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清代开封的祖孙翰林
​科举时代的翰林是通过层层严格考试选出的。翰林不仅是文化精英、士子楷模,且是高官的后备人才库,受世人尊重。在清代,开封共有35位翰林。其中包括道光二十年(1840年)翰林郑启抡(字通甫)、同治十二年(1873年)翰林郑思贺(字黼门)。他俩是开封郑氏科举家族的主要成员,又是清代开封唯一的祖孙翰林。
清代开封的祖孙翰林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裴元秀 发布时间:2021-07-26 10:13:34

科举时代的翰林是通过层层严格考试选出的。翰林不仅是文化精英、士子楷模,且是高官的后备人才库,受世人尊重。在清代,开封共有35位翰林。其中包括道光二十年(1840年)翰林郑启抡(字通甫)、同治十二年(1873年)翰林郑思贺(字黼门)。他俩是开封郑氏科举家族的主要成员,又是清代开封唯一的祖孙翰林。

继昌,正白旗汉军人。他是光绪三年(1877年)翰林,曾任军机章京、道员,后升湖南按察使,迁江宁布政使,改甘肃布政使,署安徽巡抚。因而,他熟谙清廷及各省政情,了解军机旧闻和官制沿革以及官场的人物故事等。他把耳闻目睹之事记录下来,形成了《行素斋杂记》。该书以“门第清芬”盛赞开封郑氏科举家族。又记郑思贺及其三位兄长郑思赞、郑思贤、郑思贽“先后同举于乡”。所以,他家为“时所健羡”。

郑启抡的上代

郑启抡的上代多是读书人,有人当小官。据郑氏多人朱卷所记,他家的始祖郑钊,字公远,任宋代驸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汉武帝时始置此职,指掌副车之官员。皇帝出行时,皇帝乘坐的车驾为正车,而其他随行的马车均为副车。宋高宗时,郑钊随扈南渡,他家居洞庭东山。经过十七传,至郑洪度。

郑洪度,字量如,贡生,是郑启抡的六世祖。郑洪度妻严氏,注重教育,苦节四十七年,教孙郑祖栋成名。 

郑启抡的太高祖郑茂敬,字尔庄,太学生。 

郑启抡的高祖郑祖栋,字樵谷,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经魁。何谓经魁?乡试考中之人,统称“举人”。第一名举人,又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则称经魁。所以,郑祖栋是以优秀成绩中举的。他先做小官,当从七品的婺源县教谕,再任国子监典籍。 

郑启抡的曾祖郑世璐,字嘉宾,无官职,有著作,写有《拳拳服膺集》《得心应手集》。 

郑启抡的祖父郑象文,字始斋,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戊申科举人。历任陕西泾阳、略阳、南郑县知县和宁羌州知州,是嘉庆六年(1801年)和嘉庆九年(1804年)两科的乡试内帘同考官,署西安府清军同知。 

郑启抡的父亲郑玉峰,字绳庵,有军功,陕西候补县丞。 

郑启抡迁汴 

郑启抡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迁汴,住在辇子街。郑启抡妻朱氏,乃陕西延榆绥兵备道朱绂的孙女、翰林朱文来的长女。他们有三子:孝元、孝彪、孚先。次子早逝,另外两子都是贡生,皆做教育方面的小官。长子任太康县训导,三子任永城县训导。他们官阶虽低,却对教育子孙读书和走科举之路十分有利。 

郑启抡有8个孙子,即孝元的6个儿子:思赞、思贤、思宾、思贺、思赓、思贡,孚先的两子:思贽、思贞。在1864年至1873年的9年中,郑启抡八个孙子中的五人先后中举。具体来说,同治三年(1864年),郑思赞和郑思贤同榜中举。同治九年(1870年),郑思贤中举。同治十二年(1873年),郑思宾和郑思贺同榜中举。此外,郑启抡与其曾孙郑于琮分别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所以,他家有举人七名。在这七名举人中,郑启抡、郑思贺、郑思赞三人先后考中进士,使他家拥有三位进士。郑启抡及郑思贺考中进士后,被钦点翰林。因此,开封郑氏家族是一个拥有七举人、三进士、两翰林之家。 

郑启抡、郑思贺祖孙入选翰林 

《祥符县志》记,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开封仅有郑大诚与薛鸿兆考中进士。该志在郑大诚名下记:“更名郑启抡,官翰林院编修。”这说明,郑启抡的朝考成绩优异,先被钦点翰林,得以在翰林院学习。之后的结业考试成绩仍然优秀,又留在翰林院任职,成为翰林院的官员。据《道光实录》的具体记载,在道光二十年五月,引见新科进士后,“得旨,一甲三名,李承霖、冯桂芬、张百揆,业经授职外。殷寿彭……郑大诚……孙晋墀,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莫以枋……谢重毅,俱著分部学习。邵纶……钟汉章,俱著以内阁中书用。秦金鉴……薛鸿兆……俱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由此可知,当年开封的两名进士因朝考成绩不同,后来仕途各异。郑启抡因朝考成绩优秀,先当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他任翰林院编修之后,很快被提升为国史馆纂修,再升文渊阁校理。而薛鸿兆,因其朝考成绩差,与翰林无缘。所以,皇帝只能命他去做知县。自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咸丰三年(1853年)的10多年间,郑启抡都在翰林院。 

郑启抡之孙郑思贺,字季荣,号黼门。他的做官之路与其祖父大体相同。据《同治实录》卷三百六十六记载,在同治十三年五月,引见新科进士后,“得旨,陆润庠、谭宗浚、黄贻楫,业经授职外。华金寿……郑思贺……赵尔震,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所以,郑思贺同其祖父一样,也是因朝考成绩优秀而获得进入翰林院学习的机会。他在翰林院学习结业之后,又如同其祖父一样任翰林院编修。 

在《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一书中,收入了郑思贺的3份档案,即他37岁、41岁、46岁时的档案。从其官员档案中可知,他是逐步得到升迁的。据他46岁时的档案:“郑思贺,现年四十六岁,系河南祥符县人,原籍江苏吴县。同治十三年中式贡士,改庶吉士。光绪二年,散馆,授职编修。充国史馆协修、纂修。十二年充会试同考官。十七年十二月,补陕西道御史。十九年九月,转掌贵州道御史。二十年十二月,充督理五城街道差。二十二年三月,补工科给事中。捐俸截取记名以繁缺道用。二十三年九月,转礼科掌印给事中。二十七年十一月,选陕西凤邠盐法道。十二月初六日,经吏部带领引见,奉旨,著照例用。” 另据《慈禧轶事》一书中的《郑思贺以口吃被斥》一文,郑思贺得到陕西凤邠道官位时,“欣幸过望”,被召见时十分紧张,一向口吃的他当“太后询以履历”时,他却“期期不能出诸口”,引得慈禧大笑。导引者感到不成体统,便“斥之下”。随后谕旨下达:“郑某奏对颟顸,著以原品休致。” 休致,即退休。就这样,郑思贺退出了官场。他退出官场后,十分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 

郑氏祖孙对开封教育事业的贡献 

离开北京官位以后的郑启抡回到开封教书,培养出一批人才,故《祥符县志》在卷十七《人物》中,为郑启抡立传:“郑启抡,原名大诚,字通甫,世居江苏吴县,少孤。笔橐游豫,遂籍祥符。道光庚子成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协修。咸丰三年归里,主讲彝山书院。性和而介,与物无兢,远显贵,慎取与,好读书,手不释卷,为文清刻坚锐,成就后学极盛。年七十卒。著有《水流云在轩诗文集》。子孝元,太康训导;孝彪,早殁;孚先,永城训导。孙思赞,丙子进士;思贺,御史;思贤、思宾皆举人。” 

郑启抡主讲彝山书院,体现了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贡献。后人高度评价他“成就后学极盛”。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发展于宋代。北宋有著名的四大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在清代的开封,先有大梁书院,后建彝山书院。据史致昌辑《彝山书院志》记载,“省城曩维大梁书院为生童肄业所”。因大梁书院兼收举贡和童生,不利于对两类学员的教学和管理,且易发生史致昌所说的“父兄提携”之弊,即有贡举身份的父兄,有机会在同一书院代子弟考试。这种弊端对培养童生极其不利。所以,开封知府栗毓美在道光八年(1828年)创建了专门培养童生的彝山书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汴城大水,彝山书院圮”。因此,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集资修复,使彝山书院较之前更加宏伟。咸丰三年(1853年),满腹经纶的郑启抡离京回汴。他应邀主讲彝山书院,为开封培养了一批人才。在《清代朱卷集成》中,我们查到开封举人高泽善同治九年(1870年)的一份朱卷,高泽善在朱卷的履历部分交代,郑启抡是其受业师,并在郑启抡名下写:“同邑。道光庚子进士,翰林院编修,前主讲彝山书院。”显然,高泽善认为,他得以中举与其早期在彝山书院受郑启抡的教导密不可分。 

郑思贺追随其祖父的足迹,继续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但是,时代不同,他所关注的家乡教育事业主要表现为倡导建立新式学堂。据《光绪朝上谕档》记载,在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七日记“军机大臣面奉谕旨,本日给事中郑思贺奏请推广学堂月课章程等语,著孙家鼐酌核办理”。这条记载说明,早在任御史期间,郑思贺就关注建立与推广新式学堂的问题。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郑思贺退出官场回到开封,一心扑在开封建立新式学堂的事情上。《开封市志》(综合册)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祥符士绅郑思贺等在开封创办河南第一所私立中学——知新中学堂,校址设在游梁祠内”。到1907年,郑思贺又与河南学务公所议长李时灿以及员绅张嘉谋、阎永仁、李鸿筹等集议筹办女子学堂。次年春,公立中州女学开学,这是河南省新式女子教育的正式开端。 

总之,在不同时期的开封教育事业中,郑氏祖孙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