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开封美味五香豆沫
通过卖豆沫,我报答了老人的恩情;通过卖豆沫,我了解到许多民间疾苦。我就是个‘豆沫县令’。”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碗开封五香豆沫,还看到它所涵盖的开封历史和饮食文化。黄河水所孕育的开封故事精彩纷呈,“豆沫县令”便是其中一则。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特别是能够彰显这座城市特色的百姓口味,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乡愁。
开封美味五香豆沫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汴浚 发布时间:2021-04-26 09:49:07

和开封老味胡辣汤相比,开封的五香豆沫在早餐汤食中属于好喝、味道平和的那种,而且老少皆宜,经济、实惠。常常有人把豆沫、胡辣汤各半混合在一碗中喝,开封人称为“两掺儿”,辣、香俱全,别有一种风味。

做豆沫的主要原料是小米、黄豆、芝麻及花生。开封地处中原,温度适宜农作物生长,小米、黄豆、芝麻及花生的种植非常普遍且质量上乘,这为豆沫的制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开封五香豆沫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开封某大型市场内有一处名为“老字号五香豆沫”的店铺,天天食客盈门。据50多岁的老板讲,他所知道的到其本人为止这家店已经是第五代在经营了。据老一代的老喝家儿所介绍的坊间口碑,明朝开封周王府时期,这家的五香豆沫便已经有了名气,是货真价实的老字号。光阴如梭、继往开来,传统的开封五香豆沫还是那种好喝、平和的味道,令人回味。

在开封五香豆沫的制作过程中,磨小米和黄豆是关键:先要把小米和黄豆用清水浸泡透彻,使用石磨磨浆效果好。这一步骤当然费功费时,因此相当一部分卖豆沫者直接用小米面加一定比例的黄豆面调制成豆沫。这样做虽然省了事儿,但做成的豆沫味道远不能和石磨磨的小米和黄豆制成的豆沫相比较。就如同调兑的白酒无法同酿造的白酒相媲美一样,味道不在一个档次上。开封的食客大多是回头客,你家的豆沫是直接用小米面制作的,经常喝豆沫的一下嘴就能喝出来——拜拜吧,下次就不来你家喝了。 

很久以来,开封城圈里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老府门的豆沫——县(现)盛。”老府门是过去祥符县县衙附近十字路口一带的通称。这里居住着一个卖豆沫的张老汉,穷得一辈子也没有讨上媳妇。他每天起早摸黑烧好一锅豆沫,不论风雨阴晴,不分春夏秋冬,天不亮就挑担上街叫卖,因为他做的豆沫好喝,特别受到开封人的欢迎。一天,他卖完豆沫正在刷锅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眼巴巴地盯着刷锅水直咽口水,看来是饿坏了。一打听,原来这孩子叫刘志诚,父亲是个有学问的穷秀才。不幸的是,刘志诚的父母因为染瘟疫相继去世,剩下刘志诚孤苦伶仃,生活非常艰难。张老汉了解了刘志诚的这些情况后对他非常同情,第二天特意留了两碗豆沫给刘志诚送去,刘志诚感动得流着泪说:“我爹给我留下一屋子书,我也不舍得卖,我拿啥给您豆沫钱呢?”张老汉说:“好孩子要有志气,我小时候也想识文断字,可家里穷,只能暗中伤心。你家里这些书可是宝贝,千万不能糟蹋,往后好吃好喝我没有,豆沫管你喝个肚圆。我看你慧眼不浅,你要一心一意好好读书,将来功成名就了为父母争口气!”刘志诚从此发奋读书,十年如一日,大比之年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后又被派回老家当了祥符县令。 

刘志诚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探望张老汉,他要用八抬大轿接张老汉进衙享福。张老汉笑道:“我可不是行得春风就盼夏雨的人,只要你当个清官,为老百姓说话办事,就算对得起我了。”刘志诚热泪盈眶跪下双膝说:“没有您老人家,就没有我的今天。以后您就不要再卖豆沫了,我为您养老送终。”张老汉连连作揖道:“你就饶了我吧,我生就的劳碌命,一辈子做豆沫,不干活就生病。再说,乡亲们喝惯了我的豆沫,我要是不卖,大伙儿总觉得缺点啥,我也不自在。”于是张老汉照旧卖豆沫,刘志诚天不亮就来当助手,卖完后一个挑着空担回家,一个打道回衙。食客们都不知道他是父母官,还以为张老汉添了个新伙计呢。刘志诚是个有心人,他在帮忙的时候常听一些要去打官司的人聊自己官司的事,他便套问他们底细,由此把官司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刘志诚因此落了个“官清如镜、断案如神”的美名。谁也没有想到堂上的大老爷竟是盛豆沫的小伙子。几年后张老汉病故,刘志诚披麻戴孝为他送葬,一时轰动全开封,人们这才知道原来张老汉的小伙计竟是县太爷。于是“老府门的豆沫——县(现)盛”便流传开来,意思是老府门的豆沫是县太爷给盛的,要打官司现成得很!此事传播开来,一些同僚讥笑刘志诚有失官体,但他理直气壮地说:“是张老爹的豆沫养活了我,卖豆沫有什么丢人的!通过卖豆沫,我报答了老人的恩情;通过卖豆沫,我了解到许多民间疾苦。我就是个‘豆沫县令’。”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碗开封五香豆沫,还看到它所涵盖的开封历史和饮食文化。黄河水所孕育的开封故事精彩纷呈,“豆沫县令”便是其中一则。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特别是能够彰显这座城市特色的百姓口味,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乡愁。开封五香豆沫,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汤食,也是凝结古都开封民风民俗民情的一块活化石。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