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品读开封 > 正文
刘府胡同与刘昌(上)
​开封市东司门路北有一条南、北刘府胡同,明末清初工部尚书刘昌就住在南刘府胡同5号。刘昌早已化为历史尘埃,而以其姓氏命名的胡同却留存了下来。胡同以人而名,人以胡同而彰。
刘府胡同与刘昌(上)
来源:开封网-汴梁晚报 作者:李树友 发布时间:2021-01-11 08:07:09

开封市东司门路北有一条南、北刘府胡同,明末清初工部尚书刘昌就住在南刘府胡同5号。刘昌早已化为历史尘埃,而以其姓氏命名的胡同却留存了下来。胡同以人而名,人以胡同而彰。

从明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到清康熙九年(1670年)去世,刘昌历经明清两朝的崇祯、顺治、康熙三位皇帝,其为官清正,小心谨慎,朴素勤勉,不阿权贵,不恃才炫功,始终保有好的名声。《清史列传》用8个字评价刘昌:“谨慎练达,历著勤劳。”

直至其致仕(退休)告老还乡回到开封,刘昌仍然保持着为人处世谦逊低调的作风。他关心民间疾苦,慷慨解囊,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重修白衣阁等,做了大量善事。

刘昌卒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谥勤僖,卒后葬开封府城西5公里处刘坟村。

刘昌墓发掘2010年6月,对开封市西郊乡瞿家寨社区刘坟村村民来说是值得纪念的。这座沉寂300多年的小村庄,因刘昌墓的发掘而为世人所瞩目。与此同时,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清朝顺治年间工部尚书刘昌也得以走上前台,近距离向读者讲述其曲折的为官生涯和“一门五进士”的名门往事。刘昌的故事复杂而精彩。认识刘昌,我们的路径是从终点到起点再回到终点,先从刘昌墓一波三折的发掘经历说起。1978年,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开展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刘昌墓。2007年~2008年度,在隋唐大运河开封段文物调查勘探中又对刘昌墓进行了调查和初步文物钻探工作。2010年4月~7月,为配合开封市市政建设,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对刘昌墓进行了再次文物勘探和神道部分区域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刘昌墓再次被发现并引起重视,源于刘坟村东侧一家农户鱼塘内暴露出的两尊石人。据《刘昌墓发掘》报告称,这次发掘清理出南北走向、长13.5米的神道一段以及位于神道北侧并与其相连的桥基一座。同时,发现武官与文吏石像生两对,东侧为石羊、西侧为石马,均位于神道两侧,两两对峙。武官石像生:位于神道北段西侧,由砖基、石座、本体三部分构成。砖基呈长方形,南北长1.25米、东西宽0.6米、高0.35米,由蓝砖错缝平砌而成;石座由一整块青石凿成,长方形,大小与砖基完全一致,高0.4米,整体呈束腰形,中间雕凿莲花瓣;本体为一穿甲、披冠、蹬靴、执剑的武官形象,保存完好。本体通高2.4米。

文吏石像生:位于神道北段东侧,由砖基、石座、本体三部分构成。砖基、石座的规模、大小、形制与武官石像生完全一致。但本体头部残缺,为一身着长袍、留有胡须,双手执笏并环于胸前的文吏形象。本体残高2米。

石马:共两尊,东西相对。东侧石马位于文吏石像生南侧7.5米处,四蹄并立,平首静站,长鬣下垂,马首有勒有嚼,马身配桥形鞍蹬,身长2.06米、通高1.32米,保存基本完整。底座长2米、宽0.5米。其竖立的方式与上述石像生完全一样。

西侧石马位于武官石像生南侧7.5米处,残损严重,仅余前肢、臀部及石质底座,且破裂为6块。底座长2米、宽0.5米。从残存的部分勉强可以看出为石马。

清代对高官墓前的石像生规定为“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两件,三品置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两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两件,五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两件”。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官员墓前的石像生基本组合为石羊、石马和石望柱。官阶越高,置的种类越多,石像生的重要性就越大,如二品官比三品官多了石人,三品官比四品官多了石羊,五品官又少了石虎等。

刘昌为从一品官员,其墓前亦应该“置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两件”。勘探和发掘结果表明,刘昌墓前神道两侧最南段为一对石望柱,最北侧为一对石人,石人南侧为一对石马,中间还有两对石像生的台基。从数量上看,刚好符合规定的数目,从位置间距计算亦正好为5组,符合其身份级别。中间缺失的两对石像生应为石虎和石羊。

《清史列传》卷七十九《刘昌传》中记载,刘昌“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死,赐祭葬如例,谥勤僖”。这也说明刘昌死后是完全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行入葬的,其墓前竖立的石像生也应该符合这一礼制规定的数量和类别。

在清代,对于官员的墓葬制度同明代一样,有着严格的礼制规定,从茔地的规模、守茔户的多少、神道两侧石像生的设置、墓前碑刻及墓内圹志等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茔地及守茔户:清代礼制规定,“一品茔地九十步,封丈有六尺,递杀至二十步封二尺止,缭以垣,公、侯、伯周四十丈,守茔四户;二品以上周三十五丈,二户;五品以上周三十丈,一户;六品以下周十二丈,止二人守之”。刘昌为从一品,正二品,至少也应按照“二品以上周三十五丈,二户”的标准执行。换句话说,刘昌茔地直径应为70步到80步,合今50米~60米;封土高丈4尺左右,合今4.5米左右。按照礼制,还应该有两户守茔户。当时刘昌墓旁边的刘坟村仅100余口人,皆姓尹,姓氏单一。很可能是由当年的两户守茔户发展而来。

《刘昌墓发掘》报告的结论是:刘昌是开封地区明末清初的名人,官居从一品的少傅兼太子太傅,在开封市至今还存有很多和刘昌有关联的遗存。

刘昌墓是开封地区清代早期少有的大型古墓葬,墓园布局保存基本完整,完全符合当时礼制规定,文献记载清晰,对研究清代早期埋葬礼制、墓园形制和丧葬风俗等均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史料参考价值。

南、北刘府胡同与刘昌府第从刘坟村(如今该村与刘昌墓已经被道路和住宅区完全占压)出来向南,不远处就是郑开大道。沿郑开大道由西向东至大梁门,出大梁门继续向东,经前营门、新街口、书店街北口,最终到达东司门。东司门十字路口东北角,开封市中医院东边、白衣阁街西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刘府胡同。该胡同以双龙巷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边称南刘府胡同,北边称北刘府胡同。

南刘府胡同,南起财政厅东街西部,北至双龙巷中间偏西,长200米。胡同中部有一东西走向的小巷,胡同宽3米~5米,胡同北口与北刘府胡同南口相对,北刘府胡同北口与双井街西口相接,长120米。

刘府胡同名称缘于刘昌在该街居住。清朝建立后,刘昌仕清,官至工部尚书,在今南刘府胡同路东开始营造府第,安下家来。从清初到乾隆的百十年间,刘家世代簪缨不绝。这条胡同从乾隆年间开始被叫做刘府胡同,当时尚无南、北之分,而分别以双龙巷为界,命名南、北刘府胡同则是百余年之后光绪年间的事了。

乾隆年间刘府胡同南口还立有一座“四世宫保”的石牌坊,中间上部有石兽、骑马的武官等石刻,十分气派。

“四世宫保”是什么意思呢?“宫保”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按清代官衔规定:清制不立太子,而设长子师傅,专为大臣及有功者加衔,共分6级。太子太师称宫太师,太子太傅称宫太傅,太子太保称宫太保,太子少师称宫师,太子少傅称宫傅,太子少保称宫保。刘府的“四世宫保”牌坊就是说刘家四世为官,都常被加衔太子少保——宫保。极言刘家之富贵显荣也。

清常茂徕著《如梦录·街市纪第六》记载:“定秤胡同南口,迤东是高、张、刘乡宦住宅。”孔宪易校注:“刘,谓勤僖公昌也。《邑志》:贞节坊,为刘梦丙妻赵氏立。在旧鹁鸽市东。梦丙,庠生,勤僖公之父。”“刘乡宦住宅:刘昌宅在今刘府胡同,南口旧有‘四世宫保’坊。此恐系刘之旧宅。”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刘府胡同内大多是高门大院,多为官宦及有钱人家的住宅。

1935年,刘府胡同曾一度改名为法治南胡同、法治北胡同,但没有叫开,又恢复了南、北刘府胡同之名。

据有关人士考察,抗战胜利后,刘府门外街南口石牌坊因年久失修,曾往下掉石头。该街居民担心伤及路人,只好申请当局批准拆除。据说拆下的石头构件放在白衣阁附近,后来不知去向。

南刘府胡同5号院就是原刘府旧址。20世纪60年代,这座不规则的多进四合院还保持着原貌,但后来院内房屋逐渐都进行了改建。

前几年,“网友老饼”现场查看,院内仅余中部一间东面西的上房屋。从那筒瓦屋顶及残缺不全的瓦当滴水精美图案上,不难想象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宅当年的富丽堂皇。

2020年5月6日,笔者为了撰写有关刘昌的人物传记,专程到南、北刘府胡同考察。由于双龙巷改造,南刘府胡同已被拆得仅南口有一两户人家居住。胡同北头、双龙巷入口、小卖部墙上的“南刘府胡同”街牌还在。北刘府胡同已被双龙巷景区建成九龙壁和一排仿古宅院,空留一块木制街名匾挂在墙上,向世人昭示着其过往的辉煌。不过,街名匾上除了介绍该街街名的来历,对刘昌也给予了较高评价。

责任编辑:刘薇薇