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文化新闻 > 正文
【网络中国节•清明】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祭祀拜扫知感恩 踏青郊游承民俗
“清明”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如《管子》记载“清明发禁”。但是清明节作为正式节日,是在汉代以后,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孝经纬》(卷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三月节。
【网络中国节•清明】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祭祀拜扫知感恩 踏青郊游承民俗
来源:​开封网 作者:郜冬萍 发布时间:2021-03-29 08:12:58

“清明”一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如《管子》记载“清明发禁”。但是清明节作为正式节日,是在汉代以后,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孝经纬》(卷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三月节。万物至此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成为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大节日,是中国古代民众对自然的认识和中国古代历史积淀结合的结果,是中国人生活智慧的宝贵结晶。

微信图片_20210329090934

清明节又叫祭祖节、踏青节等,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重要节日活动。墓祭始于秦朝,到宋代已定型,成为宋人民间生活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这个记载中没有说扫墓的目的和具体意识,吴自牧《梦粱录》对此有记载:“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扫墓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思念之情和敬仰之心。《通礼·家礼》对供品和仪式有具体规定,祭品包括:水果六种,菜蔬、腌肉和肉鱼馒头糕各一盒,羹饭一碗,肝一串,肉两串,玄酒、酒各一瓶。具体仪式有:穿素服,带祭品,到墓前,先绕墓地三圈,拔掉草棘,打扫墓地。然后铺好席子,摆开供品。此后向墓所拜四拜,即“参神”“降神”。上香、进酒,再拜两次。接下来是“三献”,即三次进酒墓前,读祭文,与祭的人在墓前与神共食。最后是行礼辞神。这些仪式和祭品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尽管在具体的供品数量、类别和仪式的细节上有差别,但基本上是按照这些程序祭拜祖先的。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踏青郊游也是其组成部分。踏青郊游,早在唐宋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还有荡秋千、拔河、放风筝、插柳等。宋代每遇到寒食节、清明节,市民常常倾城而出,“贵家士庶,奉寺烧香,贫者酌水献花”,汴京“四野如市,士庶阗塞”。《东京梦华录》对汴京清明娱乐踏青情境记载详细:“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餖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踏青习俗之所以流传千古,与人们祈求吉祥、健身益寿、追求娱乐的天性有关。

清明节还有插柳戴柳习俗。从源头看,与寒食禁烟有关,介子推抱柳树而死,晋文公招子推之魂,令各家插柳禁烟火。从清明节为“冥节”的属性看,其与祭祖有关,人们在这一天戴柳扫墓,告慰祖先,故民间有不戴柳变猪狗的说法。因为不戴柳是不祭祖,也就是不孝,是畜生。从踏青节仪看,将青色插于家、戴在头,就等于踏青了。

微信图片_20210329090956

二   

清明节的祭祖扫墓、踏青郊游不仅在典籍、民间习俗中见到,在历代文人的诗文中也多有反映。 

人们耳熟能详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传达了旅人对亲朋好友的无尽思念。于濆的《寒食》:“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这首诗书写了人们无法传达对先祖的思念而痛苦不堪。王建的《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这首诗写了两种祭扫方式:一是留在故乡家的人,除老人看守门户之外,倾家而出,或乘车或步行来到自家坟地,烧纸培土。这类祭扫方式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到现在。另一类是漂泊在外的旅人,清明节这天,偕全家来到水溪旁,望乡而拜,或许是希望流淌的溪水,把异乡游子的无限哀思带回自己的家园吧!在开封,这一类祭祀方式传承至今,表现为人们会在晚上到十字路口烧纸钱,把自己对先人的哀思表达出来。但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等工作的开展,这一现象在市内几乎不见了,而网络祭祀的兴起,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尤其是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纷纷推出“云”祭祀平台,引导民众采用线上方式祭祀先人、祭奠英烈,让祭祀更加方便快捷、文明安全且绿色环保。 

关于踏青出游,宋诗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数流莺。”宋诗人张先也曾写“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诗中吟唱的是清明节到西湖风光胜地踏青的情景,不仅游人络绎不绝,妇女乘车春游采集花草,而且到了日暮还不思归家。 

微信图片_20210329090940

三 

新时代的清明节被赋予特别的文化意义,扫墓、踏青等习俗中意涵了“我”的生命意义,“我”与自然、“我”与祖先、“我”与国家等,这些关系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呵护与尊重,以及个体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清明文化传统在民众的记忆和实践选择下进行新的塑造与再构,这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期待有关。清明节的文化记忆与民众生活情感的选择、传递等都是基于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并从不同层次凝聚起群体间的情感联结。清明节的文化传统在延续,新的时代生活赋予清明节的再生性资源也在不断建构,这种建构不仅是民众生活社会文化的再建构,也是不同区域之间、民族之间感情交流的时代性表达。 

如今,全国许多地方都举行清明文化节,开封自2009年始,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了12届,且常办常新,一年比一年厚重,一年比一年精彩。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以踏春大巡游等系列群众性文化为主题,融入祭祀、颁新火、赠柳、蹴鞠、秋千等文化元素,实现了千年民俗的创新传承。为让清明文化成为活着的传统,让传统民俗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以新的方式进行了实践,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时代因素与内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在线上举办清明文化节,实现“云”传播、“云”呈现,以特别的方式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和无限生机活力,以此延传、唤醒和强化清明节的生活意识、感恩意识和家园观念,重视民众的家国情怀,让中华儿女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郜冬萍,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学、民俗学。

策划:郭召华
执行:凌小月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