毛孔都张开着,很容易吸收逆风吹到身上的农药,因而中毒的人每年都有,中毒致死者也常有耳闻。可以说,承包棉田多少有点儿不要命的感觉。我至今相信,母亲就差点儿为包棉田失去生命。她的脚被划破感染了,肿得老高,还流脓血,全身发烧。那时候,我和弟弟妹妹都觉得末日将至,惶惶不可终日,所幸终于好了。 

母亲病了,小姑妈一个人独力难支,本门长孙、父母的长子、正上初中的我,当然要打替补、上“前线”了。 

我打替补时已经入秋,棉花管理进入后期,也是最关键的坐果期,即棉花结桃儿(棉铃)的时候,根据相生相克的生态规律,棉铃虫也进入生长发育的极盛期,营养需求旺盛,专吃棉桃儿,吃得多长得快,吃足长肥之后好钻进土里变蛹子。这里棉株高大齐胸,棉叶稠密,农药很难遍洒,棉铃虫就有漏网之鱼。已经钻到棉桃儿里的虫子,更是安然无恙。倘有三四天的工夫,一条细如线头儿、很难发现的小虫子就能长成筷子粗的大虫。这期间,花儿、桃儿通吃,不知多少收成被它糟蹋。喷洒农药效果有限,只好天天人工去捉。人虫大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管理内容。 

学着小姑妈,我腰间系上防露的神器——塑料布,迈进棉田,上了战场。战场立刻给我一个打击。打击并非来自露水的浓重,而是它刺骨的寒凉。原来防露神器只能防住衣裤不被打湿,不能阻挡露水浸湿双脚,它吸附的露水还向下直流,直滴到脚面上、鞋里头,又没有袜子穿,那寒气穿过薄薄的皮肉直侵脚骨。中国有句古话叫:“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从脚腿骨上冲的寒气对全身都有极大的影响。秋露之寒从我的双脚如闪电般传遍周身,刺激之下,连打几个寒噤才稳下神来。走不多远鞋子已然透湿,双脚由寒而疼,按家乡话说,生疼生疼,猫咬一般。40多年过去了,棉田劳作的种种辛苦都淡忘了,唯有这秋后之露,想起来犹觉透骨之寒。 

细想经历秋露之寒的时节,草木犹且繁荣,棉田株高叶密,似乎仅当白露前后。《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思是露既白矣,将化为霜。即将变成寒霜的白露,岂能不寒!而寒露,离化而为霜的时刻更近一步,比白露之露一定更加寒凉。如果不信,就请你在寒露之日的清晨,光着脚,在挂满露珠的草丛里走上一遭看。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