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开封旅游 > 正文
【研学开封 知行中国·古都少年游】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州桥明月一眼千年
州桥及汴河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自2020年10月启动以来,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标本,为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州桥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也为我们印证中华文明辉煌时代打开了一扇窗。
【研学开封 知行中国·古都少年游】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州桥明月一眼千年
来源:开封网-开封日报 作者:岳蔚敏 发布时间:2021-06-02 08:31:24

全媒体记者 岳蔚敏 实习生 母家琪 朱香岩

州桥及汴河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自2020年10月启动以来,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标本,为我们进一步全面认识州桥提供了新的考古依据,也为我们印证中华文明辉煌时代打开了一扇窗。

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按照“边发掘、边保护、边建设、边展示”的发展思路,2020年10月1日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正式启动,全新构建出以文物探挖为核心、学术交流为基础、观览探玩变产业的全新文化研学产业模式。 

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坐落在州桥及汴河遗址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390平方米,其中1号研学教室108平方米、2号研学教室平方米。基地启动以来已服务社会各界人士上万余人次,得到了一致好评。在这里,市民游客不仅能从老师和相关视频的讲解中详细了解州桥及汴河遗址,还能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近距离感受到考古的魅力,体会在地下沉眠千年的文物灵魂复苏那一刻的心潮澎湃。 

“趣”州桥与时空对话 

一条古汴河,半部汴梁史。千年中轴线未变更的宋都古城,在历史洪流的洗刷下,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5月18日,正值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州桥及汴河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依然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考古队员对发掘出来的砖石结构的拱形桥——“州桥”欣喜不已。此拱形桥南北长17米,东西宽30米。目前,考古队员正在清理桥面淤积层,同时对挖掘出来的文物进行登记造册以及整理修复。 

想要读懂开封、读懂八朝历史,了解州桥及汴河遗址是第一步。 

汴河是流经开封的一条古老水系,古称汳水,流经浚仪县(开封)北,战国时期魏惠王开凿鸿沟,水行大梁。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水灌大梁,水出浚仪县南。汉晋南北朝时,改汳为汴,汴河由此而来。隋大业元年开凿大运河,利用汴河改通济渠,连通黄河、淮河水系。唐宋时期,汴河更是连接东西二京的重要漕运河道,特别是北宋时期,汴河堪称京师生命线,百万军民仰饱于汴。 

州桥是跨越汴河的一座重要桥梁,始建于唐建中年间。五代北宋时期,州桥位于天街与汴河之上,又名天汉桥、天津桥。站在桥上,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中间是天街,处于全城的正中心,其建筑也最为华丽气魄,“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 

千百年来,州桥有无尽的故事待与人言。州桥所包含的运河文化、都城文化都与黄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关于汴河、州桥的文字记载、诗词歌赋和典故传说卷帙浩繁:“州桥明月”“隋堤杨柳”“相国霜钟”“汴水秋声”等风物景观集中于此,无不沉淀了开封和中原人民浓浓的乡愁,寄托着人们深沉的家国情怀。 

当我们站在州桥和汴河遗址上,遥望那千余年来形成的文化遗址层,清晰的历史标线就像历史的年轮,昭示着城与河非凡的生命历程。州桥早已不仅仅只是一座桥,她是古都开封的精神标识,是一代又一代开封人镌刻进生命的情怀与向往,更是如今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也决定了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尤其是在大力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讲好运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封必须多一分责任和担当。 

“模拟考古”盲盒体验 

传承黄河文明,解密地下开封。为了还原考古的体验,收获意外的惊喜。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示范基地将开封特有的文物层土质作为元素,把大批“仿古”宝物(青铜器、玉石、首饰、钱币等)混入其中,制成独立的“考古现场”,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感受到发现历史的瞬间。 

打开盲盒,捧着圆滚滚的土坯,单是这沉甸甸的重量,就足以让你脱离现代都市的喧嚣;单是这略带粗糙的触感,就足以让你忘掉急管繁弦的浮躁。它长得朴拙,其貌不扬,但这个笨重的小东西却能给你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在好奇中,望向北宋,一眼千年。 

把耳朵贴近发白的土坯,轻轻敲打,展开想象,闭上双眼,静静聆听,或许就能听到州桥下汴河哗哗的水声、桥面上市民匆匆的脚步,能听到街道旁小贩们抑扬顿挫的叫卖声、勾栏里歌女响遏行云的演唱,或许还有梅尧臣“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的吟咏,王安石“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的叹息。 

除了来自文物层的土坯以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精致的“洛阳铲”。别看它长得不大,在考古工作中,它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洛阳铲”其实是产自洛阳的一种凹形探铲,特别适合考古钻探,这个外表并不引人注目的铲子,曾经在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它既是中国考古勘探工作的标配,又是一个世界性文化符号。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就曾赠送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我们不是专业的考古工作者,也不用拿“洛阳铲”辨别土质。但在体验过程中,有了这个秘密武器的加持,就能生出几分“一铲在手,天下我有”的自信和胆气。 

听完地下开封的回声,估完考古神铲的身价,让我们收拾思绪,开启真正的考古体验之旅。拿起“洛阳铲”一铲一铲探挖开封“城摞城”的土质,再细细地扫去浮尘,没错,你就会刨出一块开封地下古城未知的“宝物”!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锻炼着小小考古学家们的耐心;每一个倔强的眼神,都记录着我们对历史的敬畏。或许你会急得满头大汗,或许你会累得双手僵硬,或许你在全神贯注中摸了满头满脸的土,或许你在一心一意里弄脏了新买的衣服,但不要担心,因为你手执“洛阳铲”时的每一滴汗水,都凝结了真正的考古学家一般的专注。 

完成挖掘工作后,拿起亲自挖掘出的小文物,你感受到的,会是一种沉积了上千年的温度。州桥研学之旅,带你访问遗址,带你探秘盲盒,从参观到体验,亲身领略州桥文化,感悟古城变迁。让我们相约州桥,与文物面对面,来一场与历史的浪漫约会!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