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古称“商都”,今为“绿城”。1928年3月建市,现辖6区5市1县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来源:开封网-开封日报 作者:魏东柱 发布时间:2021-06-04 06:24:09

全媒体记者 魏东柱

【核心提示】

5月29日,市委书记高建军、市长李湘豫带领开封市考察团到郑州市进行考察。在郑州市期间,高建军、李湘豫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投资促进中心、南裹头广场、惠武浮桥观景点、郑州沿黄生态廊道、商都王城遗址、管城回族区平等街片区、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等,深入了解郑州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郑开同城化、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城市更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情况。

【城市名片】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古称“商都”,今为“绿城”。1928年3月建市,现辖6区5市1县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住人口1035.2万人,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55.2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4.6%。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BY5I0911(2735666)-20210530103959

黄河流域的文明之光,贯穿中华五千年辉煌。“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号角声中,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抬起,隆起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郑州是重心,占天元,据枢纽,一子千钧,满盘皆活;郑州是龙头,首昂起,全身舞,风生水起,气势如虹;郑州是引擎,衔上下,联左右,发动有力,功能强劲。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发展布局,以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等系列行动计划为抓手,促进了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在滚滚时代大潮中,郑州市加快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铺展开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特别是去年以来,郑州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牢记职责使命,强化统筹、精准发力,推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020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2003亿元、同比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9.2亿元、同比增长3%。2021年第一季度,GDP完成2969.8亿元,同比增长18.4%,比2019年同期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3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69.1亿元,同比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4亿元,同比增长17.2%。三次产业结构为0.6∶36∶63.4。

BY5I1156(2735708)-20210530104022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郑东新区北龙湖北岸,碧波蓝天辉映、风光旖旎之处,一座创新人才集中、创新要素集聚的中原科技城在“拔节生长”。中原科技城以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为主体,重点发展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等产业,着力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中原科技城管委会自2020年9月15日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一年起步、三年初具雏形、五年基本成型”的建设目标,突出“四个先行一个加快”,推动土地报批、规划深化、招商引资、人才服务体系构建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对接复星国际、深兰科技等重大项目160余个,成功签约上汽集团、复星集团、恒力集团等领军项目95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初步形成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信创科技等四大产业集群。同时,借势“郑州人才计划”,正式发布《郑东新区支持中原科技城人才发展“龙腾十条”》,在全省率先上线人才引进“一件事”“英才汇”平台,全面启动数字豫才培训计划,出资设立50亿元规模的郑州中原科技城产业引导基金,创新推行“拎包入住、拎包办公”“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服务新模式,建成开跑国内首个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应用智能公交——中原科技城自动驾驶1号线,全省首发智能微公交、自动驾驶乘用车上线运行,中原科技城国际化人工智能科技园、海康威视郑州科技园、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园等项目先后开工,蓬勃发展态势加速形成。 

郑州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打造国家极具活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按照“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总体布局,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让科技创新成为郑州的最强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保障供应链安全提升到战略高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强化产业数字化赋能,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工业投资增长20.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2.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38.8%、提高8.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33.3%、提高6.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比重降至26.2%、降低0.4个百分点。战略支撑更加突出,紫光、浪潮、中软国际等重大项目落地,富泰华5G手机精密机构件、奥克斯智能家用空调生产基地等230个项目开工,华锐光电等215个项目投产。 

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迅猛。2020年以来,设立20亿元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软通动力、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和中科院过程所等科研机构顺利入驻。总投资846.7亿元的79个新基建重点项目开建,新华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鲲鹏生态软件小镇初具规模。5G基站实现市区、县城全覆盖。城市大脑一、二期建成投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14个领域118个应用场景上线运行,郑州市成为全国场景应用最多的数字化运营城市。

BY5I0909(2735702)-20210530104019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居天地之中而为文化肇始之地,看黄河文化中原文脉独领风骚。 

郑州市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着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遵循“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总要求,坚持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绿色发展,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建设具有黄河鲜明特征的特大城市。 

加快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把保障黄河安澜摆在突出位置,将治河、惠民和滩区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研究推进黄河郑州段刚性护岸工程,解决好滩区居民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和滩地生态修复工程,形成堤内绿网、堤外绿廊、城市绿芯的“山水河林路”一体区域生态格局。依托黄河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休闲生态系统,形成“水、滩、林、草、文化、产业”有机融合的城市沿河风貌,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让沿黄区域成为慢生活、微度假理想目的地。 

加快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建设。按照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主地标城市战略布局,围绕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故事,加快建设黄河文化带,高水平规划建设黄河流域国际旅游门户。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郑州)黄河合唱周等活动为串联,办好“黄河文化月”,推出沿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提升黄河文化全球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廊道两侧绿意盎然,大河风光一览无余。郑州市沿黄生态廊道西起惠济区江山路以西200米(千里黄河大堤南侧起点处),东至与开封市交界处,北至黄河大堤以北100米,南到黄河大堤以南500米,全长76.5公里,区域面积46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两脉、三带、四区、多节点”。“两脉”是黄河大堤生态廊道、S312生态廊道;“三带”是堤北亲水观河风光带、淤背堤生态休闲体验带、延展区森林生态屏障带;“四区”是依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与中牟县行政区形成的四个不同特点生态景观区;“多节点”是结合道路交叉口、人文历史遗址、休闲广场、服务驿站等,打造不同层次、规模的生态景观、文化展示、休闲服务等景观节点。郑州市沿黄生态廊道主要包括“六项工程”:堤北亲水观河生态保护工程、黄河大堤多彩林荫大道工程、淤背堤生态休闲体验带工程、S312生态廊道工程、延展区防护林提升工程、生态景观节点和黄河文化体验工程。

BY5I1202(2735726)-20210530104030

高质量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郑州和开封两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历史同脉、产业互补,具有得天独厚的一体化发展优势。2005年,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的重大决策,提出率先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这也是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10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开封两市携手共进、相向而行,走出了一条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协同、生态共建、服务共享的一体化发展路子。经过郑州、开封两市多方面协调,尤其是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两市“五同城一共享”基本实现,“533”工程推进有力,两市呈现出要素聚集、内外联动、合作共赢、加速崛起的良好态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大格局中深入理解把握推进郑开同城化的重大意义。加强郑开之间的联系,推进同城化工作,历届省委、省政府,历届郑州、开封两市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做好郑开同城化工作,这不仅是开封干部群众的心声,也是郑州干部群众的心声,还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郑州与开封在历史上有着深厚渊源,当前郑州与开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希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郑州、开封两市加强联系、相互借鉴,更加坚定共同推进郑开同城化的决心和信心,把两市工作和郑开同城化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提升区域经济整体能级和效率,实现共生共享共荣。 

两市领导在考察交流活动中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凝聚郑州、开封合力,共同推进郑开同城化工作,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前,两市围绕规划共绘、防洪共抓、生态共保、交通共联、产业共建、文化共兴、服务共享进行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郑开交通一体化互联互通、生态一体化共保共建、公共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产业一体化协力协作、国土空间规划一体化协调协同,完善规划衔接机制、工作推进机制、政策协调机制,大力谋划推进郑开同城化10件实事,推动郑开同城化在新起点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地造福两市人民群众。

BY5I1145(2735696)-20210530104016

制定2035年“两化五强”远景目标抓实“十四五”发展“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

进入新发展阶段,郑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制定了2035年“两化五强”远景目标,抓实“十四五”发展“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 

“两化五强”远景目标中的“两化”即: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国内城市第一方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国内大循环节点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联结点地位和作用充分显现,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先行区。“五强”即:创新强,成为全省创新策源地、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强,成为辐射全国、链接世界、服务全球的国际综合枢纽;生态强,基本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郑州;文旅强,成为古今相映生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独特魅力的黄河流域国际旅游门户,建成具有黄河流域鲜明特征的文旅强市;法治强,法治郑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一”就是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二”就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引领发展;“三”就是把牢省委、省政府赋予“三个在”努力方向,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立起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战略联结点强起来;“四”就是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门户、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五”就是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空间结构优化形成新布局、中心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水平、市域治理能力得到新增强。 

“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谈起郑州市城市更新工作,管城回族区平等街示范片区居民由衷称赞。雨污水管网优化,强弱电入地,道路铺设,立面改造,公厕提档升级,绿化游园及休闲凉亭高标准建设,花架、休闲座椅、分类垃圾箱等配套设施,让平等街一下子变了模样。平等街示范片区涉及21个楼院,面积20.53万平方米,居民2934户。针对平等街示范片区独立楼院较多、条件参差不齐、基础设施老化等实际情况,片区改造提升主要突出“一轴三节点四提升”。“一轴”就是以平等街为中心轴,将沿街U型面、居民楼楼体进行统一布局、统一设计、统一整治,达到“路院共治”效果。“三节点”就是在设计中设立了三个代表性项目,分别是养老服务中心、文化游园、休闲景观小屋,分布在整改片区的一些关键位置,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效果。“四提升”,就是空间布局提升、服务功能提升、经济业态提升、文化底蕴提升。这是郑州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个生动剪影。 

展望未来,风华“郑”茂展宏图。郑州市将树牢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为基础,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为中原出彩、中部崛起、黄河战略实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图片均为全媒体记者 刘睿恒 摄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