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另一个视角看《清明上河图》
记者了解到,《清明上河图面面观》一书分别从15个不同的观察面,解读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流传变迁、文化和艺术价值等。在该书中,余辉拿出一个章节篇幅,比较了宋、明、清3幅《清明上河图》,从中为读者解读不同时代、不同的画作风格与内容。
另一个视角看《清明上河图》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原主任、《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会长、《汴梁晚报》文化顾问余辉出版新书《清明上河图面面观》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张苗苗 发布时间:2021-04-14 08:41:55

全媒体记者 张苗苗

4月11日下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原主任、《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会长、《汴梁晚报》文化顾问余辉在龙亭公园午朝门广场东侧960老舍茶馆后多媒体厅举办了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清明上河图面面观》分享暨捐赠仪式。记者了解到,这本书集余辉多年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揭开《清明上河图》暗藏的秘密。同时,他也将带读者轻松读懂《清明上河图》,全方位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流传变迁、工艺价值及那些隐藏在画中场景中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414084038

网络图片

01 名画暗藏玄机

一提《清明上河图》,大家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宋代张择端的那幅长卷作品。这幅国宝级文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为揭开《清明上河图》的神秘面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原主任、《清明上河图》研究会会长、《汴梁晚报》文化顾问余辉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探知画史真相。

据悉,2005年,余辉承办了《清明上河图》暨宋代风俗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展览。2011年策划出版论文集《清明上河图新论》,分别在2005年、2012年协调《清明上河图》在香港艺术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成功展出。他还先后于2013年、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之《文明之旅》揭秘《清明上河图》及发现其姊妹卷的过程。

除此之外,余辉还做了大量扎实的理论研究工作。2015年,他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隐忧与曲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解码录》和普及读本《清明上河图导览》,2016年他发现《清明上河图》的姊妹卷《西湖争标图》元人摹本,并发表论文。目前,他在《故宫博物院院刊》《艺术史研究》《艺术与科学》等刊物发表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20余篇。

最近,他在故宫出版社出版专著《清明上河图面面观》解答这一系列疑问,诸如:《清明河图》是完整的吗?它有姊妹篇吗?这张名画到底在画什么?到底是“太平盛世”,还是“触目惊心”?它又是怎样一步步流传至今的?

微信图片_20210414084042

网络图片

02 宋、明、清三个版本大PK

记者了解到,《清明上河图面面观》一书分别从15个不同的观察面,解读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流传变迁、文化和艺术价值等。在该书中,余辉拿出一个章节篇幅,比较了宋、明、清3幅《清明上河图》,从中为读者解读不同时代、不同的画作风格与内容。

余辉先生表示,张择端的本子简称宋版本,明末仇英款的苏州片简称明版本,清代乾隆年间初期陈枚等5个宫廷画家合作的本子简称清院版本,后两本分别是以明清苏州的生活为创作素材。 

在比较这3幅较为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时,余辉分析,首先从色彩上看,每幅画作的基调在用色中有所铺垫和体现。如张择端的设色很少,明清本子则是青绿设色,画得也比张择端的本子长,色彩气氛要热烈得多。宋本一开头就没有春暖花开的喜悦,出现了一支使人感到荒疏、寒寂的送炭驴队,900年前开封的清明节比现在要冷得多,开封城里还需要取暖的火炭。几个缩瑟的策蹇老者可能是去扫墓,整个基调是比较灰暗和忧郁,只有踏青归来的富家队伍喜庆一些。比较一下明清的本子,很是热闹。明本开卷就是画结婚娶亲时的情景,清院本结婚的铺张场面,吹吹打打,更是气派。 

余辉指出,宋版本在描绘社会风貌方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特别是表现下层百姓各种艰苦的劳动生活,如在河道里摇着大橹的船工、修车的工匠等。明版本就不一样了,它绘于明末,明代万历皇帝都不理朝政了,忙碌于玩乐之中。明代后期整个社会从上层官僚到富足的百姓,有很多人都沉浸在颓废的生活中。画上的老百姓看不出有多艰辛,老百姓大多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而在清院版本里,整个街上很干净,做买卖的很多,但没有占道经营的现象,画家表现了社会安定富足和健康祥和的社会面貌。 

另外,余辉还表示,从表现客观社会的深度而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思想性是最深刻的,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艺术水平最高的风俗画。

微信图片_20210414084047

网络图片

03 画中蕴含“三问”

“张择端用整卷的篇幅,把社会危机和痼疾展示出来。到最后,他又连问了3个问题:问病、问命、问道。”余辉指出,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的问病出现在这样一个画面里:在画作结尾的地方,两个妇人带着孩子,到一个名为“赵太丞家”的医铺来求医,一定是这两个妇人的老公头一天对饮后大醉,在家里闹得狼狈不堪,铺里的老太太正在安慰她们,等老太医接诊。这家医铺治的是什么病呢?画家非常幽默地在大牌匾上写着“专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还有专门治“五劳七伤”的,原来这个医铺是专门治喝酒喝伤的人,如胃病、五脏喝伤的。画家在这个地方表达了希望医治“酒病”的良好愿望。 

余辉表示,在医铺对面,画家画了一个算命铺,外面挂了一个“解”字招牌,四周围了一群算命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开封城算命是最兴盛的,清明节过后的两个星期,就是每三年一次的进士考试。士子们在考前都要找算命先生去算一卦。难怪这里有一群穿戴差不多、模样年纪也相当的人,虔诚地围着一个算命的老者,算命的老者拿着扇子,扬着头,在挨个儿说着什么。画家在结尾处画了这个问命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未来社会的担忧,不知大宋之茫茫前程。就此,张择端也提出了问命这一问题。 

在余辉看来,在医铺旁的官宅门口,一个乡下男子要进城省亲,手里拿着点心匣子,可是他迷路了,不知道该怎么走,正在向官宅的守门人打探去路,守门人在指点他该怎么走。这里,画家也表达了他希望能够有一条救治国家的道路,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患,这就是张择端提出的问道。 

“这合起来,就是‘三问’。《清明上河图》在结束时,画家像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一样,谱下了最后一个休止符,他的忧患、他的期待、他的迷茫,尽在其中,这就是这幅长卷深含的真正秘密。”在余辉看来,《清明上河图》不是一幅简简单单的风俗画,而是那个时代像张择端这样有儒家情怀的画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范本。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