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1° > 正文
《千顷澄碧的时代》: 向世界讲述中国扶贫故事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时,由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国务院扶贫办宣传教育发展中心、河南电影集团、北京盛大联盟影视文化传媒联合出品,宁敬武导演、李东学等主演的全面小康题材重点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上映,迎来如潮好评。
《千顷澄碧的时代》: 向世界讲述中国扶贫故事
作者:张苗苗 发布时间:2021-03-05 08:04:53

全媒体记者张苗苗

《千顷澄碧的时代》首映礼在京举行 26日全国公映_1614079593151

核心提示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时,由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国务院扶贫办宣传教育发展中心、河南电影集团、北京盛大联盟影视文化传媒联合出品,宁敬武导演、李东学等主演的全面小康题材重点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上映,迎来如潮好评。影片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扶贫干部芦靖生等人物,反映兰考县的脱贫攻坚全貌,映照出中国当代农村的深刻变革。这部重大的现实题材影片突出反映了兰考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毅力,在新时代下砥砺前行的当下,对激发社会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国家全面奋进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downLoad-20200427163837

资料图

兰考是中国全面脱贫的缩影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是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历史上,数十次决口溃堤,民不聊生。再加上风沙灾害,盐碱遍地,百姓生存艰难,新中国成立后仍有大量群众外出要饭。20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植泡桐战风沙,牺牲疆场。1966年,新华社记者穆青等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刊发,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 

之后,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焦裕禄成为各级干部的学习榜样。1990年,由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公映,让“焦裕禄精神”从兰考传遍大江南北。1990年7月15日,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时,有感而发,奋笔疾书写下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2月26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刚刚在京隆重举行之后,由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国务院扶贫办宣传教育发展中心、河南电影集团、北京盛大联盟影视文化传媒联合出品的全面小康题材重点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在全国影院公映,影片将镜头聚焦脱贫故事发生地兰考,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脉络,带领观众看到这片焦裕禄曾为之鞠躬尽瘁、而今已走向小康的土地是如何焕发新颜的。 

影片开头,感谢贫穷的辩论赛选手芦靖生与去北京申报贫困县的兰考县副书记范中州因“贫穷”二字有了算不上友好的交集。紧接着,本来要结束异地恋、去美国访学的中国证监会青年分析师芦靖生被派到兰考扶贫,不想和范中州成了一对“冤家”。这个一心想在学术上寻找出路的热血青年碰上了一个从基层一步步走来的“土八路”顶头上司,在他们的故事推进中,“贫穷”在一步步消退,富裕的领地在逐渐扩大。影片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通过兰考县的“脱贫攻坚战”映照出中国当代农村的深刻变革。 

滚滚黄河奔流向东,它养育了中华文明,却没有解决中华儿女的贫困。这块诞生了焦裕禄精神的红色高地,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是国家级贫困县?滚滚黄河无言以对。2014年,兰考向总书记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兰考、在中国的大地上,一场亘古未见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了。 

影片中,芦靖生小心而接地气地开始了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实践,因学致贫的韩文魁拒绝接受扶贫基金,自愿贷款做起了馒头生意,诠释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因病致贫的徐二奎被芦靖生安排到了南方学习制琴技艺,因地制宜吃上了“技术饭”;村主任刘会泉卖掉家里跑运输挣钱的中巴车,主动承担贷款利息,带头成立了香菇种植合作社。原本对金融顾虑重重的范中州欣慰地看到了兰考人的“内生动力”。 

不得不说,在影片中呈现的脱贫模式无一不是时代的产物、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输血”到“造血”,这是影片呈现兰考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收获,又何尝不是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法宝呢? 

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最好的我们,在这最好的时代 ——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首映礼启动仪式侧记_1614151852900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影片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芦靖生自告奋勇前往县里最贫困的村庄——坝庄担任第一书记。进村时,背着背包、拉着行李箱的他在入村的“水泥路”上摔了个大马趴,似乎也预示着这个一腔热血的理想主义青年在坝庄的工作将屡屡碰壁,也预示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该从何烧起! 

让人没想到的是,芦靖生四处筹钱为村里修路,这钱还没全部到账就被“要债”的村民盯上了,还酿出轰动一时的“扶贫干部打人”网络事件;他深入群众,发现原先的贫困户信息存在“水分”,便大胆地向县委提出要精准再识别,副书记范中州被问责。一时间,原本干劲十足的他似乎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情绪也沮丧到了极点,甚至感叹中国的农村现实是铁板一块,无法改变,甚至萌生了逃走的念头。这时,他和女友的感情危机也合并爆发,芦靖生濒临崩溃的边缘,把手机留在办公室而不知去向。 

而此时,乡党委书记韩素云顾不上自己的病痛、顾不上照顾患病的父亲,带领大家在网吧里通宵达旦,完成了贫困户信息的精准录入。这一夜,在营救因高利贷而跳黄河的村民张力气时,芦靖生也落入了黄河。 

冰冷的黄河水、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让芦靖生不知民心何在,萌发了离开这里回北京的念头。在医院的病床前,范中州用激将法和情绪低落的芦靖生聊了许久,并让他暂时“躲”在县招待所。没想到,范中州的“藏人”法奏了效,在网上谎称他打人的村民和阻挠修路的村民主动来找芦靖生,向他道了歉,并邀请他赶快回村,带领大家改变穷苦的落后现状。 

芦靖生在范中州身上看到了一丝父亲式的温情,也感受到了基层干部对土地、对百姓的深厚情感。他放弃了逃走的念头。他开始沉下心来寻找农村脱贫的真正出路:自己的金融专业如何和扶贫嫁接。这时,远在美国读博士的女友在与他视频时,为排遣他的焦虑,让他根据自己的扶贫感受在美国大学的“消除贫困辩论会”上发表了即兴演讲,芦靖生来自中国的扶贫思路让国外学生折服。 

紧接着,我们在影片中看到,村民对扶贫干部有了更多的信心,有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干劲。男女主人公为乡亲们跑贷款,带领大家种香菇,雪夜村民众志成城抢救塌架的香菇棚,种蜜瓜,发展乡村旅游……熟悉的故事情节,似曾相识的面孔,无不让人泪眼婆娑。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更多老百姓响应号召,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兰考县政府的围墙从县里一直拆到村里,干群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变的是空间距离,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变的是生活状态,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经当众指责芦靖生的村民潘玉霞,如今也主动接纳芦靖生的意见,带领乡亲们走上养殖产业致富路,爱在村委门口说风凉话的村民直言干部和老百姓的关系从鱼水情变成了手足情…… 

影片中,芦靖生自小被抛弃,后在福利院生活,而后被郑州一户人家收养,最后又回到农村扶贫的经历,这样的创作用意是不是也在预示着我们的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呢? 

《千顷澄碧的时代》这部重大现实题材影片着力描绘以李东学饰演的芦靖生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县域基层干部群像,反映出兰考共产党人和广大群众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毅力,展现兰考3年脱贫跨越式发展这一气势恢宏的全景画卷。影片是基于“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的现实主义题材,通过兰考“脱贫攻坚”故事,在延续《焦裕禄》电影的品牌效应的同时,打造的又一热血时政片,它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基础上体现一代人的担当,更有它独特的时代价值与内涵。

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定档2月26日 聚焦兰考讲述中国扶贫故事_1614079415039

向未来发出坚守宣言

“未来中国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写在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终极海报上的这句宣言,是片中兰考坝庄挂职第一书记芦靖生对这片土地的承诺,更是全国千千万万基层扶贫干部的心声与祈愿。 

犹记得,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兰考干部群众靠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压实责任、务实重干,做足“转、扶、搬、保、救”五篇文章,以输不起、拖不得、慢不得、必须赢的态度,挖穷根、摘穷帽、奔小康……这些总结性语言,在电影里化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恢宏的场景,以润物无声的艺术感染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影片最后,芦靖生眼神坚定,望向远方。扮演芦靖生的河南籍演员李东学说,自己感动于兰考的沧桑巨变,感动于乡亲们的朴实善良。他说:“我不再是以前的小我,因为我参与了这片土地和贫穷的决战。我觉得这是焦裕禄精神给我的力量。” 

当初一腔热血的书生芦靖生已经变成皮肤黝黑的农民实践家芦靖生,他走村串户、浑身泥泞、疲惫不堪……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光鲜,然而正是那股亲劲儿、拼劲儿和韧劲儿绘就出今日兰考蓬勃发展的瑰丽画卷!奔腾五千年的黄河在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个弯腾空而起,回答了那个震人发聩的“兰考之问”! 

2009年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5年内3次到兰考视察指导,并把兰考作为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兑现“三年脱贫”的承诺时,兰考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进改革和创新,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围绕“六个精准”,综合施策,靶向治疗,成功实现了贫困退出。 

2017年3月,兰考成为中国首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兰考脱贫和振兴,是中国的缩影,兰考作为中国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高质量答卷。日新月异的兰考正被世界所感知,吸引着世界的目光。2019年6月底,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300名政党领导人和代表,到兰考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他们认真倾听兰考脱贫故事,现场感受兰考脱贫后的巨变,在交流借鉴中让兰考脱贫经验走向了世界。 

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和憧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世界有世界的未来,中国有中国的未来,每一个未来都需要一些人的坚守。“未来中国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这振聋发聩的宣言,何不是现实生活中万万千千个“我”在向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发出坚守的宣言呢?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新起点,我们将怀抱从容与笃定,自信与底气,迈向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