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1° > 正文
一部有深度的现实题材力作 ——专家学者眼中的《千顷澄碧的时代》
《千顷澄碧的时代》日前在全国公映,影片不仅描绘了新时代中国农村奔小康的美好画卷,更深情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一线的人物群像。
一部有深度的现实题材力作 ——专家学者眼中的《千顷澄碧的时代》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康冀楠 发布时间:2021-03-23 08:13:27

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千顷澄碧的时代》日前在全国公映,影片不仅描绘了新时代中国农村奔小康的美好画卷,更深情呈现了中国脱贫攻坚一线的人物群像。

用光影讴歌伟大时代,以涓滴之力浇灌文艺之花。“这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时代报告电影’。”“影片通过对脱贫攻坚一线人物群像的真实描写,回答了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脱贫。”“该片用全球视野讲述了中国故事,用现实手法塑造了时代群像,用诗化风格绘就了历史长卷。”这部凝聚着中国电影人智慧和汗水的鸿篇巨制公映以来引发了强烈反响,专家学者更是赞誉不断。

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定档2月26日 聚焦兰考讲述中国扶贫故事_1614079415039

生动讲述脱贫攻坚一线的故事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全面小康题材重点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在全国院线正式公映。影片以兰考县脱贫攻坚战为原型,把兰考县作为主要取材地和拍摄地,以“双雄人物+金融扶贫”为主线,塑造中国脱贫攻坚一线的人物群像,描绘了一幅“扶贫奔小康长卷”。 

《千顷澄碧的时代》由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领衔出品,宁敬武导演,李东学、宋佳伦、苏丽主演。从剧本完成到影片摄制,得到了国家电影局、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和宣传教育中心的关心与指导以及河南省委宣传部、兰考县委的大力支持。这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影片中多次出现大片郁郁葱葱的焦桐林,如“千顷澄碧”。看到焦桐,人们必然想到好干部焦裕禄。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除“三害”,不惜献上生命去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上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刊发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兰考成为每个人心中特别的地标。上世纪90年代,由艺术家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让无数观众为人民的好书记落泪。这次,《千顷澄碧的时代》剧组深入兰考县,继续用真情书写焦裕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 

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创作部主任、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总监制唐科介绍,影片创作历时4年,越走近兰考、接触这个题材,就越能感受到它独特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千顷澄碧的时代》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最真挚质朴的表演,将脱贫攻坚一线的故事展现给观众。

downLoad-20200427163830

资料图

一部成功的“时代报告电影”

从兰考出发,放眼河山,千顷澄碧。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中国电影人也投身其中,以涓滴之力将文艺之花浇灌得枝繁叶茂,用光影讴歌伟大时代。 

与30年前的《焦裕禄》相比,《千顷澄碧的时代》作为全面小康题材重点影片,立足于新时代的兰考,力图在传统主旋律电影模式上,用现代电影的真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展现脱贫攻坚战中干部群众的热血奉献。 

在与全国观众见面前,有关部门特意举办了《千顷澄碧的时代》观影座谈会。主创、专家、媒体代表从不同角度对影片进行了解读。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芦靖生这位热血青年,从一开始的郁郁寡欢甚至萌生逃走念头,到带领乡亲大干苦干摆脱贫困;范中州这位老扶贫干部,在妻儿弃他而去、饱受痛苦煎熬之后,依然坚守在脱贫一线;韩素云在父亲过世时,强忍悲痛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大雪之夜,菌菇大棚被压塌,乡亲们不顾安危抢救蘑菇……一个个人物深入人心,一幕幕场景刻骨铭心,一个个故事令人动容,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人人把“小我”融入“大我”,以“涓滴之力”托起了责任使命、汇聚成“千顷澄碧”。 

“涓滴之水可以汇成江河,民族和国家往前发展的车轮,有我们每个人推动的力量。”首映礼上,李东学、宋佳伦、苏丽饱含深情演讲《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最后一句,该影片也取题于此,寓意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战役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看来,《千顷澄碧的时代》既有对真人真事的描写,又有现实主义的类型化创作,更有对脱贫攻坚全过程体系化的展现,是一部成功的“时代报告电影”。 

“格局大、信息量大。”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该片不仅讲述了中国扶贫故事,更贴合了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主题,同时也有对主旋律题材的创新诠释。 

出品人曹寅表示,《千顷澄碧的时代》通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创作方式,深刻反映中国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壮举。

D01P3870(1647338)-20210323080727

全媒体记者 李克君 摄

用诗化风格绘就历史长卷

这部影片的初衷是什么?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影片总策划赵德润不假思索地回答:“一是焦裕禄精神永不过时,二是弘扬焦裕禄精神要与时俱进。希望通过影片向全世界讲好从‘精神高地’到‘经济高地’的‘兰考实践’,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 

窥一斑可知全豹,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通过兰考县这样一个窗口,让世界看到了精彩的中国故事。“作品选材特别具有代表性。”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说,“兰考和金融扶贫组合在一起,特别有历史感和现代感,同时它们又有很强的联系。” 

《千顷澄碧的时代》中,人物群像的塑造让大家印象深刻。芦靖生和兰考县委副书记范中州一起并肩作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献策。同时,多位基层干部迎难而上、忘我奉献,共同构成脱贫一线的干部群像。“故事真实、环境典型,人物塑造层次清晰。”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说,影片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作品。《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中国电影资料馆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镇也认为,影片对人物塑造拿捏到位,尤其是立体、鲜活的人物群像让观众更有共鸣。 

影片中,遍地的焦桐开花,那挂满枝头的紫红仿佛酝酿了春天的全部色彩,离老远就能看见一片锦绣织在天地之间。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所言,这样的文艺作品具备全球视野、现代眼光、历史光环,也兼具中国立场、黄河气派和家国情怀,在思想深度、人文内涵和艺术品质上都有很高的水准。 

“我不再是以前的小我,因为我参与了这片土地和贫穷的决战。”“如果真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脱贫了,我们牺牲也值了。”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观众能够从影片中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战所激发出的基层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的内生动力,影片的意义已然超越了一部主旋律电影,它重现了与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家庭息息相关的社会变革,记录了最具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改变自身乃至国家命运的历史进程。 

“该片以全球视野讲述了中国故事,用现实手法塑造了时代群像,用诗化风格绘就了历史长卷。”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专职研究员李安高度评价了这部电影。他认为,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以兰考这个曾经的“政治高地”“经济洼地”脱贫攻坚战为切入点,用样本解剖的方式再现那个时代最为波澜壮阔的事件,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诗意影像,为世界和历史绘就了一幅中国式扶贫奔小康的全景历史长卷。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