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路线图展现新作为 开封工业发展再提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时期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划定路线图展现新作为 开封工业发展再提速
来源:开封网-开封日报 作者:赵海龙 发布时间:2021-01-19 08:36:05

     全媒体记者 赵海龙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时期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我市工业将如何迈好“十四五”发展第一步?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德超表示,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已划定路线图,我市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展现新作为,推动工业发展再提速。

“十四五”发展目标

工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创新能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制造强市、网络强市、数字开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十四五”末,全市制造业总量规模、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高端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培育出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6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8个~10个百亿企业。

2021年重点工作

关键词 产业培育 转型升级 业态赋能 企业服务 创新驱动 守牢底线

产业培育

以产业培育为重点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动融入全省“556”产业体系总布局,科学编制“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紧抓“五个促进”、突出“六个注重”、实施“八个专项行动”,提升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能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现代家居等“绿色、减量、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做优传统产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大新兴产业。

以产业链“链长制”为重要抓手,以30家龙头企业、“明星”企业为“链主企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帮助企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大力鼓励“链主企业”实施“二次创业”,谋划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薄弱、缺失环节企业。建立八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五大清单,制订八大主导产业专项行动方案,系统推进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心打造储能炭材料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中粮工科茂盛粮机产业园、绿色铸造产业园、立邦涂料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世合型材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中联农机开封智能产业园、奇瑞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园十大专业产业园区。推动空分、仪表、阀门、预应力、钢结构、铸造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加大河南瑞创、平原智能、中粮工科茂盛粮机等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培育东大化工全产业链发展,推动益海嘉里项目尽快建成达产,打造百亿规模企业群。支持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培育一批行业“隐形冠军”,打造具有开封地标的名品名牌。

主动融入全省“十四五”时期拟重点培育的50个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谋划招商链、部署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围绕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推动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强化人才链服务产业链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建立企业综合评估机制,开展低效用地整治提升,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强化优势项目要素保障。按照2019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结果,对优先发展类(57家)、鼓励提升类(270家)、倒逼转型类(41家)企业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淘汰一批园区内“僵尸企业”“低效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围绕八大产业和十大专业园区针对性实施对外交流合作活动,紧盯重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协调,确保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生根。

业态赋能

以业态赋能为动力 构建5G发展新格局

优化5G建设发展顶层设计。出台《开封市进一步支持5G建设发展的意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技术创新为支撑、网络建设为基础、应用融合发展为引领,明确规划编制、公共资源开放共享、疑难站址协调推进、基站供电“转改直”、应用场景拓展等多项重点任务,全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用5G技术全面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5G精品网络建设。高质量完成5G基站规划编制,高规格建设优质5G精品网络。围绕“打造河南省5G网络建设先行区”的目标,坚持提品质、保畅通、扩容量,全面加快5G规模组网建设,2021年新建5G基站1000个,实现垂直行业应用场景的按需覆盖,建设“创新先进、广覆盖、网络快、体验好、效能高”的5G共享精品网络。加快推进各级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所属设施及公路、绿地、机场、地铁、大型场馆、景区等公共场所免费向5G基站开放。加大对5G基站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推进5G基站转供电改造和疑难站址问题化解。

加快拓展5G融合应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构建开封市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持续创新5G生态能力,加快推进开封移动与奇瑞“5G联创实验室”、河南大学5G-V2X车路协同及智慧交通示范应用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国家级试点申报和建设。深入拓展5G融合应用发展,持续打造“5G+智慧旅游”“5G+智慧医疗”“5G+智慧城市”“5G+智能制造”“5G+智慧农业”“5G+智慧交通”等典型应用标杆场景。持续推动5G项目建设,重点围绕河南影创MR虚拟现实场景应用+数字孪生城市、河南筑友智造装饰产业园、东大化工“5G+智能化建设”、奇瑞汽车5G智慧车间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5G支撑高质量发展产业格局。加速推进5G产业发展,依托“鲲鹏学院”产教学平台,引进一批5G领域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双招双引”为导向,组织开展定向招商活动,吸引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我市布局5G产业。

创新驱动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加快制造业深入变革

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八大主导产业、“四个50”重点企业和5G、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为载体,全面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着力引导新型炭材料、新能源汽车、精细化工、粮食机械、现代农机等领域企业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开封市储能炭材料产业园。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创建2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推动贝威科技创建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开封炭素研究院进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开封仪表、九泓化工等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质量标杆。

加快培育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双招双引”优势,积极引进5G、工业互联网、高端制造等高层次紧缺人才来汴投身制造业创业创新。依托天津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河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加快产学研优质项目对接。探索成立河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封分院,建设制造业创新服务平台。

转型升级

以转型升级为抓手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以技术改造为基础,推动企业产品升级、设备换代。统筹用好省、市专项资金重点引导企业实施以新产品开发、生产线提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建立全市技改项目库,加大技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聘请第三方机构分批对八大产业企业实施综合诊断,2021年计划诊断企业100家,完成技术改造项目(含扩大再生产项目)投资200亿元。

以绿色化改造为动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汴西、精细化工、尉氏县3个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以奇瑞汽车、立邦涂料、艾瑞环保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引导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加大绿色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推广应用力度,2021年争取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30个以上。扎实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退城进园”和铸造产业园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以智能化改造为引领,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制造业与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制造业与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智能化改造诊断和“两化”融合贯标对标,以奇瑞汽车、开封炭素、开封移动、金盛达等企业为重点,力争培育1~2家区域和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1~2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全面加快全市智能化改造梯次推进步伐。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对接引进南京越博动力总成项目,依托东大化工资源优势,支持车载储氢设备关键零部件、氢气运输和加氢站等技术研发攻关,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力争在公用车辆置换、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氢燃料汽车“1+5”示范城市群建设。

企业服务

以企业服务为保障 稳住工业运行基本盘

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专员(首席服务官)制度逐步推广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充分发挥党建专员作用,深入开展惠企政策大宣讲,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提升工业企业内生动力,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中小企业培育。全面梳理、精准确定2021年“四个50”企业,加强企业政策引导和扶持,打造“头雁企业”。持续强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深化民营企业对标提升。努力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持续开展企业家培训,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企、重企、亲企浓厚氛围。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深入实施“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梳理重点工业企业问题清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提升经济运行监测水平。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建立运行监测重点企业清单,提高监测精准度、针对性,确保工业经济基本面稳定、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守牢底线

以守牢底线为宗旨 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危化品搬迁改造持续深入。巩固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改造现有成果,督促晋开一分公司2021年年底前完成设备拆除、加快搬迁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安全生产不放松。坚决落实“三管三必须”总体要求,突出安全生产行业管理职责,加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等安全生产指导,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坚决完成工业领域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将污染防治纳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以产业布局调整、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主要任务为抓手,为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出积极贡献。

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平稳。确保“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彻底完成,积极推进重点企业改革和遗留问题处置,及时消除矛盾隐患,确保全市发展大局稳定。

责任编辑: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